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詩人龔自珍寫道:“一發(fā)不可牽,牽之動全身?!?/strong>
細如一根頭發(fā),都潛藏著牽動全身的力量。
更不用說身體的重要器官,哪一個出了問題,都會引發(fā)疾病,折損壽命。
人體8大器官最怕什么?90%的人還不知道。
相應的養(yǎng)生秘訣,只用8個字就說清楚了,一看就懂,一試就靈。
幫助8大器官避開“天敵”,可保無病無災,健康長壽!

01 胃怕“飽”
《素問》中講:“飲食自倍,腸胃乃傷?!?/p>
毫無節(jié)制,暴飲暴食,首當其沖受損的便是胃。
胃容量有限,過量進食會迫使胃壁擴張,引發(fā)胃下垂或動力不足。
同時,胃需要分泌更多胃酸和消化酶,來消化吸收過量食物。
輕則導致胃酸反流、燒心、嘔吐,重則誘發(fā)胃潰瘍、胃炎。
每頓七分飽,常留三分饑,適可而止,才是養(yǎng)胃強身之道。

02 心怕“咸”
《黃帝內經(jīng)》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臟主宰全身,調節(jié)臟腑功能,其重要性好比君主。
但鹽分攝入過多,其間的鈉離子會促使體內血容量增加。
從而帶來高血壓、動脈硬化加速、血栓、心肌梗死等隱患。
飲食過咸還會干擾電解質平衡,誘發(fā)心率失常,心臟功能下降。
成年人每日攝入食鹽最好不超過5克,老人兒童可相應減少。

03 肺怕“煙”
《類經(jīng)圖冀》有言:“肺,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p>
肺主一身之氣,主宣發(fā)肅降,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呼出濁氣。
而煙霧進入肺部后,會阻礙肺氣運行,出現(xiàn)咳嗽、氣喘等癥狀。
久而久之,還可能導致肺臟器質性的病變,如肺炎、肺癌等。
積極戒煙,并遠離二手煙。同時保障廚房通風順暢,以免油煙傷肺。

04 腎怕“渴”
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p>
腎臟的健康,尤其離不開水的支持。
因為,腎是通過尿液排出尿素、肌酐等代謝廢物。
若水分不足,尿液濃度升高,很可能形成腎結石,損傷腎小管。
長期慢性缺水,腎臟灌注不足,則會加重深藏負擔,加速腎功能衰退。
建議成年人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7-8杯),根據(jù)氣溫、運動量適時調整。

05 肝怕“酒”
諺語有云:“小酌怡情,大醉傷身?!?/p>
喝酒過度,損傷最大的器官,莫過于肝臟。
肝臟是酒精代謝的主戰(zhàn)場,而其代謝產物乙醛對肝細胞具有直接毒性。
它會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長此以往還會干擾肝臟對脂肪的正常代謝。
進一步發(fā)展可能引發(fā)脂肪肝、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自覺自律不貪杯,方能保肝護肝,身心健康。

06 胰怕“糖”
《春秋繁露》中說:“五味莫美于甘?!?/p>
甜味糖食,滋味極佳,亦能快速補充能量,愉悅心情。
然凡事有度,過則為災,高糖飲食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以降低血糖。
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胰腺細胞功能受損,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風險。
更何況,高糖飲食容易引起肥胖、血脂異常等問題,同樣會加重胰腺負擔,提高患病風險。
日常飲食要控制糖分攝入,如糖果、飲料、蛋糕等,盡量選擇低糖或無糖食品。

07 膽怕“油”
《翁山文外》里講:“養(yǎng)生之道,莫先于飲食?!?/p>
一個人飲食不當或不節(jié),必然百病叢生,妨礙壽命。
而富含膽固醇的高脂飲食,如肥肉、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
它們會刺激膽囊劇烈收縮,促使膽汁大量釋放乳化脂肪,導致膽囊壁炎癥與膽結石。
據(jù)科學研究表明,常吃油膩食物的肥胖人群膽結石的發(fā)病率是正常體重人群的3倍。
若不養(yǎng)成清淡飲食的生活習慣,即使是治療手術過后,也很容易復發(fā),使人痛不欲生。
每日脂肪攝入量,占食譜總熱量的20%-30%最佳。

08 腸怕“坐”
作家周嶺說:“久坐不動的人,體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猶如一潭死水?!?/p>
世界衛(wèi)生組織早已把久坐,列入十大致病元兇之一。
特別是對腸道而言,需要不斷蠕動方能維持正常消化吸收功能。
但久坐時,身體活動量減少,腸道蠕動變緩,很可能引發(fā)消化不良和便秘痔瘡。
不止如此,久坐人群的結腸癌發(fā)病率比經(jīng)常運動的人高40%。
生命在于運動,每坐一小時就要起身走動幾分鐘,促進腸道蠕動,消解潛在風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