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情節(jié)存在虛構(gòu),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王老太已經(jīng)83歲了,身體硬朗,頭腦清晰。

30年前,她帶著簡單的行李,搬進了女婿李剛的家。

那時的李剛剛和王老太的女兒結(jié)婚不久,對這位岳母照顧有加。

"小剛,這些年辛苦你了。"王老太常常拉著李剛的手,眼中滿是感激。

李剛總是笑著擺手:"媽,您別這么說,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

婆媳二人相處融洽,可王老太臨終前做出的決定,卻讓所有人始料未及。

她將自己名下位于北京二環(huán)內(nèi)的四合院贈予了已30年未見的養(yǎng)子張明,而給朝夕相處的女婿李剛的,卻只有一張存有200元的銀行卡。

"小剛,這是媽的一點心意,你拿著。"王老太的聲音虛弱,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

李剛接過銀行卡,心中雖有千言萬語,卻只是點了點頭:

"媽,您放心。"

然而當他去銀行取錢時,看著屏幕上顯示的數(shù)字,這個堅強的中年男人竟當場泣不成聲!

01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

王老太坐在小區(qū)的長椅上,看著孩子們在草坪上追逐打鬧。

"媽,喝點水。"李剛遞過一杯溫水,在她身邊坐下。

"小剛啊,你說我這輩子值不值?"王老太突然問道。

李剛愣了一下:"媽,怎么突然問這個?"

"人老了,就愛胡思亂想。"王老太輕嘆一口氣,"我這輩子,虧欠太多人了。"

"您這說的哪里話,您一輩子勤勤懇懇,對人和善,怎么會虧欠誰呢?"

王老太沒再說話,只是望著遠處出了神。

這是王老太搬進李剛家的第三十個年頭。三十年前,李剛剛與王老太的女兒王麗結(jié)婚,兩人租住在一個小平房里。

"小剛,我家老房子太大了,一個人住著空蕩蕩的,不如我搬過來和你們一起住吧?"當時王老太這樣提議。

李剛和妻子自然欣然同意。對于剛組建家庭的小兩口而言,有老人幫忙照看家務(wù),也是一件好事。

誰知命運弄人,婚后第三年,王麗在一場車禍中永遠離開了人世。

02

"小剛,你還年輕,應(yīng)該再找一個。"王老太曾經(jīng)這樣勸過李剛。

李剛卻搖頭:"媽,我答應(yīng)過麗麗要照顧好您,這個承諾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就這樣,李剛和王老太相依為命,一晃就是二十七年。

王老太住在李剛家的三十年里,從未提起過要回自己的四合院居住。那座位于北京二環(huán)內(nèi)的四合院是王老太的祖產(chǎn),按照現(xiàn)在的市值,怎么也得值個兩三千萬。

"媽,您那四合院就這么空著?不考慮出租或者賣掉嗎?"李剛曾經(jīng)試探性地問過。

"那房子啊,我早就給人了。"王老太平靜地回答。

"給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給我養(yǎng)子,張明。"

李剛這才得知,原來王老太在嫁給王麗父親之前,曾收養(yǎng)過一個男孩,名叫張明。

"那他人呢?怎么從來沒見過?"

"他啊,三十年前就去了國外,一直沒回來過。"王老太的語氣里有些落寞。

03

李剛從來沒放在心上,畢竟那是王老太的私事。他只知道盡心照顧這位將近八旬的老人,就像照顧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

早上五點半起床做早飯,晚上按時陪老人散步,老人感冒發(fā)燒時徹夜守在床前。

"小剛,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有你這個好女婿。"王老太常常這樣說。

日子平淡而溫馨,直到上個月,王老太突然高燒不退,被送進了醫(yī)院。

"李先生,老人家的情況不太好,肺部感染嚴重,再加上年紀大了,恐怕..."醫(yī)生的話沒說完,李剛就明白了。

"能撐多久?"李剛強忍著淚水問道。

"說不準,可能是幾天,可能是幾周。"醫(yī)生嘆了口氣。

李剛?cè)找故卦卺t(yī)院,生怕錯過王老太的任何需要。

"小剛,別太辛苦了,你也該回家休息休息。"王老太虛弱地說。

"沒事,媽,我就在這陪著您。"李剛握著老人的手。

王老太輕輕點頭,然后說了一句讓李剛意外的話:"小剛,幫我聯(lián)系一下律師和公證處的人,我有些事情要安排。"

