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網報道,最近,國際形勢又起波瀾,美國參議院的一場關鍵表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這次表決以60票贊成、25票反對的結果,確認了丹·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一任命,看似只是美國軍方高層的一次人事變動,實則可能對中美關系產生深遠影響。不少人開始擔憂:中美這兩個大國,要是真的爆發(fā)沖突,后果會怎樣?有句話說得好,“中美不能發(fā)生沖突,否則世界就要遭殃”,這短短8個字,或許就是答案。

丹·凱恩(資料圖)
丹·凱恩,他有著豐富的軍事履歷,是一名功勛卓著的F-16戰(zhàn)斗機飛行員,飛行經驗相當豐富,還在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任過職。這樣一個人物,被特朗普提名擔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背后的意味耐人尋味。要知道,特朗普解除了原參聯會主席查爾斯·布朗的職位,而布朗此前推動的一些“多元化改革”,與特朗普的政策導向不太合拍。特朗普提名凱恩,很可能是想讓軍隊指揮體系更貼合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確保軍隊在他的掌控之下。
在提名聽證會上,凱恩的一些言論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坦言,美軍在與中國進行“持久戰(zhàn)”方面,尚未做好準備。他提到,美國的國防工業(yè)基礎存在缺陷,采購程序和國防工業(yè)體系,并沒有針對持久戰(zhàn)進行優(yōu)化,缺乏足夠的產能規(guī)模、反應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難以威懾對手。這番話,從一位即將上任的美軍高層口中說出,無疑是對美國軍事現狀的一種警醒。這也說明,凱恩對中美軍事力量的對比,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

F-47戰(zhàn)斗機(資料圖)
一直以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常常以“世界警察”自居,在軍事上不斷對中國進行挑釁和遏制。從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到在臺灣問題上的小動作,美國的種種行為,嚴重破壞了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然而,中國可不是軟柿子,這些年在國防建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軍事力量不斷增強。殲-20隱身戰(zhàn)機翱翔藍天,055型驅逐艦縱橫大洋,東風系列導彈更是威震四方,這些先進裝備,構成了中國強大的國防力量,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
要是中美真的爆發(fā)沖突,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先看軍事層面,美國雖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航母編隊、隱身戰(zhàn)機等裝備領先全球,具備全球部署和打擊能力。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在亞太地區(qū),中國有著主場作戰(zhàn)的地緣優(yōu)勢,陸基導彈、防空系統等可以充分發(fā)揮作用,而且在非對稱作戰(zhàn)領域,如反艦彈道導彈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足以對美軍構成有效威懾。一旦展開沖突,雙方必定損失慘重,沖突帶來的破壞,將是難以估量的。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一直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在國際事務中積極維護公平正義。而美國卻常常憑借軍事優(yōu)勢,在海外進行軍事干預,其行為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如果美國主動挑起與中國的沖突,很難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在道義上必然陷入孤立。
中美之間的沖突,沒有贏家,只會給兩國人民和世界帶來巨大的傷痛。凱恩上任后,應該認清這一現實,美國決策層也應該明白,與中國合作,才是符合兩國利益和世界利益的正確選擇。中國一直強調,愿意與美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對話與合作,但在涉及國家主權和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絕不會有絲毫妥協。希望美國能夠放下霸權思維,與中國一道,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而不是在沖突的邊緣越走越遠。畢竟,“中美不能發(fā)生沖突,否則世界就要遭殃”,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