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星新聞記者|楊靈 攝影報道

編輯|張尋責(zé)編|官莉

陳生梨在一個雨夜把車開到了一條絕路上。那是一條只容得下車身,進退不得的山間土路。他很沮喪,下車查看后又坐上車,決定原地掉頭。他把車掛在倒檔上,方向盤打死,把車尾抵在路邊堡坎上,然后猛踩油門又馬上松離合……

這是陳生梨在網(wǎng)上看到過的掉頭絕技,絕境中冒險嘗試,終于扭轉(zhuǎn)了局面。

4月21日,他在貴州納雍縣的一家酒店舉行認(rèn)親儀式,抱著女兒陳楊梅號啕大哭。他說找到女兒,終于走出了人生的“絕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認(rèn)親儀式現(xiàn)場,一家人拍了一張全家福

女兒丟失后的18年6個月,陳生梨一直在尋找的路上。他開著車跑遍大半個中國,行程上百萬公里。他一邊賣棉花糖一邊尋找,睡車?yán)?,也睡過橋洞,每天花三五塊錢解決生活。妻子默默地待在家里,照顧家里的孩子,等著他的消息……

他不敢停下來,“一停下來心里就堵得慌,人也犯糊涂?!彼卟怀鰜G失女兒的自責(zé)、悲痛,人生的缺失。只有在路上尋找時,才能攥住希望,才能繼續(xù)與命運抗?fàn)帯?/p>

找回女兒,46歲的陳生梨也可以回家了。他說從此要好好掙錢,安穩(wěn)生活,改變眼下窘迫的家境,把每一個孩子都照顧好。

尋女18年,行程上百萬公里

2022年夏天,有攝影師在貴州榕江的“村超”現(xiàn)場拍到陳生梨,但他并不是來看比賽的。他站在觀眾席上,舉著女兒陳楊梅的尋親廣告牌。他看著前方,目光中透著倔強與堅毅。

這張照片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引起媒體的關(guān)注。

在此之后,陳生梨找到了“流量秘訣”。楊妞花起訴人販子余華英案過程中,他總是出現(xiàn)在媒體采訪楊妞花的鏡頭里。他默默地站在楊妞花身后,面色凝重,舉著尋親廣告牌。楊妞花也很關(guān)照他,余華英案在貴陽多次開庭,她都提前給陳生梨訂下酒店房間,讓他不用睡在車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楊妞花老家,陳生梨站在高處“蹭流量”。

女兒陳楊梅出生于2003年5月25日,2006年10月19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新南站廣場失蹤。

陳生梨家住貴州省畢節(jié)市納雍縣龍場鎮(zhèn)集鎮(zhèn)上,在生了三個女兒后,他帶著妻子和女兒一起去云南昆明發(fā)展。一個叔叔在昆明收廢品,收入不錯,他決定也去找個門市收廢品。

2006年9月,一家5口去了昆明。陳生梨打算長遠發(fā)展,帶上了電視、音響等家什。

一直沒找到合適的門市,陳生梨便把電視和音響拉到新南站廣場上,擺攤點播露天KTV。陳生梨站在人群中,讓站在身邊的陳楊梅去找站在人群外的媽媽。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發(fā)現(xiàn),3歲的陳楊梅沒有在媽媽身邊,也沒有回到爸爸這里……

原本帶著美好憧憬的生活,因為女兒的丟失戛然而止。

陳生梨滿是自責(zé),他報了警,四處尋找,沒有任何線索。第二年,他買了第一輛車,開始全國各地去找女兒。找?guī)讉€月,他又去工廠、工地打工幾個月,攢下路費又出發(fā)。為了省錢,他睡在車上,也睡過橋洞,一天生活費只花三五元錢。

一邊打工一邊找女兒耽擱時間,工作也不是想找就能找到。陳生梨決定去賣棉花糖,他在網(wǎng)上買零件組裝了一臺機器,自學(xué)做棉花糖的技術(shù),然后一邊賣棉花糖一邊尋找女兒。賣棉花糖的同時,他也賣氣球、糖葫蘆、小玩具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生梨一邊賣棉花糖,一邊尋找女兒

他開報廢了兩輛車,第三輛車又跑了10多萬公里。他估算了一下,行程至少上百萬公里,過路費、油費、生活費加起來,也起碼上百萬元。

他無數(shù)次幻想過,在他賣棉花糖的學(xué)校門口,能一眼認(rèn)出自己的女兒。他也總幻想,有個女孩走過來買棉花糖,正是已經(jīng)長大的陳楊梅……

只有在路上,才能繼續(xù)與命運抗?fàn)?/strong>

很多路上發(fā)生的事情,陳生梨已經(jīng)記不住了,“這些年糊里糊涂的,像一場夢。”

那次把車開到絕路上,最終冒險原地掉頭的經(jīng)歷,他也記不得是在哪年哪地發(fā)生的。他只記得,那個荒郊野外的夜晚一片漆黑。把車子掉過頭來后,他靠在座椅上放聲大哭了一場。

