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公交2路成立于1946年,曾是貫穿城市南北的黃金線路,覆蓋多個商圈和居民區(qū),因刀郎歌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中的“停靠在八樓的2路汽車”成為烏魯木齊一張城市名片。
一條公交線路,承載半城煙火;一趟車輪軌跡,串起幾多記憶。4月20日,烏魯木齊市“2路印記 城市暢游專線”正式開通。線路以八樓、三屯碑為接駁點,覆蓋全市主要旅游景點、歷史文化街區(qū)、商業(yè)區(qū),采取雙向循環(huán)運行模式,成為烏魯木齊市首條城市暢游專線。
“2路印記 城市暢游專線”配車30輛,車型為10米新能源純電動金龍大客車,車身外觀完全恢復(fù)以前老2路公交車紅白相間的原貌。線路雙向行駛26公里,全程運行時間110分鐘;計劃發(fā)車間隔高峰8分鐘、平峰16分鐘,運營時間07:30~22:00,并根據(jù)客流實際需求和冬季夏季交替調(diào)整運力、發(fā)車時間和發(fā)車間隔,票價暫定每人1元。
走進2路公交車,映入眼簾的是“我乘坐了2路汽車”“記憶八樓”的網(wǎng)紅打卡點。車內(nèi)仿古的售票臺、票夾、報站器等老物件讓人眼前一亮,懷舊感立即爆棚。除此之外,公交車內(nèi)設(shè)置有“西部歌城·刀郎的第一場雪”、烏魯木齊、紅山、百年公交的新舊對比宣傳展板。這讓“嘗鮮”乘坐2路公交車的鄭女士嘖嘖稱贊說:“專線不僅讓我感受到了便捷與舒適,更重拾起兒時那份難舍的城市記憶?!?/p>
車輛還采用低入口設(shè)計,車內(nèi)配備有空調(diào)、車載TV,屏幕中滾動播放著“遇見烏魯木齊”宣傳片。市民郝建峰看后豎起大拇指開心地說:“這是我看到的大美新疆·和諧烏魯木齊最獨特的文化展現(xiàn),增添了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展現(xiàn)了烏魯木齊作為亞心之都的獨特包容性,讓我更加喜歡烏魯木齊?!?/p>
車輛行駛處,移步換景間。乘客能通過公交線路領(lǐng)略烏魯木齊以美食為景點的新疆國際大巴扎·味覺萬國博覽會、民街山西巷、勞動街夜市、和田二街飄散出濃郁的煙火氣息,成就絲綢之路上最生動的市井長卷;以購物為景點的友好商場、七一醬園綜合購物中心、紅山商圈,琳瑯滿目、各具特色的手工藝品及商品,不僅是物質(zhì)消費空間,更是觸摸新疆文化脈搏的窗口;以旅游文化為景點的新疆民街山西巷、博物館、南公園、水上樂園、兒童公園,讓乘客隨著車輪的轉(zhuǎn)動,感受“天山腳下 四海一家”的獨特城市風光,充分展現(xiàn)了烏魯木齊旅游文化之城的魅力。
線路停靠三屯碑、南公園、和平橋、七一醬園、區(qū)中醫(yī)院、紅山、西虹路、博物館、中心血站、兒童公園、八樓、友好商場、獸醫(yī)站、南湖小區(qū)、勞動街、北門、人民廣場、南門、新疆民街山西巷、新疆國際大巴扎、延安路、新疆大學(xué)、三屯碑,共計21個雙向站5個單向站。
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濤介紹,“2路印記 城市暢游專線”不僅是一座城市的記憶,也是城市歷史文化、市井生活、藝術(shù)交融等多維度融合體。專線駕駛員都是優(yōu)中選優(yōu),從公交集團駕駛員中層層挑選出來的。駕駛員不僅有標配的工裝,線路還結(jié)合“中華文化、地域文化、刀郎文化”的三大內(nèi)涵,推出“網(wǎng)紅公交頂流服務(wù)”理念和“乘坐烏魯木齊最早的公交線,探尋首府的時光印記”的核心價值,這也是公交集團通過巡游串聯(lián)首府多個熱門打卡點,打造移動式一車盡覽邊城文旅的新嘗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