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明園火鍋城
一星餐廳 | 永樂路
傲客自費試吃1160家 一星評級通過第72家
Chapter 1
兩代昆明人的舌尖記憶
“很多老昆明在我家吃了兩代人了”,老板娘用溫柔的語氣說著耿直又有點小傲嬌的話。
在永樂路上安家落戶28年的「成明園火鍋城」,是街坊帶著孩子從小學吃到成家立業(yè)的老地方。規(guī)模算不上多大的一家店,為什么喚作“城”?老板娘也一下說不上來。
陽光穿透樹隙,將窗戶上鮮艷的紅字映照得更加顯眼:青椒童子雞、藥膳雞、酸湯魚、黃燜雞······裝下最能代表貴州味道的各色火鍋,怎么算不上一座城呢?!

Chapter 2
俘獲人心的貴州味
我和朋友坐在窗邊被曬透,甚至從包里掏出了遮陽帽,在這個被光線、食物香氣和鼎沸交談聲充斥的,有食欲的房間里,扯著嗓子談論著:過一段時間去貴州避暑甚好。

一碟酸辣開胃的泡蘿卜把我們從對貴州重巒疊嶂的山、蜿蜒曲折的水的幻想中抽離。
它一定是用來佐著童子雞解膩吃的,不過等待雞肉現(xiàn)稱、現(xiàn)切、現(xiàn)炒的過程,于急性子來說有些難熬,不等雞肉上桌,就被消遣一空。

煉乳的甜代替泡蘿卜的酸,油炸奶油小饅頭接力,后廚是懂得怎么哄客人的。
油炸小饅頭算不上什么華麗的食物,上一次吃也好像是小時候在鄰居家的喬遷宴上。咬下的第一口,骨傳導將酥脆聲一路傳送至大腦。完美還原小時候的味道,那種成竹在胸的大廚,大鍋寬油、火候正好炸出的味道,有點感動是怎么回事!

Tips: 青椒童子雞原始配菜有花生、魔芋、香菇、芹菜,其他小菜需另點。
幸好嘴角的口水先眼角的淚水一步流了出來,青椒童子雞的香氣阻止了這場莫名其妙的感性。
青椒童子雞是貴州凱里的名菜,選用優(yōu)質的散養(yǎng)童子雞,烹飪時搭配青紅椒、泡山椒,調(diào)味凸顯鮮香辣。
當沉甸甸的一鍋青椒童子雞端上桌,油亮的醬色浸潤著雞肉和青紅香交的素菜,濃郁的香氣像是裹挾著貴州的野性神秘氣息,強勢鉆入鼻腔,十足的鍋氣撩撥著每一個蠢蠢欲動的味蕾。

熱油鍛煉出的雞肉,事先鎖住了水分與鮮嫩,后續(xù)再怎么加以調(diào)味,皆是錦上添花??诟?strong>緊實不柴,香味絲絲入扣,即便是刻意地回味細品,都體會不到一點雞肉的腥氣。

帶皮的雞肉、和“雞拐拐“是最受歡迎的香餑餑,比精瘦的部位更入味有吃頭。如今我已不再是全家人優(yōu)先照顧口味喜好的7歲幺兒,卻成了會因為搶先把這些“上好”部位裝進自己碗里,而沾沾自喜的自私成年人。

彼此選擇的朋友,不會因此感到惱火,她轉而對蔬菜下了手,理由是春天是最佳的減脂季節(jié)(才不是因為寵我,hahaha~)
不過里面的每一味蔬菜,確實都能媲美雞肉。官配的花生米炸得火候正好,酥脆香甜,適合下酒;魔芋滑嫩爽口;芹菜和香菇除了該有的脆和韌,更是讓整鍋青椒童子雞風味更加辛香醇厚。
此時,大饞丫頭一般還會再挑些平時愛吃的小菜,就算吃不完也不承認自己眼大肚小。

豆腐皮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火鍋神菜,老人小孩都愛它。暄軟的豆皮浸泡在油潤的料汁里,層層疊疊掛住汁水,一口融合調(diào)味的豆香在嘴里釋放。

花菜的優(yōu)勢除了脆嫩口感之外,便是它生長的特殊形狀構造,十字花科密集的花絮,交錯的花枝最能收容住青椒童子雞淬煉的精華。

豌豆尖是云南人戒不掉的綠色牽絆,雖然葉類蔬菜都有吸油的通病,也不妨礙人們對它愛得深沉,巴不得吃上一年四季。
干鍋雖好,但吃到八分飽時難免會有些膩感和枯燥無聊,又不舍撇下一塊塊豐美的雞肉。此時注入一汪酸湯,便能輕松化解這兩難的境地。
在肚量和酸湯的蠱惑、理智和欲望的互相推搡間,又是無數(shù)塊雞肉趁虛而入,難得暢快,繳械投降,甘愿做成明園新一批“吃兩代人”的俘虜。

這么想來,這里的”城“,不是宏觀的物理空間意義的城,我更愿意把它比喻成一個容器,裝著兩代昆明人的味覺記憶,盛著無數(shù)家庭、好友圍爐而坐的溫情瞬間。
28年守著一鍋沸騰的貴州味道,用歲月熬成了昆明人舌尖上的鄉(xiāng)愁!



貴州凱里酸湯雞魚青椒童子雞 | 金星小區(qū)
貴州凱里苗家酸湯 | 西園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