在路上,他總是時不時地一個人哭起來,深感命運不公。

有一年他開車往北方走,在四川境內(nèi)車子壞了。他報警求助,卻跟交警講不清楚自己在哪里。修車費用太高,簡單處置后勉強能夠開動。他沒辦法繼續(xù)北上尋找女兒,只能開車返回貴州。高速公路上,他慢慢地開著車,眼淚止不住地流。

貴州的山重重疊疊,納雍縣城也是坡坡坎坎。陳生梨外出尋找女兒,妻子獨自守在家里,照顧孩子,等著他的消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生梨出發(fā)尋找女兒,妻子幫他一起準(zhǔn)備

在陳生梨眼里,妻子曾麗性格隨和,不愛說話。他說妻子比自己更辛苦,10多年過來,妻子一直做著打掃公廁的工作,還要接送孩子上學(xué)。但她從不講自己的辛苦,只是經(jīng)常打電話問陳生梨在外怎么樣,累不累,有沒有吃飯?

陳生梨總說自己不累,沒吃飯也說吃了。

夫妻倆的孩子中,陳楊梅排行老二。如今大女兒已經(jīng)大學(xué)畢業(yè),在貴陽工作。兩姐妹下面,還有更小的。

陳生梨說,他不想讓孩子跟著自己受苦,家里再難,他也要想方設(shè)法供孩子讀書。他也從不在家里談及生活的困苦,但家里還是籠罩著揮之不去的陰郁。

二女兒丟失后,陳生梨沒有再回老家,一直在縣城租房居住。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格外擁擠,幾年前他又租到一套4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節(jié)假日孩子回來,一家人只能分兩處居住。

家里實在沒錢了,陳生梨不得不去找人借錢,但漸漸地他已經(jīng)借不到錢了。他只能去銀行貸款,至今欠著銀行十多萬元。

但他從未考慮停下尋找女兒的腳步,“一停下來就心里堵得慌,也犯糊涂。”去年陳生梨準(zhǔn)備去貴陽參加一個尋親活動,妻子沒讓他去,他去賣棉花糖時賬都不會算了。

陳生梨講不清楚那種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他說女兒丟失了,他自己也丟失了。他走不出丟失女兒的自責(zé)、悲痛,人生的缺失。只有在路上尋找時,才能攥住希望,才能繼續(xù)與命運抗?fàn)帯?/p>

找回女兒,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陳生梨最早在3月15日就接到過女兒陳楊梅的電話。陳楊梅是在辦理戶口時,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原生家庭的孩子,她說小時候的照片跟陳生梨找的女兒很像。陳生梨不敢相信,這么多年來,他接到過無數(shù)次這樣的疑似電話,最終都是失望收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去年12月,陳生梨在路上接到疑似找到女兒的電話

他再次得到女兒的消息,是在河北尋親返回的路上。幾天后的4月14日中午,云南警方確定二次DNA比對成功,陳生梨這才確信自己找到女兒了,心里百感交集,一時間愣在那里。

陳生梨16歲出門打工,在服裝廠上班,去工地搬磚,學(xué)修車。

2000年跟妻子結(jié)婚后,夫妻倆一起去浙江打工。陳生梨頭腦靈活,也能吃苦。他很快在滿是貴州老鄉(xiāng)的城中村看到商機,開餐廳賣烙鍋,同時修自行車、電瓶車,經(jīng)營幾張臺球桌。陳生梨說那幾年攢了幾十萬元,“一天可以掙四五百塊?!?/p>

2004年,大女兒可以到處跑了,他們決定回老家?!芭畠簺]人照顧,旁邊又是馬路,不放心。”曾麗怎么也想不到,兩年后夫妻倆再去云南發(fā)展,卻把二女兒丟在了那里。

4月21日的認(rèn)親儀式上,夫妻倆抱著女兒陳楊梅號啕大哭,什么話也說不出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妞花幫忙組織了認(rèn)親活動

楊妞花幫忙組織了這場認(rèn)親活動,并親自上臺主持。很多尋親家長從貴州貴陽、畢節(jié)以及云南趕來,在眾多媒體面前,他們又像當(dāng)年的陳生梨一樣,舉著自己失蹤孩子的廣告牌,充當(dāng)鏡頭里的“背景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認(rèn)親活動現(xiàn)場的尋親家長

近年來,在全國公安機關(guān)的“團圓行動”中,以及DNA研判、公安大數(shù)據(jù)、人像比對等各類科技資源的運用下,一個又一個家庭得以團聚。眾多尋親家長也逐漸掌握互聯(lián)網(wǎng)尋親的方式,知道流量的重要性。

幾天前,陳生梨去租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他想以后陳楊梅回家,有一間自己的臥室。他說以后可以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了,好好掙點錢,照顧好所有孩子。

4月23日,把陳楊梅送到昆明后,陳生梨還沒有返回貴州。早上醒來,跟陳楊梅住一個酒店房間的嬸嬸發(fā)信息給他,說陳楊梅一晚上沒睡著。陳生梨趕緊起床去了陳楊梅的房間,他在女兒身邊,用手輕拍著女兒后背。

陳楊梅很快睡著了,一覺睡到中午12點。陳生梨一直守在女兒旁邊,沒敢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