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藍營與民眾黨在臺北舉行了共同主辦的“在野領袖峰會”,會議聚焦了當前臺灣面臨的重大議題,包括美國關稅對臺灣經(jīng)濟的沖擊、司法改革、民主與法治的捍衛(wèi)等問題。此次峰會不僅是兩黨合作的體現(xiàn),更成為臺灣政治局勢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值得注意的是,峰會結束后,藍營主席朱立倫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共同確認,將于4月26日參加在凱道舉行的大規(guī)模集結活動,表達人民對賴政府的不滿,并呼吁民眾讓賴清德下臺。
2025年4月22日,藍營與民眾黨在臺北舉行了共同主辦的“在野領袖峰會”
在野領袖齊聚,聚焦臺灣民生與經(jīng)濟挑戰(zhàn)
此次“把民主還給臺灣”的在野領袖峰會,從上午9點開始,在兆基商務中心舉行,會議內(nèi)容完全公開直播。會上,朱立倫與黃國昌分別就臺灣面臨的內(nèi)外困境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展示了合作的意愿。
朱立倫與黃國昌確認參與4月26日凱道集結
朱立倫在會上提出了藍營針對當前美國高關稅、貿(mào)易戰(zhàn)以及臺灣經(jīng)濟困境的應對方案。他強調(diào),為了幫助臺灣渡過這場經(jīng)濟危機,藍營提出四項政策方向,包括:支持提高特別條例金額至2000億、新臺幣、擴大安全基金規(guī)模、促進內(nèi)需并吸引觀光客,以及通過多元化市場的方式分散經(jīng)濟風險。朱立倫還呼吁賴清德應優(yōu)先考慮民生問題,并邀請在野黨及地方領導人共同參與政府會議,以便更好地應對全球經(jīng)濟挑戰(zhàn)。
黃國昌則提出了民眾黨的政策主張,強調(diào)臺灣必須在全球經(jīng)濟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特別是在美臺關系方面。他指出,臺灣應向美國要求簽訂自由貿(mào)易協(xié)定(FTA),并強調(diào)民眾黨將致力于推動在野黨與社會力量合作,共同提出政策方案,以應對美國高關稅對臺灣經(jīng)濟的沖擊。黃國昌還提到,民眾黨將積極推動“民間版沖擊影響評估”,以為政府無法提供的方案提供參考。
朱立倫與黃國昌確認參與4月26日凱道集結
在峰會的最后,朱立倫向黃國昌發(fā)出邀請,要求民眾黨參與即將于4月26日舉行的凱道集結活動。該活動的核心訴求是反對綠營政府的“專制獨裁”,并表達人民的怒吼。朱立倫強調(diào),凱道集結不僅是藍營的行動,而是廣大臺灣人民的聲音。他邀請所有臺灣民眾一起站出來,為臺灣的自由、民主、法治和人權發(fā)聲。
黃國昌對朱立倫的邀請表示回應,稱4月26日的集結不是任何政黨的主場,而是人民的主場。他明確表示,民眾黨將代表臺灣人民參與此次集結,并呼吁所有愿意捍衛(wèi)臺灣民主與法治的臺灣人民一起站出來,對賴清德政府的不滿與抗議,發(fā)出強烈的聲音。

黃國昌指出,臺灣人民在經(jīng)過多年努力后,成功爭取了自由、民主、法治和人權,但這些成果正面臨著現(xiàn)政府的威脅。他強調(diào),民眾黨不會坐視不管,必須站出來捍衛(wèi)臺灣的核心價值,特別是在面對賴清德政府不斷加劇的“專制獨裁”傾向時。
黃國昌與朱立倫的分歧與共識
在討論到是否支持倒閣或罷免行動時,黃國昌明確表示,倒閣并不能拯救臺灣,也無法解決現(xiàn)政府的“專制獨裁”問題。他提到,罷免行動應聚焦于那些不履行職責、擅自護航腐敗、不為人民謀利的立委,而不是單純的政治斗爭。
朱立倫則表示,倒閣行動雖然是一個選項,但最關鍵的目標是推翻賴清德政府。他指出,臺灣人民最希望看到的是賴清德下臺,因為他認為賴清德政府已經(jīng)失去民眾的信任,且在許多重大政策上的執(zhí)行力也嚴重不足。他直言,賴清德可以隨時更換行政院長,但真正需要下臺的是賴清德本人,只有推翻他,才能真正改變臺灣的政治局勢。
司法改革與法治捍衛(wèi)
在司法改革議題上,黃國昌特別提到,現(xiàn)政府對司法體系的干預已嚴重影響到司法公正。他提到,民眾黨將繼續(xù)推動法庭直播,確保司法過程透明,避免政府利用司法系統(tǒng)打壓異見。他表示,民眾黨不會容忍政府通過司法系統(tǒng)迫害反對聲音,并將持續(xù)為司法公正與社會正義發(fā)聲。
朱立倫也在會議中提到,司法體系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xiàn),不應被執(zhí)政黨用來壓制異見。他特別提到柯文哲的羈押問題,認為司法機關應提供足夠的證據(jù),而不是通過非法手段逼迫當事人認罪。他進一步強調(diào),藍營與民眾黨在司法改革方面有許多共同的立場,并將在未來密切合作。
藍白合凱越酒店的鬧劇還歷歷在目,不知道此次藍百合會走往何方
未來藍白合作的可能性
關于未來的合作前景,朱立倫表示,雖然藍營與民眾黨在某些問題上存在分歧,但雙方在許多議題上也有共同的立場。他認為,在即將到來的選舉和政策討論中,藍白合作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無論是在立院、地方政府,還是在推動改革方面,藍營和民眾黨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黃國昌則強調(diào),盡管民眾黨和藍營在“DNA”上有所不同,但這并不妨礙雙方為臺灣的未來共同努力。他認為,政黨之間的分歧應該通過溝通和合作來解決,而非對立和排斥。他進一步表示,民眾黨將繼續(xù)承擔起反對政府不當行為的責任,為臺灣的民主與法治貢獻力量。
藍白聯(lián)合,邁向臺灣未來
此次“在野領袖峰會”的召開,無疑為臺灣的政治局勢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無論是朱立倫和黃國昌在面對臺灣當前困境時的合作,還是他們在即將到來的凱道集結中的共同行動,都顯示了在野黨在追求民主、法治與社會公平上的決心。在這個關鍵時刻,藍白兩黨的合作,是否能夠為臺灣未來的政治走向帶來新的希望,仍需時間的檢驗。而臺灣人民的聲音,依然是推動變革的核心力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