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觀眾心中的“董卿接班人”。
在巔峰時離開央視“黃金檔”,轉向田間地頭的助農直播。
最近一身酒紅色正裝的她主持招聘會,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和價值。

央視新星
1987年,李七月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市,良好的家庭氛圍造就了她活潑的性格。
別看她的名字看著簡單隨意,她其實是位名副其實的才女。
她的父母對她的教育一點都不隨意,李七月從小不僅學習成績好,愛說愛笑的她更是多才多藝。

擅長跳民族舞、唱民歌、鋼琴彈得也很棒,骨子里也透露出一股才氣。
在高中時就組織帶領團隊活躍在校藝術節(jié)、文化節(jié)等各種領域上。
而她就是憑借著這份豐富的經驗和大氣的舞臺發(fā)揮順吉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
她泡圖書館、蹭名師課,而在學校組織的各類文藝活動自然也少不了她的身影。

2011年,大學畢業(yè)后,李七月加入了遼寧衛(wèi)視擔任《第一時間》的主持人。
她在工作中工作積極,虛心請教從民生新聞到晚會主持,她逐漸打磨出“接地氣”的風格。
但懷揣夢想的他不甘心在地方臺默默無聞,她想走到央視大舞臺。
恰巧那時央視召開了一個主持人大賽,李七月就報名參加。

她剛剛經歷了一段社會實踐,在央視舞臺上展示著自己的才氣。
雖然進央視的目標已達成,但是她只獲得三等獎,并沒有被央視看中,也成為她心中的遺憾。
后來的她成為一名記者,還在不斷的學習。
有次她在《遠方的家》欄目擔任出鏡記者時,有一大段辛苦的歷程。

有一次需要到山頂去拍攝,她頂著烈日走了將近10個小時的路。
還有一次要到重慶出外景,李七月需要在溪水中泡著進行報到。
她泡了一整天堅持下來,并沒有抱怨,和村民交談更是親民。
就這樣她帶領觀眾走遍大江南北,更走進了千萬觀眾的心里。

2018年,李七月在《等著我》中擔任尋人團團長,首次登臺就給了觀眾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種驚喜不僅是源于青春靚麗的外形,更是源自于她內心那份細膩的善良。
節(jié)目中,她經常為尋親者擦拭眼淚,自己卻強忍哽咽。
某期節(jié)目中,一位大姐與失散20年的弟弟相認時崩潰大哭。

李七月輕輕扶住她的肩膀:“咱們不哭了,看看給弟弟帶了什么禮物?”這一幕讓收視率飆升。
他的工作能力越來越出色,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從201年到2019年,李七月經過了八年的做記者的沉淀,整裝出發(fā)重新回到了主持人大賽的舞臺上。

憑借著她強大的共情能力和出色的臨場發(fā)揮,央視領導看中并決定力捧。
連董卿都稱她是自己心中最文藝的主持人,也被人親切的稱為“小董卿”。
原本以為在主持人大賽之后,他將接棒董卿繼續(xù)陪伴大家,卻沒想到拿下成績后,她漸漸消失。

巔峰轉身
2020年,李七月突然轉型農業(yè)頻道,這一消息傳出,瞬間引發(fā)了眾多的猜測。
在大家看來,李七月在主流頻道已經有了較高知名度和眾多粉絲,轉到農業(yè)頻道有點可惜。

在他看來,農業(yè)頻道雖然不像其他頻道那樣備受關注,但它承載著農業(yè)文化,助力鄉(xiāng)村發(fā)展的責任。
對于從未接觸過農業(yè)領域的她來說,面臨諸多挑戰(zhàn),一切都要重頭開始。
如今的李七月,名片上印著“總臺農業(yè)農村頻道主持人”,但農民們更愛叫她“七月姑娘”。

這個稱呼背后,是一場脫胎換骨的蛻變。
她經常發(fā)布一些關于農村生活,向網友們展示美麗的農村風光和豐富的農產品。
她還會親自為一些優(yōu)秀的農產品代言,幫助農民們拓寬銷售渠道。

在一次直播中,李七月為以位貧困地區(qū)的果農推銷蘋果,她親自跑到田間地頭,詳細介紹蘋果的口感。
在她的努力下,蘋果的銷量大大增加,果農們也對里七月感激不已。
在她最近的一條動態(tài)中,李七月身穿一身酒紅套裝驚艷眾人。

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中式立領直徑傳統(tǒng)文化,闊腿褲搭配裸色高跟顯職場智慧,言談間更是從容、溫婉大氣。
當同齡人在爭搶晚會C位時,李七月選擇把鏡頭對準沾滿泥土的雙手。
正如她最愛說的那句:“如果遠方有家,那家鄉(xiāng)就是最美的詩和遠方?!?/p>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央視網. 2023-04-22《李七月_中央電視臺主持人_》
[2].官方媒體:央視網. 2023-05-17《等著我》尋人團團長李七月:但愿所有分別都能后會有期.
[3].官方媒體:環(huán)球網 2019-11-21《這個哈爾濱姑娘大獲董卿贊賞,她剛奪得“央視主持人大賽”單場第一 .》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