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開始的地方
在一個叫箭塔的小村莊。”
在四川省蒲江縣箭塔村
年近五十的盧樹盈
走出了一條堪稱傳奇的路
她僅有小學學歷
很長時間里做賣水果的攤販
在33歲那年她提筆寫作
就此點燃作家夢
17年來
她已出版多部作品
2024年獲得
中國民間文藝的最高獎項
“山花獎”
從拿著字典練習打字
到為了寫作每天僅睡三四個小時
盧樹盈這條寫作路走得頗為坎坷
而她樂在其中
“我停不下寫作的沖動”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一起走進她的故事

“不切實際”的作家夢
我家住在臨溪河邊
在離我家不遠地方
有一個叫“蠻塔子”
(箭塔別稱)的地方
我和小伙伴經(jīng)常去那里玩
有一天,我問奶奶
“這為什么叫
‘蠻塔子’呢?”
奶奶就笑呵呵地講起了
“蠻塔子”的傳說
——《箭塔村故事集》
在寫作的道路上摸索了十余年
2024年
盧樹盈憑借作品《箭塔村故事集》
站在了第十六屆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的領(lǐng)獎臺上
這是公認的
國家級民間文藝最高獎項

對于村民們來說
大家更熟悉她的另一個身份
一個擺攤賣水果的人
為了生計
她和愛人經(jīng)營著一個小小的攤位
每天凌晨4點多就要起床
晚上8點多才能回家
每天都滿滿當當?shù)?/p>
轉(zhuǎn)折發(fā)生在2008年
那時,一年級的女兒找她問習題
她卻半天答不出來
“我這個樣子
怎么成為孩子的榜樣?”
為了提升自己
盧樹盈不顧家人反對
買了一臺電腦準備在網(wǎng)上自學
盧樹盈的世界
一下子被打開了
她接觸到很多新奇的故事
還看到國外一位老爺爺
在85歲時出版了第一本書
而他在80歲以前甚至都不識字
“他80多歲都可以做到
我才33歲呀!”
就這樣
寫作的夢想在她心里扎了根
每天
攤位前形形色色的顧客
成了她的素材庫
箭塔村許多古老的傳說
也賦予她靈感
她心里積攢了一籮筐故事
但難題也擺在眼前
她很多字不會寫
對電腦也不熟悉
四個小時才打出十幾個字
于是,待到夜晚空下來
她就查字典認字、練習打字
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一度瘦了20多斤
她不會使用標點、分段
也毫無寫作技巧
僅僅“用說話的方式寫故事”
但正是這不加修飾的原生態(tài)風格
讓她收獲了第一批讀者
愛人不理解她的這份堅持
也心疼她熬垮了身體
著急時還曾與她吵了起來
“如果你真能當上作家
我手板心里給你煎魚?!?/p>
盧樹盈不理會
每天在水果攤忙完
就一頭扎進創(chuàng)作中
“一年不行我就寫兩年
兩年不行我就寫十年!”
給父親寫的書
“你也該醒醒了
你就是一個賣水果的女人
不要做攝影師的夢。”
女人擦干眼淚說
“賣水果的就不能有自己的夢想?”
——《箭塔村故事集》
盧樹盈說
很長時間里
她被日?,嵤卵蜎]
仿佛一個“空心人”
是寫作將她打撈了出來
她喜歡在安靜的夜晚
用一行行文字將所見所聞記錄
寫箭塔村的民間故事
寫小攤前的趣聞逸事
寫自己、家人的經(jīng)歷
這讓她感覺充實又快樂

愛人漸漸理解了她對寫作的熱愛
雖然沒有過多的語言表達
但卻越來越主動地幫盧樹盈
承擔起了家務雜事
終于,創(chuàng)作的第三年
盧樹盈在雜志上發(fā)表了
第一篇作品《草原上的婚禮》
人物原型就是
她攤位隔壁的藏族姑娘
她將樣刊拿給家人
直到這時
蒙在鼓里的父親
才知道她一直在寫作
“這些字都是你寫的嗎?
標點也是?”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
父親連飯都顧不上吃
就急著出門向村里人“炫耀”
更令父親意想不到的是
那個時候
盧樹盈已在網(wǎng)絡(luò)上以他為原型
寫下了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
她說,自己性格中不認輸?shù)膭艃?/p>
很大程度上源自父親
在她看來
父親這一生
從不曾被打敗
父親很小就成了孤兒
十多歲進入煤礦做工
但他不認命
一有機會就找人學寫字
后來,煤礦需要識字的安全員
他抓住了機會
父親被調(diào)入火柴廠
每次廠里維修機器的師傅過來
他就主動去幫忙
漸漸學會了這門技術(shù)
也因此成為車間主任
火柴廠產(chǎn)品滯銷
父親自告奮勇當銷售員
因業(yè)績突出又被提拔
后來,父親辭職
從個體戶做起
成為村里的“萬元戶”
生意突然遭遇變故
家里變得一貧如洗
父親再次從零開始
在家里養(yǎng)雞鴨、種果樹
父親一直是盧樹盈的精神支柱
她一直想為父親寫一本書
2016年,父親因病癱瘓在床
意識到不能再等的她
開始重新整理關(guān)于父親的文字
此前寫在網(wǎng)絡(luò)上的內(nèi)容
實在過于粗糙
歷經(jīng)兩年多
她于2018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重生》
這本書就放在父親的床頭
家里的晚輩經(jīng)常一字一句讀給他聽
第二年,父親永遠離開了她
箭塔村的變化
2019年
盧樹盈放棄自己做了將近20年的水果生意
她對閱讀和寫作的熱情一如既往
在家里打理果園、收拾農(nóng)田的時候
她就帶上手機聽書
晚上再集中精力寫作
保持著每天數(shù)千字的寫作進度
“每天寫完,我入睡都會很安心?!?/p>
她還盡己所能
帶箭塔村的孩子一起
感受閱讀與寫作的美好
她在村子里免費開展鄉(xiāng)土作家公益課
感興趣的孩子都可以參與
公益課上
她帶大家讀故事、寫故事、演故事
她想通過這種方式
讓孩子們學到寫作知識
更讀懂這些故事背后的人生道理

公益課一般九點才開始
但常常有孩子七點多就已經(jīng)前來等候
截至目前
她的公益課
已有七八千人次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
她的愛人也成為公益課上的一員
邊學邊幫盧樹盈一起照顧孩子們
寫作讓盧樹盈的人生
更加開闊從容
她不再自卑敏感
真正成為了女兒的榜樣
女兒的數(shù)學成績一度不理想
每次假期都在家里主動學習
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
“媽媽都發(fā)表文章了
我有什么是學不會的?”
高考時,女兒的數(shù)學成績接近滿分
如今
盧樹盈發(fā)表的文字累計超過了四百萬
在各級文學征文中數(shù)十次獲獎
她還開始接觸
電視情景劇創(chuàng)作、電影創(chuàng)作和小品創(chuàng)作
盧樹盈說
她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腳下的這片土地
她永遠愿意將這里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她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計劃里
有關(guān)于家風家教的內(nèi)容
有關(guān)于蒲江縣的民間故事
還有她們這一代人對鄉(xiāng)村的記憶
“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寫作
我想一直寫下去。”
她也希望
自己的故事能鼓勵更多人勇敢追夢
“不要被假想出的困難打敗
你只管拼盡全力去做!”
征途漫漫
惟有奮斗
致敬每一位奮斗者!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趙蕊
審簽/明芳
監(jiān)制/喬虹
為熱愛點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