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的火藥桶”克什米爾又出事了。

是的,你猜對了,兇手還是某教徒。

當?shù)貢r間22日下午14點50分左右,五名武裝分子手持AK-47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帕哈爾加姆附近的拜薩蘭山谷(印度開辟為旅游勝地,號稱“小瑞士”)槍殺男性游客,26人死亡,其中24名印度人,這是該地區(qū)自 2000 年以來最嚴重的平民襲擊事件。印度總理莫迪匆匆結(jié)束沙特的行程,回國。

上張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印度政府公布的死傷者名單,老朱圈起來的兩個名字,前者是印度的海軍軍官,后者是印度情報局中央情報助理,倆人的職級都不算高,如此,“定點清除”的概率不大,最多是蓄謀已久的想干這事,偶然知道這倆貨來此旅游了,就勢爆了,亦或許是,恐怖分子根本不知道這倆貨是誰,就是單純的想殺人。

據(jù)一名來自印度西部的叫做阿薩瓦里的幸存者講,槍擊事件發(fā)生時,她和家人與其他游客一起躲在附近的一個帳篷里,武裝分子到達他們的帳篷時,要求她的父親桑托什·賈格代爾出來背誦一段伊斯蘭教經(jīng)文。

“他沒照做,他們就朝他連開了三槍,一槍打在頭上,一槍打在耳后,還有一槍打在后背,”她說?!拔沂迨寰驮谖遗赃?。恐怖分子朝他開了四五槍?!?/p>

德巴西什是一名印度教徒,在阿薩姆大學任教,在該邦一個穆斯林社區(qū)長大。他說自己熟悉伊斯蘭教經(jīng)文。武裝分子命令他和周圍的人跪下,當其他人開始吟誦經(jīng)文時,他也跟著跪下。

“我知道這些話,在那一刻,這或許是拯救我們生命的唯一方法。那些失敗的人,都被殺了,”槍手離開后,他們紛紛逃離,并在森林里跋涉了兩個小時才得以生存。

一名安全部門消息人士:襲擊者身穿傳統(tǒng)長衫和寬松長褲,其中一人佩戴了隨身攝像頭。襲擊者在三個地點開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放過了婦孺,只殺男人,這樣的操作手法雖然不太清真,但確實是某教徒所為,印度安全機構(gòu)稱,克什米爾抵抗組織(又稱抵抗陣線)是虔誠軍和真主圣戰(zhàn)者組織等巴基斯坦激進組織的前線組織制造了這起恐怖襲擊案。

第一時間,巴基斯坦外交部對遇難者親屬表示哀悼,并否認與此事有關(guān)。

可是,印度政府卻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巴基斯坦政府,指責行兇的組織多年來一直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這一點是否是潑臟水兩說著,但站在客觀的角度講,即使是巴基斯坦政府在背后支持了這一組織,也不能完全怪巴基斯坦,印度才是問題的根源。

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兩國爆發(fā)過三次戰(zhàn)爭和一次沖突:第一次印巴戰(zhàn)爭(1947-1949 年)、第二次印巴戰(zhàn)爭(1965 年)、第三次印巴戰(zhàn)爭(1971 年)以及卡吉爾沖突(1999 年)。其中,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一直是印巴兩國的沖突矛點,雙方因為邊界問題爆發(fā)過多次沖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此次爆發(fā)槍擊事件的帕哈爾加姆地區(qū),遠處是喜馬拉雅山,此地到處綠草如蔭,風景秀麗,河流湍急,是旅游旅游避暑的好去處,2024年超過350萬游客來此度假,帶動了當?shù)亟?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為此,今年1月莫迪還開通了一條連接克什米爾主要冰雪勝地和其他旅游景點的隧道。

這里原本居住的大部分是伊斯蘭教徒,當年印度占領這一地區(qū)時,也曾承諾這里的伊斯蘭教徒可以保持高度自治,可是,到了2019年,腰板漸挺的印度政府開始拉出去的屎往回座,加大了對這一區(qū)的管理,莫迪上臺后直接剝奪了這一地區(qū)的部分自治權(quán),然后大量往這里轉(zhuǎn)移印度教徒,當?shù)厝瞬幌矚g自己的家園被游客與移民占據(jù),稱他們是來自印度教地區(qū)的文化入侵。

