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4月24日報道(文/凡帥帥)“看到青年們交流得那么好,我們要為兩國關系干杯!”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員恩赫巴特·包勒爾瑪近日作為蒙古國青年代表在杭州參訪時告訴記者,蒙中青年之間的交流事關兩國友誼的未來,能夠不斷為兩國關系友好發(fā)展增添新鮮血液。

4月19日至23日,“遇見中國式現(xiàn)代化”——蒙古國青年代表來華參訪活動順利舉行。包括四名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員、兩名議員顧問、一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四名協(xié)會和企業(yè)人員在內的蒙古國青年代表團一行,先后赴呼和浩特和杭州參訪,考察了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qū)、蒙草集團種業(yè)博物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夢想小鎮(zhèn)、良渚古城遺址等。據(jù)了解,蒙古國青年代表團成員中,年齡最大的43歲,最小的31歲,平均年齡為38歲。

在5天的參訪行程中,蒙古國青年與中方青年愉快地“玩到一起”:在呼和浩特雕塑藝術館跟大學生展品一起合影、一起在青山湖科技城的地面電子屏幕上“踩魚”、輪流在杭州夢想小鎮(zhèn)的一家虛擬現(xiàn)實產品方案廠家里體驗頭顯設備……兩國青年們留下聯(lián)系方式、互加微信,成為相約再會的朋友。

回顧5天的行程,包勒爾瑪告訴記者,此次來華之行有很多收獲,也蘊含著重要意義,關鍵就在于“青年”二字,代表著兩國友好關系的新生力量。她表示,蒙古國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不僅整體人口平均年齡比較低,公職人員的平均年齡也比較低,“可能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員的平均年齡只有41歲……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舉辦專門的青年交流活動非常重要,他們代表了兩國關系的未來”。

包勒爾瑪解釋說,蒙古國和中國內蒙古不僅地理上相連,就連產業(yè)結構和重點發(fā)展的經濟領域都比較接近,比如兩者都在傳統(tǒng)的重型機械、采礦、乳制品和肉類加工等產業(yè)領域有較多的關注和投入。因此她認為,中國內蒙古更接近蒙古國目前的經濟狀況,讓蒙方青年群體在內蒙古沉浸式體驗和感受當?shù)卦诋a業(yè)園區(qū)建設、工業(yè)扶持政策設計和綠色發(fā)展探索方面的經驗與做法,有助于蒙古國新生代更好體會當前可以在兩國合作中重點關注的領域和學習的經驗,了解哪些中國經驗短期內就可以在蒙古國借鑒實施。

“同時,我們一直在考慮未來?!卑諣柆敱硎?,他們在杭州之行中更多地認識到了未來技術發(fā)展的方向,比如虛擬現(xiàn)實、自動駕駛、新型燃料電池和其他一些非常前沿的技術。這些技術發(fā)展路徑更多地反映了蒙中兩國未來進一步開展合作所關注的領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22日,蒙古國青年代表在杭州夢想小鎮(zhèn)體驗VR頭顯設備。(凡帥帥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