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26日,日內瓦會議在瑞士討論關于和平解決恢復印度zhi那問題,而作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代表的范文同卻在會議討論期間與中國意見產生分歧。
范文同認為,越南問題與柬埔寨、老撾問題三國密不可分,應在勝利后組成聯(lián)邦。對此,中方建議把印zhi那三國問題單獨討論。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一決定為中越決裂埋下第一個伏筆,也成為越南入侵柬埔寨的導火索。多年后,越南更是直言不諱的表示:
“如果越南不進攻柬埔寨,中國便不會進攻越南,戰(zhàn)爭也不會發(fā)生?!?/p>
一、日內瓦協(xié)議——中越決裂的開始
中國研究院陳平南先生引用越南官員阮青詩回憶錄以及越南前領導人黎筍的講話,撰寫了《黎筍與中國》一書,在接受越南記者采訪時,陳平南表示:
“不論從內容還是書寫方式,我都相信它們的可靠性!”
采訪中越南記者提出了一個十分犀利的問題,他認為是中越戰(zhàn)爭的爆發(fā)是北京“野心”威脅到越南政府的主要因素。以下是越南記者的分析。

自日內瓦協(xié)議簽署以來,黎筍與胡志明兩人都看清楚了北京“野心”,他們想要將越南撕成兩半。但越北政府依然需要靠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來戰(zhàn)勝南方,從而導致越北政府一直深陷中國“控制”。
評論:不可否認的是,日內瓦會議是朝鮮戰(zhàn)爭后國際關系的一次重大調整,此次會議不僅對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而且對中國外交政策、中蘇、中越關系產生了巨大影響。
彼時的中越關系十分友好,兩國也屬于同一社會主義陣營,但是在很多問題上依然存在著很多差異。
1953年8月,作為殖民主義的法國遠征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戰(zhàn)爭費用已經是馬歇爾計劃撥款的2倍之多。戰(zhàn)場上的先后失利使得法軍損傷148000余人,疲于征戰(zhàn)之下,法國政府認為,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就是與越南進行一次雙邊會談,以此結束戰(zhàn)爭。
此時的越南國內依然被法軍占據了大多數城市,經濟也處于崩潰邊緣,雖然越共黨內部對和談存在巨大爭議,但是在中蘇的說服下,越共領導人最終接受了法國談判建議,但要求必須真正承認越南獨立。
1954年4月26日,中國總理周恩來攜張聞天、王稼祥等人參加了日內瓦會議,而越南民主共和國則派出了范文同為首的代表團參加國際會議。
此次會議,一開始美方并不想要讓中國參與,但是對中國而言,日內瓦會議不僅可以為中國提供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而且也能夠為新中國的外交活動提供一個難得的活動場所,以此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聲望。

基于以上考慮,中國政府提出了力爭在北緯16度線附近確定南北雙方停戰(zhàn)線,蘇聯(lián)政府也認為雙方在北緯16度線?;饘Ρ痹秸且环N比較有利的選擇。然而,范文同代表團卻提出反對,其認為:應以就地停戰(zhàn),等待普選方案為主,以便統(tǒng)一越南,如果普選不通過,再考慮南北劃界。
顯然,越南的這一提案與中蘇兩國提案產生了分歧。范文同等人提出的方案在各方勢力犬牙交錯下,幾乎不可能完成。此時的越南共產黨已經有了吞并老撾和柬埔寨的想法。
在日內瓦會議上,越南堅持要求自己扶持的老撾和柬埔寨勢力——寮國抗戰(zhàn)政府和高棉抗戰(zhàn)政府參加日內瓦會議。越南早已打好如意算盤,將兩個抗戰(zhàn)政府獲得國際承認,從而在獲得獨立后推翻原有政府,從而完成真正的印支聯(lián)邦。
在這種態(tài)勢下,一直支持越南的中國代表團開始發(fā)現,印支聯(lián)邦構想十分不合理。彼時,作為代表團的周恩來總理解釋:
“.…..柬埔寨、老撾兩國王國政府是合法政府,被世界三十多個國家承認……必須嚴格以三個國來對待!”
在這種態(tài)度下,越南雖然不甘心,但是只能暫時同意中國方案,但是在之后的談判中卻漫天要價,然而,隨著局勢的變化,在美英聯(lián)合干涉下,越南最終無奈同意,放棄了印支聯(lián)邦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內心深處將此次談判失敗,歸咎于中國反對,認為無法實現印支聯(lián)邦計劃都是受中國影響。殊不知,在這種態(tài)勢下,如果越南堅持自己的觀點,很可能會導致此次談判結果失敗,而越南想要徹底解放,幾乎癡人說夢了。
因此,在《黎筍與中國》一書中引用阮青詩回憶錄中,提到越南共產黨認為,是中國強迫胡志明和范文同簽署了日內瓦協(xié)議,將越南一分為二。

