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之難:成因與上岸后的挑戰(zhàn)

如今考公越來越難,這背后的原因可不簡單。說句大膽的話,考公難不全是因為考公變熱、人數增多,很大程度上是高考填鴨式教育留下的后遺癥。

過去大學生畢業(yè)后,從考研熱轉向考公熱。高中階段,大家每天在題海中拼命奮戰(zhàn),幾乎耗盡所有精力,那種用力過猛的狀態(tài),透支了我們對競爭的熱情。畢業(yè)后步入社會,面臨選擇時,很多人只想不再內卷,尋求穩(wěn)定,找個能“躺平”的港灣,而公務員工作相對安穩(wěn),就成了大多數人眼中的理想歸宿。

可問題也隨之而來??脊沁x拔佼佼者的考試,抱著求穩(wěn)心態(tài)參加,就會導致行動力出現落差。不少人考公,是因為找工作碰壁、職場受氣、加班多工資少,或者全職在家壓力大,穩(wěn)定上岸的生活成了他們向往的狀態(tài)。但具體到考公這件事,絕大部分人三心二意,把考公當成生活備胎??脊拖裱矍捌v生活中離水面半米的救命稻草,是忙碌生活的備胎,真正認真對待考公的人并不多。

即便成功上岸,很多人也不覺得快樂?,F在擅長考公的,往往是學生時代在高強度內卷環(huán)境中脫穎而出的人。像考公高分常出現在法律崗、財會崗,尤其是女生居多的崗位,這些人就像學生時代勤奮努力、能吃苦的“內卷型”好學生。

然而上岸后情況不同了。體制內是龐大且完善的組織,出于科學管理和風險防范的需要,留給個人自主發(fā)揮和綜合運用自身技能的機會有限。很多上岸的佼佼者容易被“內卷主義”困擾,感覺自己不被重視,做事時自己著急,其他人卻慢悠悠,事情難推動,或者努力了也沒評上優(yōu)秀。

我接觸過上岸的考公人至少有四位數,不少于四成的人上岸后不到半年就來問我怎么考遴選。其實遴選只能改變工作地理位置和具體工作內容。常說“選崗不要異地,異地不要鄉(xiāng)鎮(zhèn)”,除了異地離家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體制內工作有時真的需要家人朋友給予情感支撐,讓自己有被看到的感覺。若在工作中尋求這種感覺,會非常辛苦疲憊。無論怎么遴選,前面提到的問題只能靠自己調整心態(tài)。

總之,人生不是短跑,而是漫長的馬拉松??脊姆€(wěn)定人人羨慕,但在考公路上能笑到最后的,往往是備考時認真對待,考上后能及時轉換心態(tài)的人。雖然做到這些不容易,但有意識地掌控自己人生節(jié)奏,總比被焦慮驅使、盲目亂撞要好。祝愿我們都能在人生長河中,按自己的節(jié)奏緩緩前行,源源不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