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聯(lián)合國安理會“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系的沖擊”阿里亞模式會議在紐約召開。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傅聰大使主持會議,80余國代表齊聚一堂。在這場辯論,聚焦多邊主義與全球秩序,中國以鏗鏘有力地發(fā)言,揭露美國的錯誤罪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場持續(xù)數(shù)小時的交鋒,不僅撕開了美國“規(guī)則守護者”的偽裝面具,更暴露出全球經濟深層次的矛盾。美國代表被中方駁斥得啞口無言,最后妄圖以臺灣、南海問題轉移焦點,皆被中方代表嚴厲回擊。

一、關稅大棒和經濟霸凌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便揮舞關稅大棒,企圖對全球經濟體敲竹杠。2025年2月1日,美國先是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關稅。隨后,以“芬太尼”為借口,兩次對中國加征關稅。到了4月2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全球經濟體都加征了10%-50%不等的關稅。由于中國的不斷反制,特朗普對中國加征關稅的稅率最終達到了145%。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表面上說要振興美國制造業(yè),其真實目的是想利用關稅大棒,來威逼其他國家向其屈服,以達到其“美國優(yōu)先”的臆想。這種不顧經濟規(guī)律的霸凌行為,嚴重阻礙了全球經濟的發(fā)展。

加拿大為例,美國對加拿大鋼鋁產品加征50%關稅,讓加拿大的鋼鋁產品在美國毫無市場競爭力,導致加拿大鋼材出口斷崖式下跌,對加拿大的核心出口產業(yè)造成毀滅性打擊。加拿大的汽車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比重比較大,因為包括德系、日系的很多品牌在加拿大都有工廠。但特朗普對加拿大的汽車及其零配件加征了25%的關稅,導致加拿大汽車單車成本增加1.2萬美元,最終造成3家組裝廠倒閉,1.8萬名工人失業(y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美國的經濟霸凌政策,對自己本土的經濟也造成了巨大傷害。因為國外商品成本增加,導致美國本土物價上漲,貨物短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關稅使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1500-2000美元,低收入群體食品支出占比上升至37%。沃爾瑪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日用品價格累計上漲19%,核心CPI被推高0.8個百分點。

而且,關稅戰(zhàn)導致諸多原材料無法正常進入美國市場,這讓美國制造業(yè)和高科技行業(yè)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說,美國的關稅大棒,不僅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傷,其本土經濟也因此“自傷八百”。

二、聯(lián)合國大會,80個國家的共鳴

在4月23日的聯(lián)合國會議上,傅聰大使用四個“嚴重”來怒斥美國: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嚴重損害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穩(wěn)定。

美國以追求“對等”為旗號,搞零和博弈,實際上是以關稅顛覆國際經貿秩序,以霸權凌駕全球公利。傅聰大使的發(fā)言,獲得了80余國代表支持,與會國家紛紛譴責美國,反對單邊加征關稅,呼吁恢復公平、可預測的多邊貿易秩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實際上,在特朗普向全球揮動關稅大棒時,已有多國進行反制。中國曾在2月10日,3月5日,4月2日,4月9日對美國發(fā)動多次精準反制,現(xiàn)在美國商品進入中國,也要被征收125%的關稅。

同樣,歐盟也針對美國農產品、奢侈品等征收報復性關稅。東盟國家也加速了推進區(qū)域自貿協(xié)定,試圖繞開美國主導的供應鏈體系。

德國總理朔爾茨稱“單邊主義是21世紀的毒藥”;越南等國也直言,不愿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多國批評美國單邊加稅導致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權被剝奪,并呼吁恢復WTO多邊機制。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指出,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其“財政赤字與低儲蓄率”,而非來自外國商品的沖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牛津經濟研究所預測,若持續(xù)和中國在關稅領域對峙,美國五年內將損失1.6萬億美元和74.7萬就業(yè)崗位,制造業(yè)回流也將會成為空談。

由于特朗普的一意孤行,現(xiàn)在美國的信譽已下滑到歷史新低。民調顯示,51%美國民眾對其第二任期感到悲觀,47%的盟友國家認為“美國已不可信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美國詞窮,妄圖反咬中國

面對中國的質問和怒斥,美國代表只是一味的否認,后來被駁得啞口無言,不得不轉移話題。美國代表竟然反咬中國,對“中國臺灣”問題和“南海航行”問題上進行指責,妄圖給中國安上兩個罪名。結果被傅聰逐一反駁,美國鎩羽而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5年的世界見證了一個悖論:特朗普越是揮舞“美國優(yōu)先”大棒,全球對多邊主義的呼聲越高。中國以文明底蘊與戰(zhàn)略定力,成為動蕩時代的穩(wěn)定錨點。傅聰大使在聯(lián)合國大聲疾呼:“是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還是重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80多國的自然會作出正確的選擇。

歷史將證明,單邊主義終是作繭自縛,而合作共贏自會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