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可以評上謙謙君子的,大概只有王用汲了。
他和海瑞是好友,但是兩人性格截然不同,海瑞疾惡如仇且清廉自守,朋友很少。
王用汲則是溫文爾雅,做事有原則,有悲憫之心。
歷史上記載,海瑞去世,身無長物,連棺材錢,都是一位好友出錢操辦的。
他就是泉州人,王用汲。

《大明王朝1566》劇中,清流一派,表面慷慨激昂為國為民,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官位。
觀眾最喜歡劇中哪位"清流",王用汲一定是最佳候選人。
為什么說潤蓮是《大明王朝》里,唯一的君子呢?
好人潤蓮

王用汲初登場的時候,他是從富裕的昆山縣,來到受災(zāi)的建德縣。相較于海瑞的麻衣布袍,看著一身綢緞的王用汲,我們一時還不能判斷其立場。
那人先站起了,端詳著海瑞:“幸會。在下王用汲,新任建德知縣?!?海瑞也連忙站了起來:“幸會。在下海瑞,新任淳安。” 那王用汲眼睛亮了:“久仰!果然是剛峰兄,海筆架!” 海瑞:“不敢。王兄臺甫?” 王用汲:“賤字潤蓮。譚綸譚子理和我是同科好友?!?br/>
一段自我介紹后,他和海瑞的關(guān)系一下子拉近了。

一句“海筆架”表明自己的久仰海瑞大名并非虛言,與譚綸的關(guān)系,則是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場。
當(dāng)海瑞問及王用汲為何從昆山回建德時,王用汲輕描淡寫道:"譚綸那張嘴剛峰兄也知道,一番勸說,由不得你不來"。
清流請海瑞可是大費周章,張居正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才打動了海瑞。
而請王用汲倒顯得三下五除二,當(dāng)中有譚綸與其是同科好友的因素,更能顯示王用汲講究義氣。
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王用汲的殷實家底確實為他提供了良好的經(jīng)濟基礎(chǔ),讓他多了幾分"達(dá)則兼濟天下"的從容。

他和海瑞之間能夠成為朋友,而且是生死相托的,因為潤蓮是一個好人。
為了海瑞,王用汲沒少動心思。
海瑞到戶部任職,王用汲為了讓朋友住得舒服些,同時考慮朋友感受,就跟房東簽兩份契約,不僅自己貼補房租,還掏錢裝修。
海瑞從來不收禮,面對王用汲,卻也說出了"朋友有通財之義,你替我用的錢,我反正也還不起,也不說謝你,我受了。

歸根結(jié)底,還是王用汲待人坦蕩,沒有所求沒有所圖,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明于世事,進(jìn)退有度
在浙江巡撫衙門門房等待召見時,潤蓮始終樂呵呵的,看似像個老好人。
上堂之前,想起海瑞的性子,潤蓮善意地提醒了海瑞。
“剛峰兄,事情要靠我們?nèi)プ觯灰薄薄?/p>
但在巡撫衙門堂上,鄭、何要強推"以改兼振"之名,實則賤買田地的方案時,王用汲卻最先站出來。

看著他擺數(shù)據(jù)、談事實、講道理,這一刻可以確認(rèn)他是難得的好官,心里記著百姓的一切。
在聽到"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猶己饑之也……己溺己饑,請大人慎之"的肺腑之言時,我們更會感嘆天下蒼生在懷,莫過如此!
改稻為桑在浙江實施,清流派海瑞、王用汲來浙江,就是要戰(zhàn)斗的。
海瑞性格執(zhí)拗,心中有大局,對人心的把握也堪稱精準(zhǔn),與嚴(yán)黨要爭一爭。
王用汲道自己能力有限,對抗不了大局,就盡量為治下百姓爭取活路。

之后,海瑞和王用汲一起做陪審官,審理浙江大案。
海、王倆人見面后,他們交流,因為心中沒有底,不知道嘉靖的意思,對于審案該怎么做有些迷茫。
王用汲沉吟片刻,對海瑞說了審案的原則,“小事不糊涂,大事要糊涂”。
王用汲能想到這層,他的政治智慧,絕對不亞于京中各位大人了。
人情世故這一項,王用汲顯然比海瑞更懂。

趙貞吉默許織造局給海、王安排這么高的規(guī)格,就是給織造局賣人情的機會,海、王接受了,就是受了織造局的人情。
楊公公瘋了,海瑞和王用汲有了一番交心的話。
大意就是,王用汲不同意海瑞的所作所為,但是不管情況多糟糕,我都和你站在一起。
這個世道,在海瑞看來是極其糟糕的吧,但有王潤蓮在,這個世道又看著溫暖了一些。
恪守中庸,天良昭昭
王用汲苦笑了一下:”活在世上,哪有不世故的人?!?/p>
”世故也有真君子!“海瑞第一次有了這樣的感觸。
王潤蓮是隨波逐流的世俗之人,家有薄財,也做了個小官,他沒有海剛峰這樣的傲骨,心中卻也有正氣。
潤蓮雖然恪守中庸,但也是講良心的。
王用汲冒著風(fēng)險和海瑞一起審案,海瑞原想讓他回避,畢竟審到最后,已經(jīng)牽涉到內(nèi)廷,可王用汲堅決不回避,一句"天下還有多少母老子少泣于饑寒",讓海瑞認(rèn)定王用汲可以寄心腹托死生。

海瑞曾經(jīng)兩次將自己的家人,托付給潤蓮。
一次是在浙江審理鄭何時,他已經(jīng)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第二次是海瑞上《治安疏》,王用汲先是答應(yīng)照顧其親人。
海瑞找了理由,讓王用汲外出辦案,以免牽扯到案子中。
其實他是為了保全好友,還有一層意思,有王用汲取在,他的家人就有人照顧了。

后來王用汲聽說海瑞入獄,在公堂上與陳洪對剛,打抱不平,以致自己也入獄。
秋后問斬前,倆人吃最后一頓飯,可面對死別,即使知道好友選擇的是自己的路,「不覺離傷」實在是太難了。
好在最后倆人,都好好的活著,海瑞沒有被斬,王用汲沒有被流放到遼東。
尾聲
王用汲做事講原則,但又不拘泥,做人明是非但又充滿著真誠和理解,連待人一向苛刻的海瑞也不禁贊嘆"賢者潤蓮,我不如你",

海瑞和王用汲相伴始終,他們一個剛硬,一個謙和;一個是燃燒的火,一個是溫潤的水;一個是前沖的孤勇,一個是追隨的堅定。
做清流當(dāng)如王用汲,交朋友當(dāng)選王潤蓮!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