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時間今天(4月21日)早上7時35分,羅馬天主教第266任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享年88歲。
教皇遺體預(yù)計將于4月23日(星期三)上午移入圣彼得大教堂,供所有信眾瞻仰。
具體安排將在明天的樞機主教首次會議召開后確定,并正式對外公布。

隨著這位宗教領(lǐng)袖的離世,新一任教皇的選舉程序隨即啟動。意大利法律資訊網(wǎng)站La Legge per Tutti對如何進行教皇選舉做出了詳細解讀。
·教皇的地位與梵蒂岡政體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羅馬教皇不僅是全球天主教徒的精神領(lǐng)袖,還是梵蒂岡城國的國家元首。梵蒂岡是一個政體極為特殊的國家——它既是絕對君主制國家,同時又采用“選舉君主制”。
具體來說,“君主制”意味著梵蒂岡的國家權(quán)力不來自人民,而屬于一位君主,即教皇;“絕對君主制”指的是教皇同時掌握立法、行政與司法三項權(quán)力,遠非英制君主立憲制下僅為象征性元首的角色;“選舉君主制”則意味著,教皇的產(chǎn)生并非世襲,而是通過選舉完成。
了解這一背景后,我們便可以繼續(xù)探討:新教皇究竟是如何產(chǎn)生的?
·教皇何時需要重新選舉?
當(dāng)現(xiàn)任教皇去世或主動辭職時,便需啟動選舉程序。雖然教皇辭職極為罕見,但近年仍有先例——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原因于2013年宣布退位,成為近600年來首位辭職的教皇。
歷史上還有更短暫的例子:13世紀末,教皇策肋定五世僅在位三個月便退位。文學(xué)巨匠但丁在《神曲·地獄篇》中寫道:“我認出了那靈魂,曾因怯懦而放棄高位。”學(xué)界普遍認為這正是在暗指策肋定五世。
值得一提的是,其繼任者博尼法斯八世與但丁關(guān)系緊張,也被他寫進了《神曲》之中。

·教皇選舉的召開時機與地點
教皇去世或辭職后,需在15至20天內(nèi)召開教皇選舉秘密會議(Conclave),選舉地點設(shè)在梵蒂岡著名的西斯廷禮拜堂。
屆時,所有80歲以下、具備選舉資格的樞機主教(Cardinali)將參與投票。樞機禮服通常為紅色,故教外人士俗稱為“紅衣主教”。
樞機主教是由教皇任命的高級神職人員,在教會等級中僅次于教皇,故有“教會親王”之稱。截至2025年3月1日,符合投票資格的樞機主教共有137人,雖超出傳統(tǒng)上限120人,但可能視實際情況調(diào)整。
·誰可以成為教皇?
理論上,任何一位受過洗、未婚的天主教男性都可成為教皇,哪怕他并非神職人員。若一位平信徒被選中,將立即接受主教祝圣,再繼任教皇一職。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新教皇幾乎總是在投票的樞機主教中產(chǎn)生。
·教皇選舉具體流程
在選舉當(dāng)天,樞機主教們將先在梵蒂岡圣彼得廣場舉行彌撒,然后列隊前往西斯廷禮拜堂。在那里,他們在樞機團團長或其代理人的帶領(lǐng)下宣誓,正式進入選舉程序。
隨后,教皇禮儀長官會宣布“所有人離開”(Extra omnes),所有非選舉人必須退出。禮拜堂隨即被上鎖——“Conclave”一詞正源自拉丁文“cum clave”,意為“加鎖的房間”。從此刻起,所有選舉參與者必須與外界隔絕。

投票采用匿名方式。每位樞機主教將在一張白紙卡片上寫下所選候選人的名字,并確保筆跡無法被認出,然后將選票對折。
隨后,樞機主教依次走向西斯廷禮拜堂祭壇,將選票投入設(shè)于祭壇上的票箱中。投票結(jié)束后將進行清點,若選票數(shù)與具有投票資格的樞機主教人數(shù)不符,則必須重新投票。
計票由樞機團團長和幾位抽簽選出的輔助樞機負責(zé)。若某位候選人獲得三分之二票數(shù),即可當(dāng)選。若無人達標(biāo),將繼續(xù)投票,并在每輪結(jié)束后焚燒選票。
為防止選舉陷入僵局,教皇若望·保祿二世于1996年引入新規(guī):若經(jīng)34輪投票后仍未產(chǎn)生新教皇,投票將僅限于得票數(shù)居前的兩位候選人之間進行。
西斯廷禮拜堂屋頂煙囪升起的煙霧將向外界傳遞選舉結(jié)果——黑煙表示未達成共識,白煙則宣告新教皇已誕生。

·見證新教皇的誕生
一旦選舉成功,樞機團團長會詢問當(dāng)選者是否接受教皇職務(wù),并詢問其教皇名號。例如本名為豪爾赫·馬里奧·貝戈利奧選用了“方濟各”作為教皇名號。
此時,西斯廷禮拜堂屋頂?shù)臒焽鑼⑸鸢谉?,鐘聲響徹梵蒂岡,宣告領(lǐng)導(dǎo)全球逾十億信徒的天主教會迎來新一任教皇。
隨后,教廷首席執(zhí)事樞機將在圣彼得大教堂陽臺上,使用拉丁語正式向全世界宣布——
“我懷著極大的喜悅告訴你們:我們有了教皇!”
Annuntio vobis gaudium magnum: Habemus Papam!
接著,他會宣讀當(dāng)選教皇的本名,以及其選擇作為教皇使用的新名號。
新任教皇隨后會走上陽臺,首次向信眾亮相,并發(fā)表“致羅馬城與全世界”的祝福(Urbi et Orbi)。
新任教皇也可能發(fā)表簡短講話。例如,方濟各在2013年3月13日當(dāng)選當(dāng)天,以一句意味深長的“大家晚上好!”開場,隨后笑言:“你們知道秘密會議的任務(wù)是為羅馬選出一位主教,看樣子我的樞機弟兄們幾乎是去了世界的盡頭選人?!?/p>
這句輕松的玩笑指的是他來自阿根廷的身份。并且,方濟各是逾1200年來首位來自歐洲之外的教皇。

(意燴原創(chuàng),翻譯:托特,編輯:舒廖,圖片來源:梵蒂岡新聞網(wǎng)、Pixabay網(wǎng)、《歐洲時報》資料圖片,轉(zhuǎn)載請注明意燴:oushitalia)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