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英從1948年,26歲時開始擔任毛主席的秘書,此后履職長達18年,一直到1966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岸英的老師、毛主席的秘書

田家英是四川成都人,自幼父母雙亡,靠著在藥鋪當學徒時的空閑時間自學成才,13歲就享譽天府,人稱“神童”。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田家英來到延安,先后在陜北公學、延安馬列學院學習研究。1946年,田家英因為在《解放日報》上發(fā)表的幾篇論史雜文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還有一次,田家英在學校給干部講古文,毛主席當時正好在教室外散步,被田的講課吸引,駐足聆聽。

1946年,田家英成為岸英的老師,后來岸英見到田家英的夫人董邊,總要鞠躬叫一聲“師娘”。后來岸英犧牲,田家英不勝惋惜。1948年,在胡喬木的推薦下,田家英成為毛主席的日常秘書。

據(jù)逄先知回憶,田家英初到毛主席身邊,主席曾問他:你到我這里來工作,有什么想法?田家英回答了8個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想而知,毛主席對這個回答并不滿意,但又可以理解,畢竟當時田只有26歲,而且是在中央承擔重任,他的緊張惶恐可想而知。毛主席第一次請?zhí)锛矣⒑染茣r,一向善飲的田家英只喝了一點就醉了,這也可看出他的心理壓力。

在長期的相處中,毛主席和田家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個感情的基礎之一是共同的愛好,毛主席喜歡歷史、文學、書法,田家英在這方面也很精通,毛主席常常要田查找某首古詩詞句的出處,田家英每次都很很快找出。田家英還常常到北京的舊書攤搜尋字帖,供毛主席欣賞觀摩。

1958年,中央號召干部下放,有好幾個省委書記都向毛主席要田家英,毛主席不答應,說:“田家英我不能放,在這個問題上,我是理論和實際不一致的?!笨梢娒飨瘜λ囊蕾嚭托湃?。

田家英既是下級,又是晚輩,對于他的生活,毛主席也總是設法關照。1951年,田家英患重感冒,身體虛弱,毛主席親自登門看望了他。這讓田家英受寵若驚,感到格外溫暖。他對妻子說:“主席感情很重,對身邊的人都很有感情?!?/p>

田家英的歷史貢獻

田家英在毛主席身邊18年,工作成績是出色的,有貢獻的。1949年,中央搬到北京后,毛主席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來信,毛主席對這些來信非常重視,看完后大部分都請?zhí)锛矣⒋约夯匦拧?/p>

后來,信件越來越多,毛主席就成了書記處政治秘書室(后改名中辦秘書室),專門負責處理信訪工作,田家英就是這個機構的負責人。逄先知認為,田家英是黨的信訪工作的重要建設者和開拓者。

除了處理群眾來信,田家英還經常代表毛主席,負責接待、看望人民群眾、民主人士以及毛主席的親友。比如春節(jié)的時候,毛主席會叫田家英帶著一些食品,挨家挨戶到宋慶齡、李濟深、陳叔通、齊白石、郭沫若、何香凝等人那里去探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此之外,田家英還是毛主席著作的編輯者和宣傳者。他直接參與了《毛選》第一卷到第三卷的編輯工作,并全面負責了第四卷的編輯工作,對《毛選》的問世付出了極大心血。今天,《毛選》成為全國人民熟知的佳作,背后離不開田家英的默默奉獻。

逄先知說:田家英把自己一生最好的年華和主要的精力,奉獻給編輯出版毛澤東著作,宣傳毛澤東思想。他在這一方面的貢獻人們是不會忘記的。

田家英熟讀毛主席的著作,深受毛主席思想影響。逄先知說,田家英受毛主席影響最深的兩個觀點就是:一,關心群眾生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就是實事求是,這一理念貫穿了他的一生,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除此之外,作為文字工作者出身的他,還參加過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工作,為此他曾精研法學。在最忙碌的時候,32歲的田家英曾累到吐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黨史上著名的“八大”開幕詞,也是田家英起草的。毛主席一生作報告、做演講,極少讓別人代筆,但他卻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田家英?!鞍舜蟆遍_幕詞中,有一句“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話就是田家英的得意之筆,為全國人民所熟悉。

據(jù)李銀橋回憶,八大開幕式結束后,很多人稱贊開幕詞寫得好,毛主席高興地向大家介紹:“開幕詞是誰寫的?是個年輕秀才寫的,此人是田家英?!?/p>

一生忠實踐行毛澤東思想

1959年,田家英奉命率領調查組到四川蹲點,善于作調查工作的田家英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4月,在毛主席的主持下,田家英執(zhí)筆起草了《關于人民公社的十八個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糾正和改善。不久后,毛主席又向黨內六級干部寫了一封信,田家英看后欣喜若狂。

在4個月的調查中,田家英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并在廬山會議上做了報告。逄先知對此非常傾佩,說田家英有魄力和勇氣,不是那種畏首畏尾的人,這一點到有點像毛主席的脾氣。

在毛主席的保護下,田家英過關了,毛主席鼓勵他說:“你還照樣做你的秘書工作?!?/p>

1961年2月,田家英再次率領調查組到湖南調查,了解一下情況。在此之前,田家英是不贊成包產到戶的,他認為不能在困難的時候,就把一些生活上沒有依靠的群眾丟開不管,“作為共產黨人來說,我認為,良心是過不去的。”

經過一年的調查,田家英的思想起了變化。在認真聽取農民意見,并反復思考后,田家英認識到了包產到戶和分田到戶的優(yōu)越性。離開湖南后,通過和陳云同志、少奇同志、小平同志的對話,他更加堅定了這一想法,即農村應該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包括集體、半集體、包產到戶、分田單干,以便迅速發(fā)展農業(yè)。他坦率地以秘書身份向毛主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1962年以后,田家英覺得自己長期帶在中央機關,應當下去做些實際工作,他的夫人董邊很支持他,說:“只要允許你離開,我同意你去,你做縣委書記,我當縣婦聯(lián)主任?!钡飨诠ぷ魃线€需要田家英,不同意他離開。

逄先知說,1962年以后,陳伯達一直在散布對田家英的污蔑,說他“獨斷”、“大權在握”,田家英聽到風聲后,曾給陳伯達電話質問,陳支支吾吾,半天說不說話來。陳伯達表面謙虛,實則作風霸道,內心偏狹,喜歡貪功諉過,他長期嫉妒田家英,并在1966年5月公然于馬列主義研究院點火,鼓動“揭發(fā)”田家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逄先知認為,田家英同志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才能卓著。但是他也有一些缺點,就是“在逆境之中往往表現(xiàn)消沉、頹喪,性格比較脆弱,經不起挫折,缺乏應有韌性。”這些缺點造成了田家英最后的結局。

但是,瑕不掩瑜,田家英的優(yōu)點和貢獻始終蓋過了他的缺點和弱點。從根本上說,他一生忠實于毛澤東思想,正確地執(zhí)行了毛主席的教導和指示,無愧為一位優(yōu)秀的無產階級戰(zhà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