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春雷一響,萬物生長。彭州的竹林里,春筍破土而出,帶著泥土的芬芳和生命的蓬勃,將春天的第一口鮮嫩送上餐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龍門山間的野生雷竹筍到遠渡重洋的出口佳品,從大熊貓的“特供美食”到電商平臺的“爆款尖貨”,彭州春筍正以蓬勃之姿,書寫著鄉(xiāng)村振興的綠色詩篇。

龍門山間的自然饋贈,大熊貓的“特供美味”

“吃過春筍,方知春味?!迸碇萑藢Υ汗S的熱愛,早已融入骨血。這里地處龍門山脈,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出“筍中之王”——雷竹筍。不同于暖棚筍的刻意催熟,龍門山的野生雷竹筍是大自然的饋贈,每年3月底便早早上市,以“鮮、脆、嫩”俘獲食客的味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龍門山鎮(zhèn)漁江楠村,筍農們遵循古法智慧:冬季用稻糠為竹筍蓋上“棉被”,既防凍害又鎖住養(yǎng)分。待到春雷一響,筍尖破土,顆顆飽滿的春筍便成了林間的“綠色黃金”。這里的雷竹筍畝產高達1000-1500斤,年銷超10萬斤,更被認證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原生態(tài)產品”,成為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特供食材”,每年輸送超百萬斤鮮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龍門山鎮(zhèn),游客可體驗“挖筍之樂”,筍農傳授訣竅:“筍頭將出未出時最鮮嫩,挖時需輕手輕腳,留根覆土,來年才能再生。”挖出的筍無需焯水,剝殼即食,清甜脆爽,仿佛一口咬住了整個春天。

從山間到世界,小竹筍撬動大經濟

彭州春筍的鮮,不僅留在舌尖,更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金鑰匙”。

電商賦能,“山貨”變“俏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濟鎮(zhèn)鳳坪村曾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竹筍產地。過去村民依賴零散收購,銷路不暢、價格低迷。2023年,村里將閑置衛(wèi)生站改造成“眾享·坪臺”山貨市場,并引入電商平臺“鮮采世家”,通過直播帶貨將鮮筍賣到北京、黑龍江等地。電商加持下,春筍每公斤售價提升0.6-0.8元,每畝增收千元以上,村民們感嘆:“每天挖上千斤,每斤5元,收入比往年翻了番!”

出口破局,鮮筍飛向加拿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敖平鎮(zhèn)紅巖子社區(qū)的雷竹筍,則走出國門,成為彭州的“國際名片”。2023年4月,500余斤雷竹筍從天府國際機場直飛加拿大溫哥華,實現四川省規(guī)?;窆S出口“零的突破”。這里的7000畝雷竹基地采用“合作社+公司+農戶+職業(yè)經理人”模式,年產值超200萬元,更獲有機認證,成為彭州農業(yè)產業(yè)化的典范。

文旅融合,竹海變“樂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彭州人深知,竹筍產業(yè)不止于“吃”。敖平鎮(zhèn)正規(guī)劃“吃竹、娛竹、住竹、樂竹”的竹文化旅游,讓游客體驗挖筍、竹藝制作、竹林康養(yǎng);龍門山鎮(zhèn)每年舉辦“春筍生態(tài)季”,以春筍入菜推出“龍門宴”,將美食與山水風光結合,吸引八方來客。

春筍背后的鄉(xiāng)村振興密碼

彭州現有有機雷竹林5萬畝,年產春筍4500余萬斤,年產值超億元。這根小小的春筍,串聯起種植、加工、銷售、文旅全產業(yè)鏈,讓村民從“靠天吃飯”變?yōu)椤爱a業(yè)工人”,更讓彭州成為全國竹筍產業(yè)的標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春筍之味,就是彭州春之味?!睆纳介g到餐桌,從本土到世界,彭州春筍正以鮮活的姿態(tài),講述著人與自然共生、傳統(tǒng)與現代交融的動人故事。這個春天,不妨來彭州,挖一籃鮮筍,品一口春味,感受鄉(xiāng)村振興的蓬勃脈動。

免責聲明:

★品鑒彭州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僅在品鑒彭州今日頭條號轉載,其他平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文中配圖支付相應稿費,若不同意使用,請告知刪除!

期數:3380期

文字:品鑒彭州 陽陽

圖片:品鑒彭州 張勇 雷田文

編輯:龍洋 責編:梁丹 編審:楊華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yōu)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