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死神遺忘的,不是烏龜,而是睡鯊。2006年,科學家觀察到了一只生活在2200米深海,活了500多年的睡鯊。根據(jù)檢測,這條睡鯊出生在明朝,與吳承恩同歲。
人類喜歡追求長生,想要將生命能盡可能的延長,但哪怕身體素質(zhì)再怎么好,人類頂多活到一百多歲就死亡了,一百多歲在人們聽起來已經(jīng)夠長壽的了,而在大海深處有種生物,要度過150年才能性成熟,在此之前都是個小寶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生物被人類稱為睡鯊,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不是因為它愛睡覺,而是因為它游動起來慢吞吞的,跟睡著一樣。
睡鯊在海底的動作很緩慢,不仔細觀察的話都沒感覺到它在動彈,它的速度能抵到什么程度呢,每小時最高游泳速度要小于2.9公里,人類正常走路都比它快,而且它的身體很龐大,成年后能長到2-4米長,所以看起來動跟沒動沒太大區(qū)別,人類在它面前看起來都渺小了許多。
大多數(shù)動物每年都會交配產(chǎn)仔,但它們卻不是,通常要好幾年才能產(chǎn)仔一次,而產(chǎn)出的數(shù)量并不多,少時能有兩只,多的時候可能有十只。
睡鯊并沒有什么照顧幼崽到成年的概念,大多數(shù)是出生就獨立,聽起來慘慘的,幼崽的大小不盡相同,有半米長的,有一米長的,全看出生時的營養(yǎng)和運氣了。
想要長到四米長對睡鯊來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們生長期太長,身體發(fā)育非常非常緩慢,比它們游動的速度還要慢的驚人,平均一年能長一厘米,這就意味著一米大概要長一百年。
別看睡鯊懶洋洋的,但它們可是海洋中“兇猛的捕獵者”,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或許是為了讓自身能更好的成長,這么多年來睡鯊的食譜很雜,水里的它吃,陸地的它也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曾有人在它們的肚子里找到了北極熊、烏賊海鳥、海豹、馴鹿等動物的尸體,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能成為它的盤中餐。
反觀它們在海中的天敵沒多少,因為它們的肉里面有毒,吃了就會讓身體變得虛弱乃至于死亡。
可能有人好奇,動作這么慢的睡鯊是如何捕獵的?它們有自己的好幫手和小竅門,有些睡鯊會跟隨在漁船下面,船上的人可能將捕捉要的不要的東西扔下去,這時候睡鯊就會張開大嘴飽餐一頓。
在它們的眼中藏著種橈足動物,這些小家伙會在昏暗的海底發(fā)出亮光,以此吸引其他好奇的生物過來,等到它們游到附近,睡鯊就可以將它們吞下肚。
但這種生物對睡鯊的身體造成一定的破壞,眼角膜會被它們吃掉,給睡鯊的視力造成傷害或者失明,雖然視力被影響,但睡鯊更依賴的是嗅覺和觸覺。
根據(jù)科學家對睡鯊的檢測,發(fā)現(xiàn)它們的壽命正常來講能達到270歲,若是長壽的話,活到五百歲朝上都不成問題。
但這對睡鯊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因為如今環(huán)境氣候各種變化,動植物都需要盡快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而睡鯊的適應(yīng)能力不是很強,漫長的生長周期遇到變幻莫測的環(huán)境,可能會加速它們的死亡。
同時睡鯊的數(shù)量在持續(xù)降低,成為瀕危保護動物,不少能捕捉到睡鯊的國家都開始對其展開了保護措施,若是不小心捕捉到它們,也要盡可能的降低傷害,將它們給放回去。
在一百多年前,科技不是那么發(fā)達的時候,睡鯊遭遇了大面積的捕撈,雖然它們的肉有毒吃不了,但是肝油卻能被做成燈油機油之類的,皮可以鞣制成皮革,或者經(jīng)過處理變成狗糧。
時至今日,依舊有人在捕捉它們來賺取利潤,加上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全球變暖,生物棲息地被破壞,物種的減少都可能使睡鯊的數(shù)量減少,因此保護它們刻不容緩,而科學家們在不斷研究睡鯊的長壽基因秘密,為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更多的希望。
參考來源:《沉睡在深海的巨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