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安芳

大象幫丨專家初步鑒定佛頭或屬北齊 少年收藏者盼物歸原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大象幫丨專家初步鑒定佛頭或屬北齊 少年收藏者盼物歸原處

近日,15 歲的收藏愛好者小于向大象新聞·大象幫求助,稱其在去年購得一尊青石佛頭,希望借助全網的力量為其尋找“主人”,并承諾一旦確認文物出處,將無償捐贈。

小于提供的資料顯示,這尊佛頭高 30.2 厘米,寬 16.5 厘米,厚 15.8 厘米,材質為青石,佛像頭戴高冠,表面有礦物彩,且風化磨損較為嚴重。大象新聞記者將佛頭的影像資料轉交給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的相關工作人員,目前有了最新進展。

“這個佛像不太像是龍門石窟的佛像?!饼堥T石窟研究院文旅融合發(fā)展中心副研究館員王青茹表示,“經過龍門石窟研究院兩位專家初步鑒定,這個佛像可能是北齊到隋代的造像。目前我們只是通過照片進行了初步判斷,還需要見到實物之后,才能做出最終的判斷?!?/p>

至于這尊佛頭是否屬于河南境內的其他石窟,王青茹介紹:“僅通過照片來看,不太好確定。在看到實物之后,通過觀察石質以及雕刻風格等,可能會判斷出它大致屬于哪個地區(qū)。”她還告訴記者,如果這件佛頭最終通過了文物鑒定流程,持有者愿意捐贈的話,龍門石窟研究院會給捐贈者頒發(fā)捐贈證書。

小于得知進展后表示:“我會盡力去找到它本來的家,后期找不到也沒關系,我也會進行捐贈,讓它歸屬于國家。等到暑假,我想在河南境內,去求訪這些石窟,挨家挨戶的匹配。如果到最后還是沒有找到,就捐到龍門石窟研究院,讓他們進行一個更好的保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記者了解,文物鑒定是一項復雜且專業(yè)的任務,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主要流程包括:

1. 信息收集:了解文物歷史背景、制作工藝等

2. 實物觀察:細致檢查形態(tài)、質地等特征

3. 科學檢測:運用X光、碳-14測年等技術手段

4. 對比參照:與已知年代文物進行比對

5. 綜合結論:確定文物年代和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鼓勵或獎勵有文物保護行為的單位或個人。包括將個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獻給國家或者為文物保護事業(yè)作出捐贈的,以及發(fā)現(xiàn)文物及時上報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護的。

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文物保護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守護中華文明瑰寶。大象新聞將持續(xù)關注事件的后續(xù)進展。

急難愁盼,找大象幫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

或撥打電話0371-65888888

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和相關部門一起關注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