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7日刊登題為《在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中,亞洲有一個行業(yè)可能安然無恙——清潔能源》的報道,記者為比曼·慕克吉。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關稅措施正在擾亂全球市場,但預計亞洲的清潔能源計劃仍將順利推進,這是因為該行業(yè)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有限,再加上全球需求激增以及區(qū)域一體化不斷加深。分析師表示,關稅可能會促進該地區(qū)乃至全球清潔能源伙伴關系的加強,而中國在幫助世界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方面將起到引領作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能源設施(資料圖)

4月24 - 25日,國際能源安全峰會將在英國倫敦舉行。倫敦將迎來60多個國家的代表,他們將會共同談到能源安全等重要的議題,然而這場峰會自從籌備開始,就問題頻發(fā)。中國的參會情況還沒有確定下來,英媒稱中方或因日程沖突缺席,就在大家對中美態(tài)度進行猜測時,英國財長罕見批評美國做法“愚蠢”,并斬釘截鐵表示一定會和中國合作。

借由氣候議題之虛行打壓他國之實,可謂一些西方國家熱衷的把戲。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對清潔能源政策搞了個大清算,美西方“氣候偽善”面目愈發(fā)暴露無遺。就在英國主辦“國際能源安全峰會”前夕,英國《衛(wèi)報》4月16日報道披露,中方官員因日程沖突將不會出席本次峰會,這對英國來說是一個“打擊”。特朗普政府將派遣一名否認氣候變化的官員參會,試圖借機阻礙能源轉型并加強各國對美國油氣資源的依賴。

英國身為主辦方,將這場國際能源峰會看得十分重要,當峰會拉開帷幕的時候,世界各國代表都將來到英國,共赴這場盛宴。對于英國來說,這是難得的提高自己影響力的機會。此前,歐洲一直以緊跟美國腳步為主,而現在,特朗普一心撲在美國利益上,對于歐洲事務的掌控能力逐漸變弱。歐盟也因此需要一個主心骨,話事人,英國和法國都有意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所以這次機會對英國來說十分難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從受邀嘉賓名單便能看出端倪:石油天然氣生產大國如沙特、阿聯(lián)酋、尼日利亞悉數在列,而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同時也是能源轉型重要參與者的中國卻缺席了。更耐人尋味的是,俄羅斯被排除在外。這一舉動,赤裸裸地展現了西方國家在能源問題上的政治立場,也暴露了這場峰會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對話,而更像一場在西方主導下的“內部協(xié)調會”。

對中國而言,在全球清潔能源領域的地位,早已無可替代,畢竟全球80%的太陽能板、75%的動力電池、60%的風力渦輪機產自中國,而且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量,就已連續(xù)五年穩(wěn)居世界第一。這種技術主導權,也讓歐洲國家形成微妙依賴,畢竟德國儲能設備招標文件中80%采用中國技術標準,而意大利測算若改用美國液化氣,居民電費將暴漲兩倍。甚至在峰會現場,挪威代表看著貴賓室卡塔爾能源大臣用加密手機發(fā)送的中國儲能設備報價單,也只能無奈的感嘆,畢竟他們現在的風電場,還在轉著中國渦輪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能源設施(資料圖)

中美關系的急劇惡化,也是中國缺乏參會興趣的重要原因。特朗普發(fā)起的關稅戰(zhàn)讓中美經貿合作遭受重創(chuàng),兩國關系陷入緊張。中國此次缺席峰會,無疑是在向美國表達不滿,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一個信號:在能源領域,中國有自己堅定的立場和主張。在這場較量中,中國需要保持冷靜、堅定立場,同時也要積極尋求合作、共同應對挑戰(zhàn)。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全球能源安全的未來不會被單一國家的私利所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