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海局勢風云變幻的當下,各種觀點與言論層出不窮。臺灣名嘴鄭麗文曾拋出驚人之語:兩岸若開戰(zhàn),中國大陸會被拖垮一半,經濟倒退 30 年。

此言論瞬間引發(fā)廣泛關注與熱議,畢竟兩岸關系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任何關于兩岸沖突后果的論斷都極易撥動大眾敏感的神經。那么,鄭麗文何出此言?她的觀點又是否站得住腳呢?讓我們深入剖析一番。
鄭麗文在臺灣政壇也算頗具知名度。她 1969 年出生于臺北,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法律系,還擁有美國天普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甚至是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系博士候選人。
其政治生涯頗為曲折,早期加入民進黨,1996 年當選為民進黨籍 “第 3 屆國民大會代表”,在民進黨 “國大” 黨團擔任過副總召集人,還擔任過民進黨青年部副主任,憑借犀利的時政評論成為政論節(jié)目 “火線雙嬌” 的名嘴之一,一度受到陳水扁的拉攏。
然而,2002 年,她因批評 “前衛(wèi)生署代署長” 涂醒哲涉入 “舔耳案”,與民進黨產生矛盾,最終被開除黨籍,她自己則稱是因理念不合主動退黨。離開民進黨后,她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在此期間對兩岸關系有了新的思考與認識。

2005 年,經連戰(zhàn)和林豐正介紹,她加入國民黨,之后在國民黨內擔任過諸多重要職務,如國民黨發(fā)言人、“中央政策會” 副執(zhí)行長、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還曾當選國民黨不分區(qū) “立委” ,在臺灣政治舞臺上一直較為活躍。
鄭麗文作出 “兩岸若開戰(zhàn),中國大陸會被拖垮一半,經濟倒退 30 年” 這一論斷,或許是基于以下考量。從外部因素看,臺海一旦爆發(fā)沖突,美國極有可能介入。
美國長期將臺灣視為遏制中國發(fā)展的重要棋子,在臺海問題上小動作不斷。美國智庫 “大西洋理事會” 就曾建議,臺海沖突爆發(fā)后,美國聯(lián)合七國集團盟友,對中國金融體系采取全面制裁。
畢竟中國 3.2 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約三分之二是西方國家的國債,美國及其盟友有能力凍結這部分資產,給中國金融體系帶來沖擊。同時,美國還可能聯(lián)合印太盟友對馬六甲海峽、南海航道等重要海運航線進行封鎖。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對外貿易依賴度較高,海運航線的封鎖將嚴重影響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進而沖擊整個經濟體系。
從內部角度而言,戰(zhàn)爭一旦打響,必然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軍工生產、軍隊調度、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巨額資金投入。而且,戰(zhàn)爭可能導致部分地區(qū)生產停滯、投資減少、消費市場萎縮等一系列問題。
鄭麗文或許認為,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會讓中國大陸經濟陷入困境,出現被拖垮一半,甚至倒退 30 年的慘狀。
然而,事實真的會如鄭麗文所言嗎?答案是否定的。從經濟韌性來看,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yè)體系,這意味著在面對外部制裁和封鎖時,國內能夠實現基本物資的自給自足。

即便某些高端技術和零部件進口受阻,憑借龐大的工業(yè)基礎和強大的科研能力,也能夠加快自主研發(fā)和替代的進程。例如在芯片領域,雖然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但中國企業(yè)并未坐以待斃,加大研發(fā)投入,在芯片設計、制造等環(huán)節(jié)取得了顯著進展。
同時,中國擁有超大規(guī)模的內需市場。14 億多人口所形成的強大消費能力,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撐。當外部市場受到沖擊時,通過促進內需,推動消費升級,能夠有效拉動經濟增長。
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電商直播等領域蓬勃發(fā)展,內需市場的活力不斷釋放。而且,中國積極推動 “一帶一路” 倡議,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日益緊密。

“一帶一路” 合作國家覆蓋全球 GDP 的 40%,通過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往來、投資合作,能夠有效抵消部分西方制裁帶來的影響。
從軍事戰(zhàn)略角度分析,中國解放軍的實力不容小覷。經過多年發(fā)展,解放軍在武器裝備、軍事技術、作戰(zhàn)理念等方面都實現了質的飛躍。先進的戰(zhàn)斗機、導彈系統(tǒng)、航母編隊等讓解放軍具備了強大的戰(zhàn)斗力。
在臺海局勢中,解放軍擁有主場優(yōu)勢,對周邊海域和空域的掌控能力極強。如果發(fā)生沖突,解放軍有足夠的能力迅速掌控局勢,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避免戰(zhàn)爭的長期化和擴大化,從而最大程度減少對經濟的影響。
同時,中國擁有完善的國防動員體系,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能夠迅速將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整合起來,保障戰(zhàn)爭的需要。

從國際政治格局來看,美國雖然一直試圖在臺海問題上興風作浪,但并非所有國家都會追隨美國對中國進行制裁。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度極高,很多國家清楚制裁中國不僅會損害中國利益,也會對自身經濟造成沖擊。
例如歐盟,其與中國有著廣泛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在對華政策上一直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不會輕易跟隨美國對中國實施全面制裁。而且,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眾多國家認可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這使得美國在對中國進行制裁時不得不有所顧忌,無法肆無忌憚地推行其制裁計劃。
鄭麗文斷言兩岸若開戰(zhàn)中國大陸會被拖垮一半,經濟倒退 30 年,這一觀點過于片面和悲觀。中國在經濟、軍事、國際政治等多方面具備強大的實力和應對能力,足以應對臺??赡艹霈F的各種情況。

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盼,戰(zhàn)爭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首選方式,但如果 “臺獨” 勢力一意孤行,妄圖分裂國家,中國也必將堅定地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任何對中國的錯誤預估都將被現實無情擊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