“意大利準備動用一切必要手段應對美關稅?!?/strong>

在4月7日時,面對特朗普霸權主義的關稅政策,梅洛尼當時的反對態(tài)度十分明確,可誰能想到就在10天之后,她居然也成為了關稅戰(zhàn)后歐洲第一個訪美的總理。

在訪美過程中,梅洛尼和特朗普可以說的是“相談甚歡”,特朗普事后接受采訪時甚至斷言說百分百相信能與歐盟達成貿易協(xié)議。

而在“愉快”的結束訪美之后,梅洛尼又在第二天去羅馬會見了美國的副總統(tǒng)萬斯,由此可見梅洛尼想與美國和談的決心。

那么梅洛尼為何會在4月17日突然訪美?她與美國談合作究竟是“一意孤行”還是歐盟的“民心所向”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抗美斗士”一周后突然訪美?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訪美的消息一出,不少人皺起了眉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因很簡單:這位此前在公開場合還義正詞嚴表示“要用一切必要手段對抗美國關稅”的歐洲女政客,忽然一轉身,就搭上了飛往華盛頓的專機,和特朗普來了場長達數(shù)小時的密談。

會后還不忘拉著特朗普合影,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強調雙方對未來貿易充滿“信心”。更妙的是,特朗普也配合得相當?shù)轿?,當場表示:“百分之一百可以達成協(xié)議?!?/strong>

這場戲碼演得倒是自然流暢,只是有些觀眾還沒反應過來劇情已經(jīng)換了方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知道,就在4月7日,梅洛尼還是那個把“主權”“歐洲團結”“強硬反美”掛在嘴邊的“鐵娘子”。

她面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政策時,言辭激烈,聲稱意大利絕不會坐視不理,要與歐盟一道,采取所有必要手段進行反擊。語氣之堅定,態(tài)度之強硬,仿佛她是捍衛(wèi)歐盟尊嚴的最后一道防線。

但在現(xiàn)實面前,理想顯然不夠用。梅洛尼落地華盛頓,一切畫風突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不僅沒有對美國的貿易霸凌發(fā)出任何批評,反而主動伸出橄欖枝,表現(xiàn)出一副“合作大于對抗”的姿態(tài)。

特朗普自然樂得接受,他一向不吝于夸贊那些愿意“識趣”的外國領導人,特別是那些曾經(jīng)批評過他但最終選擇低頭的。

于是我們看到這位曾聲稱對美國加稅絕不讓步的意大利總理,如今成了主動找上門來談“公平貿易”的“朋友”。

訪美之后再去與萬斯相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有意思的是,這場會面才結束不到24小時,梅洛尼就匆匆趕去和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見面,行程安排之緊湊,合作意圖之明顯,連美方媒體都感嘆“梅洛尼這次來訪,是有備而來”。

看得出來,她不是來“談判”的,而是來“促成”的。她幾乎在用行動向華盛頓證明:意大利是可以合作的,是值得信賴的,是可以當作歐洲突破口的。

當然,這一切并不是突如其來。梅洛尼上臺之初,就表現(xiàn)出與特朗普相當一致的政治傾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兩人都主張“國家優(yōu)先”,都厭惡移民政策的寬松,都認為“傳統(tǒng)價值觀”正在遭到侵蝕。他們對國際多邊主義的態(tài)度極其相似,都認為那是一種“偽善”的全球化思維。

他們在公開場合不止一次表達過對彼此理念的贊賞,甚至私下關系據(jù)說也相當不錯。

這次梅洛尼訪美,看起來更像是老朋友之間的一次“家常話”,而不是兩個國家在關鍵時刻進行的艱難協(xié)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說是“談公平貿易”,實際上外界更關心的,是意大利準備拿什么來換這份“公平”。在歐盟內部,意大利經(jīng)濟疲弱,債務高企,梅洛尼急需拉動出口緩解國內壓力。

與其和歐盟一條船硬撐著對抗美國,不如另辟蹊徑,單獨找美國談個好價錢——這就是所謂的“現(xiàn)實主義選擇”。

于是,原本站在歐盟陣營最前線的意大利,一夜之間開始表現(xiàn)出“中立調停人”的姿態(tài),說要在美歐之間搭建橋梁,推動各方重啟貿易談判。問題是,這座“橋梁”究竟是為歐盟搭的,還是為自己搭的?

梅洛尼赴美是為了意大利還是歐洲?

目前來看,梅洛尼更像是決定繞過歐盟,自己先通關。她試圖將“意大利的特殊情況”搬上談判桌,希望美國能給出一個不同于對待整個歐盟的待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她的行動節(jié)奏看,一切似乎都已安排妥當。與特朗普會面,確認戰(zhàn)略方向;隨后與副總統(tǒng)會談,敲定細節(jié)安排;下一步,也許就是在國內鋪墊協(xié)議的合理性,爭取內部支持。

這樣的操作在歐盟內部自然不太好看。表面上,歐盟仍在就對美關稅問題保持強硬態(tài)度,聲稱將對等反制,甚至不惜訴諸WTO。

然而一位核心國家的領導人卻悄悄轉了向,開始與特朗普密談、與美國副總統(tǒng)密會。這種“背后交易”的味道讓其他歐洲國家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雖然沒人敢公開批評梅洛尼,但不少國家已經(jīng)開始對意大利的“立場穩(wěn)定性”產(chǎn)生懷疑。

歐盟一體化本就面臨挑戰(zhàn),如今成員國之間如果連最基本的統(tǒng)一對美策略都無法維持,那未來恐怕只會更加分裂。

對特朗普來說,這一切當然是利好。他一向擅長分化瓦解對手陣營,而不是耐心談判?,F(xiàn)在,他不需要和整個歐盟談,只要找到一個愿意談的國家,就能撕開一個口子,進而迫使其他國家跟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正是他慣用的“連環(huán)壓力”策略。梅洛尼的合作,無異于替他提供了第一塊跳板。

只要意大利率先與美方達成某種框架協(xié)議,特朗普就可以順勢向德國、法國施壓,要求他們也接受類似條件。到那時,所謂的“歐洲反美統(tǒng)一戰(zhàn)線”,也就成了一紙空談。

當然,梅洛尼可能并不在意這些后果。她所關心的,是如何向意大利人民交出一份能短期見效的“經(jīng)濟成績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與美國的合作能換來一些關稅減免,哪怕只是針對意大利個別行業(yè),她就能回國大肆宣傳,說自己的外交路線為國家爭取到了實質利益。而至于歐盟如何看她,其他國家是否信任她,恐怕已經(jīng)排不上優(yōu)先級。

梅洛尼這趟美國之旅,走得很急,姿態(tài)很低,結果也許看似光鮮,但背后卻透著一絲熟悉的味道——那些曾經(jīng)高舉原則的人,在現(xiàn)實的壓力下終究還是屈服于利益。

而她與特朗普之間那份理念上的共鳴,或許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她最終的選擇。唯一令人好奇的是,這場“公平貿易”的游戲,梅洛尼究竟還能演多久。

參考資料:
新浪財經(jīng) 2025-04-18 《特朗普:“百分之百”相信能與歐盟達成貿易協(xié)議》
華爾街見聞 2025-04-17 《意大利梅洛尼今天與特朗普面談,歐洲想知道“特朗普究竟要什么?”》
財聯(lián)社 2025-04-18 《意總理梅洛尼:特朗普同意訪問羅馬 并考慮會見歐盟官員》
央視新聞 2025-04-07 《意大利總理:準備動用一切必要手段應對美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