04

第二天,律師和公證處的人來到了病房。

李剛被請出病房外,在走廊上等待了將近兩個小時。當他再次進入病房時,律師遞給他一份文件。

"李先生,這是王老太的遺囑,已經(jīng)公證過了。她的四合院正式過戶給了張明先生,同時,她留給您的是這張銀行卡,里面有200元。"

李剛怔住了,他不在乎那四合院,但這樣的安排還是讓他感到意外。

"小剛,別多想,這是我的決定。"王老太虛弱地說,"我有我的理由。"

李剛點點頭,盡管心中有千萬個疑問,但他尊重王老太的選擇。

"張明那邊...要通知他嗎?"李剛問道。

"已經(jīng)通知了,他說會盡快回國辦理交接手續(xù)。"律師說。

三天后,王老太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葬禮上,李剛幾乎承擔了所有事宜,而那個素未謀面的張明始終沒有現(xiàn)身。

05

"聽說您是王老太的養(yǎng)子?"葬禮結(jié)束后,李剛在公墓門口攔住了一個中年男子。

男子點點頭:"是的,我是張明。"

"為什么不參加葬禮?"李剛有些激動。

張明避開了李剛的目光:"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簡單。"

"什么意思?"

"李先生,我知道您對我養(yǎng)母很好,這三十年來一直照顧她。但有些事情,只有當事人才明白。"張明說完,轉(zhuǎn)身離開。

李剛站在原地,一頭霧水。

回到家中,李剛開始收拾王老太的遺物。在她的床頭柜里,他發(fā)現(xiàn)了一本陳舊的日記本。

日記本的扉頁上寫著:"此生有愧,唯求心安。"

李剛翻開日記,這本日記始于三十年前,也就是王老太搬進他家的那一年。

"今天搬進了小剛家,心里有些不安。當年對不起明子,現(xiàn)在又要靠女婿養(yǎng)老,真是造化弄人..."

李剛越看越疑惑,這些話似乎在暗示著某些他不知道的往事。

06

"李先生,您好,我是張明的律師。"一個陌生電話打斷了李剛的思緒。

"有什么事嗎?"李剛問道。

"張先生希望和您見一面,談?wù)勱P(guān)于四合院的事情。"

李剛有些意外:"地點和時間?"

"明天上午十點,在四合院。"

第二天,李剛準時來到了那座位于北京二環(huán)內(nèi)的四合院。推開那扇紅漆大門,眼前的景象讓他驚訝不已。

院子打掃得一塵不染,花草樹木修剪整齊,完全不像是三十年無人居住的樣子。

"這些年,我每個月都會請人來打掃。"張明從屋內(nèi)走出,"我雖然人在國外,但從未忘記這里。"

"為什么三十年不回來看望養(yǎng)母?"李剛直接問道。

張明沉默了片刻:"因為我無法面對她。"

"什么意思?"

"李先生,您知道我是怎么成為王老太養(yǎng)子的嗎?"

李剛搖搖頭。

"那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張明的眼中流露出復雜的情感。

07

張明泡了兩杯茶,遞給李剛一杯。

"我的親生父親是王老太年輕時的戀人,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沒能在一起。"張明緩緩道來,"我父親后來娶了別人,生下了我。在我八歲那年,父母雙亡,我成了孤兒。"

"然后王老太收養(yǎng)了你?"李剛問。

"是的,那時她已經(jīng)嫁給了王叔叔,有了自己的女兒王麗。"

"也就是我妻子。"李剛補充道。

張明點點頭:"王叔叔一直不喜歡我,覺得我是王老太和前男友的牽絆。在我十八歲那年,王叔叔逼我離開家。"

"王老太沒有阻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試圖阻攔,但無濟于事。臨走前,她偷偷給了我一筆錢,讓我去國外讀書。"張明的眼中閃過一絲痛苦,"臨行前,她對我說:'明子,這輩子媽媽對不起你,下輩子一定補償你。'"

李剛?cè)粲兴迹?所以這四合院就是她的補償?"

張明搖搖頭:"不,四合院早就是我的了。在我離開的那一年,王老太就把房產(chǎn)證給了我,只是讓我答應(yīng)她可以在里面住到終老。"

"那為什么..."

