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jīng)好奇,我們每天食用的鹽,最初從大海、鹽湖或者鹽礦中提取出來時,其實是粗鹽,里面摻雜著泥沙、鈣、鎂等離子等各種雜質(zhì)。那這些粗鹽是如何一步步變成我們餐桌上純凈的精鹽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粗鹽提純里一個關(guān)鍵又有趣的環(huán)節(jié) —— 除雜劑的使用,尤其是除雜劑的加入順序會帶來怎樣奇妙的影響。
1,粗鹽提純的基本原理
粗鹽提純的基本原理。粗鹽中的雜質(zhì)種類繁多,像不溶性的泥沙,還有以離子形式存在的鈣、鎂離子等。這些雜質(zhì)的存在,不僅影響鹽的純度,還可能讓鹽的口感、品質(zhì)大打折扣。而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一系列操作,把這些 “搗亂” 的雜質(zhì)請出去,得到純凈的鹽。這里的關(guān)鍵 “武器” 就是除雜劑。通過加入適當?shù)某s劑,我們能夠巧妙地將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沉淀,或者讓它們變成能更好分離的溶于水的物質(zhì),從而實現(xiàn)粗鹽到精鹽的華麗變身。
2,除雜劑的加入順序大有講究
除雜劑的加入順序。這可不是隨便亂來的,每一步都暗藏玄機。
一般而言,我們首先會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為什么要先加它呢?這是因為粗鹽中的硫酸根離子比較 “頑固”,而氯化鋇能和硫酸根離子迅速發(fā)生反應(yīng),把它們變成硫酸鋇沉淀。硫酸鋇沉淀就像一個個 “小團子”,很容易在后續(xù)操作中被過濾掉,這樣就初步除去了硫酸根離子這個雜質(zhì)。
緊接著,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這一步也很關(guān)鍵,它要完成兩個重要任務(wù)。一方面,粗鹽中的鈣、鎂離子會和碳酸鈉中的碳酸根離子結(jié)合,分別生成碳酸鈣和碳酸鎂沉淀;另一方面,別忘了之前我們?yōu)榱顺蛩岣x子,加入的氯化鋇是過量的,這多出來的鋇離子也不能留在精鹽里呀,所以碳酸根離子還要把這些過量的鋇離子轉(zhuǎn)化為碳酸鋇沉淀。你看,碳酸鈉溶液是不是很厲害,一舉兩得。
再之后,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在這里主要是進一步去除可能殘留的鎂離子,因為氫氧化鎂也是一種沉淀,能更好地把鎂離子從溶液中 “趕出去”。到這一步,我們已經(jīng)通過沉淀反應(yīng),把大部分雜質(zhì)都變成了固體沉淀。接下來,進行過濾操作,把這些沉淀統(tǒng)統(tǒng)從溶液中分離出去。此時得到的溶液,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以及之前加入的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