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錢偉杰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瞇著眼睛看夕陽。八十歲的他背已經(jīng)駝了,但腰板還是挺得筆直,那是當(dāng)兵時留下的習(xí)慣。他粗糙的手指輕輕撫摸著膝蓋上那本泛黃的相冊,里面夾著幾張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年輕人穿著軍裝,眼神堅定。

"爺爺!我回來了!"院門外傳來熟悉的聲音,錢偉杰抬起頭,看見孫子張明提著大包小包走進來,臉上帶著城市年輕人特有的那種活力與隨意。

"明明來了啊。"錢偉杰臉上露出笑容,皺紋舒展開來。他慢慢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灰塵,"怎么又買這么多東西?上次帶來的還沒吃完呢。"

張明把東西放在石桌上,笑嘻嘻地說:"這不是怕您不夠吃嘛。城里現(xiàn)在流行這種有機食品,貴是貴了點,但健康啊。"

錢偉杰搖搖頭,沒說什么。他習(xí)慣了孫子的這種消費方式,雖然心里總覺得浪費,但也不好多說什么。

時代變了,年輕人的想法自然和他不一樣。

晚飯時,錢偉杰做了幾個簡單的家常菜。他盛飯時總是小心翼翼,確保碗里的米飯不多不少,剛好夠吃。而張明則習(xí)慣性地給自己盛了滿滿一大碗。

"吃多少盛多少,別浪費。"錢偉杰忍不住提醒道。

"哎呀爺爺,現(xiàn)在誰還在乎這點

錢偉杰的手頓了一下,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起來,但最終只是嘆了口氣,沒再說什么。

飯后,張明果然剩下了半碗米飯。他隨手端起碗,走向院子角落的垃圾桶。

"等等!"錢偉杰突然站起來,聲音比平時高了幾分,"你要干什么?"

張明被爺爺突如其來的反應(yīng)嚇了一跳,轉(zhuǎn)身疑惑地說:"倒掉啊,這都涼了,明天也不能吃了。"

"放下!"錢偉杰的聲音突然變得嚴(yán)厲,臉上的皺紋因為激動而更加明顯,"誰讓你倒掉的?"

張明愣住了。在他的記憶里,爺爺從來都是溫和的,即使他做錯了什么事,爺爺也總是耐心教導(dǎo),從未像今天這樣發(fā)火。

"爺爺,您怎么了?不就是半碗飯嗎……"張明有些委屈地說。

錢偉杰的胸口劇烈起伏著,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fù)情緒,但眼中的怒火依然清晰可見。他走到孫子面前,指著那半碗米飯,聲音低沉而顫抖:"你知道這半碗飯意味著什么嗎?"

張明被爺爺?shù)姆磻?yīng)弄得不知所措,他從未見過爺爺如此激動。"我……我不明白……"

錢偉杰轉(zhuǎn)身走向屋內(nèi),片刻后拿著那本老相冊回來。他翻開其中一頁,指著一張泛黃的照片:"認(rèn)識這個人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照片上是一個和錢偉杰年紀(jì)相仿的軍人,兩人肩并肩站著,笑容燦爛。

"這是……您的戰(zhàn)友?"張明小心翼翼地問。

"他叫李大山,我的班長。"錢偉杰的聲音突然變得柔和,眼神卻更加深邃,"1951年冬天,在朝鮮,零下三十多度。我們連續(xù)斷糧三天了……"

錢偉杰的目光越過院墻,仿佛回到了那個冰天雪地的戰(zhàn)場。

"那天晚上,班長把他最后半塊壓縮餅干塞給了我。我說什么也不要,他卻笑著說'

老人的聲音哽咽了,張明看見爺爺?shù)难劢怯袦I光閃動。

"我們后來在戰(zhàn)壕里,餓得實在受不了,就啃樹皮。"錢偉杰突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包含著太多復(fù)雜的情緒,"你知道嗎?榆

張明站在那里,手中的碗突然變得沉重?zé)o比。他從未想過,爺爺對食物的態(tài)度背后,竟藏著這樣的故事。

"后來回國了,日子慢慢好起來。"錢偉杰繼續(xù)說道,聲音平靜了些,"但我永遠記得班長給我的那半塊餅干,記得

院子里安靜下來,只有風(fēng)吹過槐樹葉的沙沙聲。張明低頭看著手中的半碗米飯,突然覺得無比羞愧。

"爺爺,我……"他的聲音有些發(fā)抖,"我不知道……"

錢偉杰擺擺手,臉上的怒氣已經(jīng)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疲憊。"不怪你,你們這代人沒挨過餓,不懂這些。"

張明突然轉(zhuǎn)身跑向垃圾桶,不顧形象地翻找起來。幾分鐘后,他捧著那團已經(jīng)沾上污漬的米飯回來,臉上帶著決心:"爺爺,我錯了。這些……這些我洗干凈還能吃,對吧?"

錢偉杰看著孫子臟兮兮的手,突然笑了。這一次,笑容里滿是欣慰。他接過那團米飯,輕聲說:"傻孩子,已經(jīng)臟了,不能吃了。但你能明白爺爺?shù)男?,這就夠了。"

"爺爺,您給我講講更多您當(dāng)兵時候的事吧。"張明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新的理解和尊重,"我想知道您那一代人是怎么走過來的。"

錢偉杰點點頭,拉著孫子坐在老槐樹下。夕陽的余暉灑在祖孫兩人身上,為這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小院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

"好,爺爺給你講。不過在那之前……"老人指了指廚房,"咱們先把剩下的飯菜收拾好,明天熱熱還能吃。"

張明立刻站起來:"我來!這次我一定不浪費一粒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著孫子忙碌的背影,錢偉杰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他想,也許有些東西,終究還是能夠傳承下去的,哪怕時代已經(jīng)變了那么多。

"戰(zhàn)壕里啃樹皮笑著說香,現(xiàn)在孫子倒掉半碗飯他第一次發(fā)了火。"錢偉杰輕聲自語,"但這火發(fā)得值,至少讓這孩子明白了糧食的珍貴,明白了我們這代人的堅持。"

槐樹葉子在晚風(fēng)中輕輕搖曳,仿佛也在點頭贊同老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