"三十年前,也就是您和王麗結(jié)婚那年,王老太打電話給我,說想搬去和你們一起住。"張明解釋道,"她說感覺四合院太冷清,而且她也想照顧剛成家的女兒。"

李剛皺眉:"但王麗從來沒提過她媽媽有四合院。"

"因為王麗不知道。"張明說,"這座四合院是王老太婚前的財產(chǎn),王叔叔和王麗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08

"那您為什么三十年不回來?"李剛再次問道。

張明長嘆一口氣:"我其實一直有回來,每年都會回來幾次,只是從不聯(lián)系王老太。"

"為什么?"

"因為我恨她。"張明的眼中突然迸發(fā)出一絲痛苦,"我恨她當年沒有勇氣和我父親在一起,我恨她無法阻止王叔叔趕我出家門,我恨她明明有那么大一座四合院,卻讓我寄人籬下...這些年,我一直活在仇恨中。"

李剛靜靜地聽著,沒有插話。

"直到五年前,我收到了王老太的一封信,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張明從口袋里掏出一封泛黃的信紙,"您可以看看。"

李剛接過信,緩緩展開。信中,王老太詳細講述了自己的人生。她和張明的父親青梅竹馬,卻因家庭阻撓無法在一起。后來,她被迫嫁給了王麗的父親。

"最讓我震驚的是這句話。"張明指著信的最后一段,"'明子,你一直以為自己是王大伯逼你離家的,其實是我主動要求他這么做的。'"

李剛驚訝地看著張明:"為什么?"

"因為王老太發(fā)現(xiàn)自己患了重病,醫(yī)生說最多活不過三年。她不想讓我看著她慢慢死去,所以選擇了推開我。"張明的聲音有些哽咽,"可她沒想到,病情在后來奇跡般地好轉(zhuǎn)了。"

"那為什么不去找你?"

"信里說,她覺得自己虧欠我太多,不配做我的母親,所以一直沒敢聯(lián)系我。直到五年前,她再次病重,才給我寫了這封信。"

李剛陷入了沉思。

09

"那四合院的事..."李剛試探性地問道。

"四合院一直是我的,但我從未想過占有它。"張明說,"實際上,這些年我一直在通過中介公司出租它,租金都存進了一個賬戶,從來沒動過。"

"為什么?"

"因為在我心里,這座四合院始終是王老太的家。我想等她百年后,把它賣掉,然后...然后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李剛點點頭,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您現(xiàn)在找我,是想..."

"是的,我想把出租四合院的這些年的租金,全部捐給慈善機構(gòu),以王老太的名義。"張明說,"但在此之前,我想知道她留給您的那張銀行卡是怎么回事?"

李剛苦笑:"那張卡上只有200元。"

張明露出不解的表情:"不可能,那張卡是我們共同賬戶的副卡。"

"什么意思?"

"三十年前,我和王老太開了一個聯(lián)名賬戶,這些年四合院的租金都存在那里。按理說,里面應(yīng)該有..."

李剛心跳加速:"有多少?"

張明沒有直接回答:"李先生,您應(yīng)該去銀行查詢一下那張卡的余額。"

10

回家后,李剛翻出那張王老太留給他的銀行卡??嬉呀?jīng)有些磨損,但卡號依然清晰可見。

"銀行嗎?我要不要現(xiàn)在就去?"李剛猶豫著。

最終,他決定先聯(lián)系銀行客服,詢問卡內(nèi)余額。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的?"客服禮貌地問道。

"我想查詢一下這張卡的余額。"李剛報出了卡號。

"好的,請問您是持卡人嗎?"

"這是我岳母的卡,她去世了,留給了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您需要帶著相關(guān)證明到柜臺辦理查詢手續(xù)。"客服說。

第二天一早,李剛帶著王老太的死亡證明和遺囑來到了銀行。

"您好,我想查詢一下這張卡的余額。"李剛將銀行卡遞給柜員。

柜員接過卡,在電腦上操作后問道:"請問您是持卡人嗎?"

"這是我岳母的卡,她前幾天去世了,留給了我。"李剛解釋道。

"那我需要看一下您的身份證和相關(guān)證明。"柜員說。

李剛遞上自己的身份證和岳母的死亡證明,柜員檢查后在電腦上又操作了一番。

"這樣,"柜員說道,"請您在這里簽字確認一下身份。"

李剛簽好字后,柜員繼續(xù)查詢賬戶信息。

幾分鐘后,柜員看著電腦屏幕,表情突然變得有些異樣。

而她接下來說的那句話,讓李剛的雙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眼淚瞬間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