昨天,一個鮮為人知的武裝組織“克什米爾抵抗組織”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該組織稱,超過8.5萬名“外來者”以游客身份抵達該地區(qū)定居,并誓言對這些定居者采取暴力行動。

至此,看上去只是一場當?shù)厝藶闋幦∩婵臻g抄槍而起的偶發(fā)事件,可是,要說是印度的“自導自演”也不是說不過去。

看看印度政府對此事的反應:

根據(jù)印度外交部發(fā)表的公告,印度已暫停執(zhí)行1960年簽署的《印度河水資源條約》,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關(guān)閉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貿(mào)易和人員往來的重要邊境口岸;禁止巴基斯坦公民入境印度;驅(qū)逐駐新德里巴基斯坦高級專員署的所有軍事顧問;減少高級專員署工作人員人數(shù)。

要知道,根據(jù)《印度河水條約》,巴基斯坦將獲得該條河 80% 的水資源,此前巴基斯坦曾表示,廢除《印度河水條約》可被視為戰(zhàn)爭行為,目前巴基斯坦軍隊處于全面戒備狀態(tài),以擊退印度的任何行動。 昨天的《印度時報》稱,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可能爆發(fā)新戰(zhàn)爭——兩國都擁有核武器。

這可不是《印度時報》煽風點火,而是印度政府在事件發(fā)生后,不止暫停了《印度河水條約》,竟然還宣布了“準備對巴基斯坦境內(nèi)恐怖組織地點實施報復性打擊”,而這明顯是實際上的入侵巴基斯坦。

一起普通的恐怖襲擊案,誰的責任誰負好了,印度干嘛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將矛頭對準巴基斯坦呢?如此過激的行為,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有人在背后搞鬼。

上張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站在“陰謀論”的角度,印度政府的反應明顯過激,給人的感覺,老仙想借此事件搞事,原因可參照“阿克薩洪水”事件爆發(fā)后的以色列——借機搞“種族清洗”,把這一旅游勝地原住民的伊斯蘭教徒趕走,將這一資源據(jù)為已有。

放大這一“陰謀論”:不管是先前預謀還是偶發(fā)事件,一旦巴以起沖突,美國都會力挺印度。

美國一直想在我國周邊搞事,眼下日韓開始積極與咱洽談建立中日韓自貿(mào)區(qū),菲律賓孤掌難鳴一再后退,而印巴沖突于美國而言往小里說是個“吃瓜的好機會”,往大里說,一旦印巴打起來,必會影響到中印關(guān)系,同時,巴基斯坦在沙特有兩萬駐軍,而這兩萬軍隊是沙特敢對美國說不、在石油問題上與俄羅斯高度同步的底氣。

這一事件是偶發(fā)還是有人在做局,我們不得而知,但印巴關(guān)系的突然緊張于我們而言不是啥好事是事實,好在莫迪頭腦還算清醒,于老仙而言,最好的結(jié)果便是掌握好度,既可以以反恐之名驅(qū)逐當?shù)氐囊了固m教徒,又不會因此與巴基斯坦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沖突導致中國的卷入讓自己陷入被動,可是,這個火候太難拿捏了,戰(zhàn)爭這東西,開打容易結(jié)束難,眼下沒人搭理卻一再讓步認慫的特朗普不就是個例子么?從極為強硬的向全球掄關(guān)稅大棒,到不停的向中國拋媚眼釋放降低關(guān)稅的善意,前后不過短短的半月時間。

此次克什米爾的襲擊事件,有一個人莫名的躺槍了——萬斯,這貨與教皇方濟各見面幾個小時后老頭掛了,這貨到達印度的第二天恐怖襲擊死二十多口子,建議大兄弟還是回美國找索羅斯去吧,目前天底下最該死的就是那老東西了。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