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4月21日,路透社報道稱,作為世界第二大粗鋼生產國的印度,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產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該政策自發(fā)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200天。
印度鋼鐵部部長庫馬拉斯瓦米表示,此舉意在保護國內鋼鐵制造商,幫助中小型企業(yè)緩解因進口激增所面臨的壓力。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2024/25年度,中國已成為印度第二大鋼鐵進口來源國,且印度在該年度連續(xù)第二年成為成品鋼鐵凈進口國,不難看出,此次印度的關稅措施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

事實上,這并非印度首次針對中國鋼鐵產品設置貿易壁壘。早在 2024 年 9 月,印度財政部就已宣布,對從中國和越南進口的不銹鋼焊接鋼管征收 12%-30% 的關稅,有效期長達 5 年。
當時就有專家指出,這類貿易限制雖能在短期內為本土企業(yè)提供一定保護,但從長遠來看,卻會削弱印度鋼鐵產業(yè)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阻礙其技術進步與管理優(yōu)化。
在印度調整鋼鐵關稅政策的同一時期,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對印度展開了為期 4 天的訪問。此次訪問受到印度的高度重視,莫迪親自接見萬斯夫婦及其子女,印度還出動儀仗隊、設置歡迎廣告牌并實施交通管制。
白宮聲明顯示,雙方在關稅談判方面 “取得重大進展”,并敲定了降低關稅的 “路線圖”,這是美國首次對印度松口,同意降低關稅。雙方還就國防、關鍵技術、能源合作以及地區(qū)和全球安全問題展開討論。
美印此次互動背后各懷心思。對印度而言,美國發(fā)動“無差別關稅戰(zhàn)”后,對印度設定了26%的 “對等關稅”。即便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仍保留了10%的基礎關稅。
印度期望借助萬斯 “印度女婿” 的身份,說服美方取消這10%的關稅,為此不惜承諾大幅降低對美關稅,并加大從美國進口石油和天然氣。
而美國急需在關稅戰(zhàn)中找到突破口,拉攏印度不僅能夠擴大貿易規(guī)模、減少對中國制造業(yè)的依賴,還可通過加強安全合作,削弱中國在印太地區(qū)的影響力,進而實現(xiàn) “孤立中國” 的戰(zhàn)略目標。
美國近期更是以降低關稅為誘餌,威逼各國在中美之間 “選邊站”,妄圖限制中國制造業(yè)和出口。
美國的這種行徑完全是霸權主義的體現(xiàn),為了自身利益,肆意破壞全球貿易秩序,將貿易問題政治化,脅迫其他國家成為其遏制中國發(fā)展的棋子。
而印度在此時選擇配合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征關稅,這種短視行為無疑是在破壞中印之間原本良好的貿易關系。
中國一直秉持著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與印度發(fā)展雙邊關系,積極推動 “龍象共舞” 的良好局面。
外交部長王毅也曾明確指出,中印作為重要鄰國,應相互支持、密切合作,這才符合兩國及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印度此番舉動,顯然違背了雙方共同發(fā)展的初衷。

中國商務部也迅速在萬斯訪印當日發(fā)出警告,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與美國達成關稅交易,并明確將采取反制措施以維護自身權益。從貿易數(shù)據(jù)來看,2024年中印貿易額達1277億美元,印度從中國進口1135億美元,對華出口143億美元,貿易逆差992億美元;
同年美印貿易額1292億美元,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459億美元。印度在電子產品、工業(yè)制成品和醫(yī)藥原料等諸多領域高度依賴中國進口,若一味跟隨美國遏制中國,其自身經(jīng)濟必將遭受重創(chuàng)。

印度若想通過犧牲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來討好美國,獲取關稅減免等利益,無疑是在冒險。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信譽一直飽受質疑,此前與眾多國家的貿易談判中,時常出爾反爾。
印度期望從美國那里得到的承諾,未必能夠真正兌現(xiàn)。而且,印度鋼鐵產業(yè)競爭力不足的根本問題,并非通過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就能解決,長期依賴這種保護措施,只會讓印度鋼鐵產業(yè)更加缺乏創(chuàng)新和進步的動力。
在全球經(jīng)濟緊密相連的當下,美國試圖通過貿易戰(zhàn)、拉攏盟友圍堵中國等手段來遏制中國發(fā)展,這種做法不僅無法得逞,還會對全球經(jīng)濟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而印度應認清形勢,不要被美國的短期利益誘惑沖昏頭腦,回歸到與中國合作共贏的正確軌道上來。
否則,印度必將為其短視行為付出沉重代價,而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和決心捍衛(wèi)自身的合法權益,在這場貿易博弈中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推動全球貿易朝著公平、公正、開放的方向發(fā)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