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截圖
前言
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無論是二三十的年輕人,還是四五十的中年人都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人們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望愈發(fā)的強烈,房貸和車貸就像是一座座大山,很多人為了讓壓力得到釋放,尋求身心暫時的寧靜,選擇去擁抱大自然。
山川自然是多少人向往的遠方,彷佛在那里,有著超脫自然的純粹,只要走進大山之中,壓力就會拋到九霄云外。

新聞截圖
四五月份正是草長鶯飛的踏青好時節(jié),天氣才剛剛回暖,等不到五一小長假,一些戶外愛好者就按捺不住去戶外探索的心情,開啟期待已久的新路線,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往往很骨感,很多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新聞截圖
事情經過
昨日,相關媒體報道,兩位驢友在戶外徒步探險中失聯(lián),他們的路線是秦嶺的“光鹿跑兵冰”,后來經過搜救隊的努力尋找,才將他們二人找到,但是非??上У氖?,搜救隊到達時,這兩人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
從這兩位驢友家里人了解到,這兩人是本月20號晚上8點離開家的,并且提前和家里人都說過,由于他們二人以前經常進行戶外徒步活動,并且也是成年人了,所以家里人就沒有太多的干預,只是沒想到,這一別,竟然就是永別了。

以上內容信息來源
在21號的早上,他們還和家里聯(lián)系過,表示一切正常,但是在當天下午的4點多,他們就失聯(lián)了,家里人怎么也聯(lián)系不上他們,馬上就報警了。
兩位遇難者一個是82年的,一個是95年的,年紀真的不算大,據(jù)說其中年齡較小的一位還沒有結婚呢,也是最近幾年才愛上戶外運動的。

知情人爆料
一個43歲,一個30歲,按道理來說,他們從經驗和體力上來說,都是比較扛打,不應該發(fā)生這種事情的,那么他們在徒步的時候究竟遇到了什么情況了呢?
或許很多人并不了解“光鹿跑兵冰”這個詞,這就是秦嶺上徒步愛好者常走的一條穿越路線,這條路線的風光秀麗壯美,其地勢險峻崎嶇,吸引眾多戶外愛好者前來挑戰(zhàn),然而,此次失聯(lián)的兩位驢友正是在這條路線上被發(fā)現(xiàn)的。

秦嶺風景
救援隊揭露細節(jié)
據(jù)知情人爆料,兩位遇難者的家屬是在21號晚上大概8點鐘時報的警,當時西安的救援隊聽了這一消息后,立即組織人員趕赴救援,約凌晨4點抵達王家大院。隨后,于22日早7點多通知失聯(lián)驢友家人,共同開展救援工作。

知情人爆料
據(jù)了解,一共有13人參與本次的救援行動,其中有10位是驢友,還有3位是本地的村民,他們分成3隊,搜尋近4個小時,最后在跑馬梁附近發(fā)現(xiàn)了兩位失聯(lián)者,只不過他們已經去世了。

知情人爆料救援細節(jié)
從參加救援的人員發(fā)布的現(xiàn)場視頻,可以看到,他們的搜救路線異常崎嶇,即便他們都是登山老手,但是一會高山,一會峽谷,他們也是相互慘扶著才能前進,路線真的不太好走。
除了地形非常難走之外,山里面的氣候也很可怕,當救援隊在穿過陡峭的山路后,往上越走越荒涼,和山下綠茵茵的樹林比,上面是焦黃焦黃的山頂,足以看出上面非常的冷。

跑馬梁
因為山頂光禿禿的,沒有什么植被,救援人員很快就找到了兩位失聯(lián)的驢友,第一個找到的是30歲的小伙子,他就那么直愣愣的躺在荒地上,身上沒有任何用來保暖的設施,整個人蜷縮在一起,似乎很冷。

跑馬梁發(fā)現(xiàn)失聯(lián)驢友
在這個小伙子附近500米的地方,找到了另外一位失聯(lián)的驢友,他和30歲小伙的狀態(tài)差不多,就算搭了帳篷,仍舊看出來,他是非常冷的。

跑馬梁發(fā)現(xiàn)失聯(lián)驢友
從這兩人最后的狀態(tài)來看,他們極有可能是因為失溫導致的去世,之前來過跑馬梁的網友表示,這一帶的風很硬嗎,周圍沒有任何可以避風的地方。
如果事實真的是網友描述的那樣,這兩位驢友是遇上了極寒的天氣,并且?guī)У难b備難以御寒,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失溫導致二人的去世。

知情人爆料
網友熱議
有的人認為兩位遇難者的做法讓人很難理解,搞不懂這些人為什么要這樣子?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為什么晚上上山?這么年輕的生命,還有大好的青春年華,卻草草的離開了人世,留給他們家人的,只有無限的哀思。
但是另一位網友表示:“人各有志, 不可相勉, 尋找快樂, 各人的興奮點不一樣, 至于說體現(xiàn)人生價值,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人人都有自己的虛榮心。”

網友熱議
還有一位網友說:“上有父母,下有孩子未成年,還有房貸要還,除了計算著錢怎么用,實在沒有精力去想別的,就連自己一直喜歡的養(yǎng)花,也快放棄了?!?/p>
一位網友試圖揣測和共情兩位遇難者的想法,他表示:“很多人說不安全 說的都對…… 可你走過路,別人沒有走過,沒有體驗過,總想走一走…… 這也許就是年輕人的執(zhí)著或者輕狂吧……逝者已逝……后來總有人……”

網友熱議
另一位網友在下面附和,他也很支持去戶外探險,他說:“生命的意義有時候是要用生命的終結去詮釋的,否則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能趟過那條河,活著與死亡,并無對錯,只是一次選擇以及極限對抗的結果呈現(xiàn)?!?/p>
網友熱議
但是也有網友不認可這種不敬畏自然的做法,他認為:不敬畏大自然,失事是早晚的事,現(xiàn)在許多年輕人個性太強,生活常識卻是小白,他們在社會活動中遇到挫折是必然的事。

網友熱議
結語
盡管如今的生活壓力很大,想要通過親近大自然來釋放壓力的想法無可厚非,但這必須?于尊重自然,熱愛生命,充分準備,遵守規(guī)則,永遠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科學前提下。
兩位遇難者選擇了所熱愛的運動并為此付出生命,只是痛苦了家人,因為他們輕易的放棄了自己應擔負的責任,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不為自己也要為自己所愛的家人,遠離危險!
千愛好,萬愛好,熱愛生命是第一愛好!否則,盲目的到大山中放飛自我,初衷是緩解喘不過氣的現(xiàn)實壓力,換來的卻是天人永隔,永遠也喘不了氣的家庭悲?。?/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