二、越南政府野心
在越南當局的心里,從日內瓦協(xié)議之后,就對中國懷恨在心。特別是以黎筍為首的黨內集團。在胡志明去世后,接替位置的黎筍開始逐漸倒向蘇聯(lián),刻意疏遠中國。
1978年,越南黎筍集團徹底走向反華路線,為了找到一個可以抗衡中國的大國,越南與蘇聯(lián)簽訂了《蘇越友好同盟條約》,條約規(guī)定:當一國受到第三國侵略時,另一國無條件出兵援助。
顯而易見,這份軍事同盟協(xié)議主要的就是針對中國。彼時,蘇聯(lián)順水推舟,不僅在政治上為越南撐腰,還答應每年援助越南10億美元的物資和武器。有了蘇聯(lián)的支持,越南自然底氣十足,不惜在中越邊境頻繁制造流血事件。
同時,黎筍政府再次重啟印支聯(lián)邦野心,試圖吞并柬埔寨和老撾,重溫中南半島舊夢。1978年12月25日,越軍集結了18個步兵師及15個團、1個航空兵師,共約20余萬兵力,向柬埔寨發(fā)起了進攻。
由于柬埔寨政府毫無斗志,僅14天時間就被越軍占領首都金邊。越軍叫囂,他們是在推翻不得人心的紅色高棉政權。事實上是想要借機將柬埔寨納入越南版圖罷了。此時,柬埔寨政府不得不向中國發(fā)出求援信息。
對于越南的侵略行徑,與法軍、美軍并無不同。無疑遭到北京方面反對。然而,黎筍政府不僅沒有收斂侵略行為,反而繼續(xù)在中方邊境制造事端。據悉,截止到1978年底,越軍在中國廣西、云南境內制造的流血事件高達1300余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方咄咄逼人,不知收斂,中國忍無可忍之下,決定發(fā)起對越自衛(wèi)還擊。
越南官員阮青詩在回憶錄中寫道:黎筍擔心一旦越軍進攻柬埔寨,會遭到中國報復。直到1978年底,河內與莫斯科簽署了共同安全協(xié)議,河內再也不那么擔心了。
事實也確實發(fā)生,越方資料顯示,中國進行反擊后,由于蘇聯(lián)在中國北部邊境施壓,中國只進行了有限反擊。
評論:
對越自衛(wèi)還擊是中國不得已而為之,1979年中越邊境戰(zhàn)爭確實是有限反擊,北京方面在綜合考慮之后,以速戰(zhàn)速決的戰(zhàn)略要求,限定有限時間、空軍、規(guī)模給越南以懲戒。
越南進攻柬埔寨,野心早已暴露。中國作為越南在中南半島的最大“威脅”,自然要借助各種理由實施自己目的。
1978年12月之前,越南就已對中國仇視,在擴大會議上,黎筍公開表示:中國是越南最大的敵人。越軍更是在我國邊境滋擾生事。此時的越南已經目空一切,自認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以此完成對中國的施壓。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前,北京領導人出訪東南亞各國,明確指出了越南與蘇聯(lián)之間的關系,并將其稱為“大霸”“小霸”。
北京方面也明確指出,中國政府不會任由任何國家破壞東南亞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任何威脅該地區(qū)的軍事行動,中國不會坐視不理。

越南自完成南北統(tǒng)一后,愈發(fā)自我膨脹,強調自身利益,親蘇遠華,重拾法國殖民時期的印支聯(lián)邦野心。這種從被殖民變成殖民國家的行徑,無疑是走上了一條新的霸權主義道路。
這對中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各國來說,都是格格不入的。中國作為一支正義之師,必然會站出來反對越南霸權行徑,就算越南不進攻柬埔寨,中國也會站出來維護正義,這也勢必會導致中越兩國最終反目。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中越立場不同,信念不同,自然無法走到一起。越南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中越戰(zhàn)爭后,才幡然醒悟,積極重拾與中國友好外來關系。殊不知,裂痕已經產生,根本無法還原本來面目。
總而言之,中越兩國從兄友弟恭到兵戎相見,再到重新建立外交關系。這幾十年以來,足夠讓越南清醒的看明白誰才是真正的朋友,誰才是真正敵人。雖然歷史難以改變,但是戰(zhàn)爭的教訓希望能夠讓所有人警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