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歷史是荷蘭人收集到蘭芳公司自己的書記記錄的歷史,所以真實度應該是比較高的。這篇記錄里說,羅芳伯的老家來自廣東省嘉應州石扇堡大嶺約,也就是今天的廣東梅縣。他曾經想要考科舉,但是沒考上。生活所迫,來到南洋西婆羅洲,也就是我們說過的加里曼丹島西部發(fā)展。當時西婆羅洲的三發(fā)發(fā)現(xiàn)了金礦,為了爭奪巨大的利益,逐漸形成了十幾個以潮州、揭陽等地客家老鄉(xiāng)組成的幫派。羅芳伯率領的這個蘭芳公司,就是一支以嘉應客家人為主導的幫派。據說他們成立的時候跟水泊梁山一樣,聚集了一百零八個兄弟,而且跟梁山好漢一樣非常能打,還幫助當?shù)乩さ樘K丹平定過叛亂,所以蘇丹就賞了他們一片地盤供他們立足。

在這個書記的筆下,蘭芳公司早期的崛起史,其實跟黑道火并沒什么區(qū)別。又是什么羅芳伯百里奔襲東萬律金湖,又是什么吞并茅恩老埔頭新埔頭,又是什么攻破劉乾相六個大寨,又是跟馬來萬那王爭奪新港地盤。打到最后蘭芳公司跟馬來萬那王在坤甸蘇丹的主持下講和,雙方還以大竹樁插地劃界。

直到羅芳伯去世前,幫會火并稍為停息,蘭芳公司看起來才有個正式的樣子。當時是1794年,中國的乾隆五十九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那一年。坤甸的蘭芳公司領土面積達到一萬五千多平方公里,甚至也有說法是四十五萬平方公里。公司除了經營礦山以外,也承擔社會管理職能。數(shù)萬華人在九個社區(qū)安居樂業(yè),與轄區(qū)內十多萬達雅人和平共處、互相通婚、守望相助。有些達雅人也參與蘭芳的軍事行動。和平時代到來后,蘭芳公司基本實行民主選舉制度,羅芳伯是由當?shù)厝A人推舉產生的第一任首領,對內稱“大哥”,對外公文則稱“大總制”,當?shù)剌爡^(qū)的制度是,民眾有權選舉或罷免領導人的權力。如果領導人失職或去世,民眾有權選舉新領導人來取代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平定新港后僅一年,羅芳伯就去世了,終年58歲。臨終前他推薦了下一位大哥的人選,并且還留下遺囑,說你們以后選舉可以,但是大哥一定要讓嘉應人當,二哥一定要讓大埔人當,因為蘭芳公司是嘉應人合并了大埔人的社團。所以蘭芳公司選舉是有選舉的,但不是大范圍的自由民選,而是限制非常強的有限選舉,這和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共和國是不一樣的。羅芳伯死后,第二任大哥或者大總制臨終前,推舉江戊伯為下一任大總制。江戊伯江湖上人稱功爺,曾經是新埔頭的華人領袖,傳說他能使一柄八十斤的鋼刀,雙手舉作旋風舞,但是被羅芳伯打服了,加入了蘭芳公司。江戊伯前后執(zhí)政十五年,去世后民眾推選宋插伯繼任大哥。

宋插伯大概是19世紀初擔任蘭芳公司大總制的。他在位期間遇到一個大事,就是荷蘭人來了。當時的荷蘭人正在與英國爭奪婆羅洲殖民權,所以對婆羅洲當?shù)厝瞬扇×苏鞣膽B(tài)度。他們把坤甸蘇丹作為傀儡,不斷擴大其殖民統(tǒng)治。1819年,荷屬東印度公司特使納胡易斯來到東萬律,受到宋插伯接見。據說,荷蘭人想迫使蘭芳公司投降,宋插伯堅決不肯就范。雙方隨后發(fā)生了武裝沖突。蘭芳公司民兵用裝滿火藥的椰子殼做成手榴彈襲擊荷蘭軍營,荷軍則用大炮還擊,蘭芳公司在軍事上處于劣勢。

軍事作戰(zhàn)的劣勢,自然引發(fā)了政治道路的分化。李欣祥先生認為,彼時蘭芳公司高層出現(xiàn)了路線分化,宋插伯屬于主戰(zhàn)派,而主和派則圍繞在劉臺二身邊。1821年,宋插伯去世,劉臺二被選為大總制。他與荷蘭方面支持的坤甸蘇丹交好,接受了“德猛公”的封號,又按照荷蘭習慣,將“蘭芳公司”改稱“蘭芳公館”,將公館頭人稱為“甲必丹”,也就是英文中的capitan。1822年,劉臺二與荷蘭軍隊開始接觸,初步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劉臺二對荷蘭人的友好政策引發(fā)了蘭芳公司內部一些人的不滿,據稱劉臺二本人還因此被華人抓起來關了一段時間。但是在他執(zhí)政期間,蘭芳公司整體上接受了荷蘭政府的管理,荷蘭人還把當?shù)刂伟参薪o蘭芳公司,可以說蘭芳公司變成了荷蘭人治下一個領主的角色。

劉臺二執(zhí)政共十四年,于1837年去世,臨終前推薦嘉應武秀才謝桂芳接任,但是謝桂芳未能贏得選舉。民眾后來推選了其他候選人,但是因為當時當?shù)剡_雅人發(fā)動叛亂,幾任領袖都不能平定叛亂。這段時期是蘭芳公司的衰落期。1849年,荷蘭人任命民眾推舉的劉阿生為蘭芳公司首領。劉阿生上任后積極修繕公司的館舍與廳堂,面目為之一新。1850—1854年,荷蘭殖民者向西婆羅洲各個不愿跟荷蘭合作的華人公司發(fā)起攻擊,稱為“公司戰(zhàn)爭”。四年后,除了保持中立的蘭芳公司以外,其他公司均為荷蘭軍隊剿滅。荷蘭人對劉阿生態(tài)度很滿意,蘭芳公司的壽命因此得以延長三十年,直至劉阿生于1884年病逝后才被荷蘭人消滅。

當時劉阿生這種跟荷蘭人合作的態(tài)度引發(fā)了華人的不滿,說他是漢奸,同類相殘。但是1975年,荷蘭萊頓大學漢學家許理和教授在漢學院圖書館發(fā)現(xiàn)一封舉報信,是1886年大港公司華人舉報劉阿生暗中從事反荷活動的。后人才知道劉阿生其實是忍辱負重,表面上跟荷蘭合作,暗中支援華人地下黨抗荷的領袖。但是因為婆羅洲華人跟荷蘭人在經濟上、軍事上、制度上和技術上各方面的差距實在太大,劉阿生的努力終究還是失敗了。1884年9月,劉阿生病故。10月3日,東印度公司以護送其靈柩為名,派兵直接進駐蘭芳公司廳堂,旋即宣布接管蘭芳公司政務。蘭芳公司就此滅亡,第一個海外華邦,也終于被西方殖民者覆滅。

不過,婆羅洲華人公司的覆滅,不代表華人海外自立的種子就此斷絕。坤甸華人公司覆滅后,許多當?shù)厝A人前往馬來西亞避難,其中有一個姓梁的客家人在當?shù)囟ň雍笊藗€女兒叫梁阿順。梁阿順生了個女兒叫蔡認娘,1921年嫁給了一個新加坡小店主李搌坤。他們倆生了一個兒子,便是日后揚名天下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所以某種程度上,你也可以說坤甸華人自立自強的精神生生不息,至今仍在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