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特朗普放話要清理聯邦政府中的“深層力量”(Deep State),他再次入主白宮后,就將執(zhí)政重心放在了政府內部。

如今特朗普上任已有3個月,這3個月內他將多個政府的重要職位都換上了“自己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期特朗普政府又有了大動作,準備清除“絆腳石”,對美國國務院進行一次大洗牌。

美國當地時間4月22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正式宣布國務院全面重組計劃,這標志著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政治清洗”步入高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項被稱為“236年來最大規(guī)模重組”的改革,不僅涉及裁撤132個國內機構、削減15%員工,還終結了民主、人權等傳統外交職能,轉而聚焦“美國優(yōu)先”下的“新興威脅”和能源擴張。

與此同時,幫助特朗普競選總統的“好兄弟”馬斯克因在此前和特朗普多次有意見分歧,被特朗普在白宮會議上整的下不來臺,也面臨著被“清退”的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用人不看重能力,只看中是不是“自己人”,他需要的只是聽話的棋子,今后的美國聯邦政府,或將成為特朗普個人的“資產”。

那么,這次特朗普具體是怎么對國務部大洗牌的呢?

特朗普國務部大洗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前美國國務院擁有超過8萬名雇員,下設近500個分支機構,年預算高達550億美元,這種龐大的官僚體系在特朗普看來,已經成為推行“美國優(yōu)先”戰(zhàn)略的絆腳石。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聲明中直言,國務院“機構臃腫、官僚主義盛行”,無法適應大國競爭的新時代需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次重組國務部的核心目標是“精兵簡政”,根據計劃,美國境內將裁員15%,撤銷132個辦事機構,僅華盛頓特區(qū)就將削減700個職位。

被裁撤的部門包括全球刑事司法辦公室、監(jiān)測和打擊販運人口辦公室等傳統軟實力機構,取而代之的是聚焦網絡安全、人工智能擴散的“新興威脅應對部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將外交資源從價值觀輸出轉向技術競爭的戰(zhàn)略意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前披露的內部文件顯示,白宮計劃將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fā)署(USAID)的預算削減48%,其中對聯合國、北約等國際組織的資金支持幾乎全部取消。

這種“斷糧式”改革,旨在終結美國對多邊機構的傳統依賴,轉而通過雙邊談判維護自身利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政府重組國務部的計劃在國會引發(fā)爭議,共和黨人稱贊此舉是“提高效率、聚焦核心利益”,民主黨人則警告這個計劃會削弱美國的軟實力

國際社會對此的聲音也不一,歐盟擔憂美國外交收縮將削弱跨大西洋合作,非洲國家則抗議美國使領館轉型為 “資源開采協調中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對國務部大洗牌,支持特朗普競選總統的馬斯克可能也要面臨被“清退”的風險。

馬斯克面臨“清退”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馬斯克投入巨額美元幫助特朗普競選,特朗普上任后將馬斯克引入美國政壇。

馬斯克自2025年1月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以來,推行了一系列激進改革,裁撤1.5萬個聯邦職位,削減醫(yī)療項目撥款,甚至提議關閉國稅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舉措雖為特朗普政府節(jié)省了數十億美元開支,卻引發(fā)民眾強烈反彈,多地爆發(fā)抗議活動,特斯拉經銷店和充電樁成為破壞目標,“破壞特斯拉”成為了社交媒體熱詞。

作為“特殊政府雇員”,馬斯克的任期受法律限制,一年內服務時長不得超過130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1月20日算起,馬斯克的任期最晚將于5月底結束,盡管馬斯克曾經否認過離職傳聞,但4月22日他在特斯拉財報會議上宣布,5月起將“大幅減少政府工作時間”,每周僅保留1-2天處理政務。

馬斯克做出這種聲明也是有原因的,目前特斯拉的財務危機加劇了他的困境,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公司營收同比下降,凈利潤大幅暴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投資者們普遍認為,馬斯克分心政府事務是業(yè)績下滑的主要原因,華爾街分析師警告,馬斯克的政治形象正在損害特斯拉品牌形象。

在特朗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后,特斯拉的股價暴跌,馬斯克曾私下向特朗普求情取消關稅,但被特朗普嚴正拒絕,自那之后,特朗普對他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盡管特朗普在公開場合仍然說馬斯克是他的“親密盟友”,但在不久前的白宮會議上,他當眾說的話讓馬斯克下不來臺,同時私下里也在 物色新的接班人頂替馬斯克的位置

這背后的原因很難不讓人聯想起之前馬斯克和特朗普的分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羅素?沃特被曝可能將接任政府效率部,此人曾參與制定900頁的“2025 計劃”,主張通過立法手段推進聯邦改革。

馬斯克的離職可能導致改革進程放緩,領導的“政府效率部”計劃在2026年7月4日前“自我解散”,但目前僅完成30%的裁員目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沃特若接任,可能轉向更溫和的漸進式改革,這與馬斯克的“休克療法”形成鮮明對比。

馬斯克的改革缺乏制度保障,他主導的裁員和機構調整多依賴行政命令,缺乏國會立法支持,一旦民主黨重新執(zhí)政,這些改革可能被全面推翻。

結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歷史經驗表明,任何系統性改革都需要平衡短期效率與長期穩(wěn)定。

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戰(zhàn)略能否成功,取決于其能否在單邊主義與多邊合作、行政集權與制度約束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馬斯克的黯然退場,或許預示著這場改革浪潮即將進入深水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