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來了一部不“打碼”尺度也大到爆棚的司法懸疑劇。
母親抱著兒子的遺照站在法庭上,

而未成年殺人犯絲毫不知悔改,當庭狡辯"就是嚇唬嚇唬他"。

檢察官林之桃(任素汐飾)連環(huán)質問兇手,“具體說說,怎么嚇唬的?”

“就打幾下,罵幾下?!?/p>
林之桃拿出尸檢報告:被害者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第九第十根肋骨骨折。這就是你說的,打幾下嗎?

還不承認?
有他們自己拍下的視頻證據(jù)——三人不僅是對被害的孩子拳打腳踏,還有慘無人道的人格羞辱——

他對著孩子尿尿,還把一切拍下來,

威脅孩子說:你不跳,就把視頻發(fā)出來。
“敢跳嗎,跳不跳?慫蛋?!?/p>
孩子跳了。

從幾層高的廢樓跳下來,還剩一口氣。

可正當膽小的要打120,卻被領頭的一腳踢飛,勒令他不準打電話,就這樣掐滅了跳樓的孩子最后一絲生的可能。

這算不算蓄意謀殺?
可施暴者說:他可能自己就不想活了,就想自殺,那非得賴我呢?
而對方律師的回應是:“他在墜樓的時候,是沒有任何外力的,屬于自殺行為?!?/p>
最后甩出免死金牌: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因為過失致人死亡,不負刑事責任。
“因為他們,還都是孩子?!?/strong>
看著受害者母親中砸爛孩子遺照的樣子,隔著屏幕都有種無力感。

可法律就是法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正如律師說的,他們還是孩子。
最終三人最多的被判入獄八年,最少的五年。

帶頭的孩子面對檢察官和受害者母親,露出了一絲挑釁的微笑。

這真是2025年國劇到現(xiàn)在,最令人窒息的瞬間。
2025年,似乎敲開了懸疑劇的大門。
鵝廠“X”劇場端上《棋士》,優(yōu)酷白夜劇場跟上《沙塵暴》,愛奇藝迷霧推出了《借命而生》。
又該鵝廠出手了,就是今晚開播的24集司法犯罪懸疑劇《無盡的盡頭》。

相比演犯人的王寶強,演警察的段奕宏、秦昊,這次挑大梁的任素汐、高偉光、劉琳,帶出另一層驚喜。
他們演的是未檢檢察官。
當其他實力派演員一個個奔赴大尺度案發(fā)現(xiàn)場,他們卻俯下身闖入另一個尺度“禁區(qū)”:未成年犯罪,包括未成年傷害霸凌等等。

這幾年,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有太多令人心里堵得慌的案件:少年犯的惡,一再刷新我們的認知。
而懲處結果,也激起全網(wǎng)爭論。
法律,該如何面對這些”天使“?

這部《無盡的盡頭》,又能否為這場國產(chǎn)懸疑劇大戰(zhàn),走出一條新的路?
刷完四集,有驚喜,這部《無盡的盡頭》,和今年所有懸疑劇,都不一樣。
不僅因為,該劇首播1小時就沖上平臺飆升榜第一。

更因為該劇在未成年人犯罪題材挖掘上,涉入之深。

人才是最大的懸疑,未成年人的惡,到底有多可怕?
《無盡的盡頭》用自己的回答,對同類型劇來了場“降維打擊”。
01、開場就是高能:少年殺人案、兒童盜竊案,三大謎團讓人欲罷不能
這部《無盡的盡頭》,說的是成年人檢察小組初創(chuàng),檢察官林之桃與助理檢察員白恩宇(高偉光 飾),攜手對抗人性之惡的故事。
好的懸疑劇,往往能一秒入戲。這部司法懸疑劇,則是先用兩個案件,讓觀眾迅速入局:
第一案:三少年殺人案
這就是上文提到的案件。
但三少年為什么殺人。

答案有些讓人震驚,三少年中,最惡的兩個根本不認識受害人,他們是被請來替人出頭的。

而出頭的原因,則是跳樓的孩子作為衛(wèi)生委員恪盡職守,點了一個少年的名,

于是兩位惡少就被請來為他出氣,將放學正拿著籃球往家走的少年帶到爛尾樓,一番羞辱凌虐后,少年跳樓。

而惡少卻因為擔心跳樓少年沒死透,打120會承受賠償,不許打120。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終結。

而走進法庭的少年依然不以為意,根本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任何事?!八赡茏约合胩鴺??!?/p>
檢察官林之桃強忍著怒火,連環(huán)提問,逐個擊破,最后拼湊出完整的真相。

可以說在檢察官這個角度做到了無懈可擊。
可依據(jù)法律,領頭的還是只判了八年,沒辦法,誰叫他還是個孩子。

第二案:兒童盜竊案
相比上一案,本案中的幾個涉案少年,則確實令人同情。
針對群眾報案,一場警方布控正在進行。

城市廣場上人來人往,幾個孩子正在按照盜竊集團大人們的指示,依計行事。

有人分散注意,

有人制造沖撞,有人趁機下手。

抓到這幾個孩子,不難,可難的是,抓到人以后怎么辦?
而隨著兩大案件出現(xiàn),劇集開場的三大懸念,也逐漸浮現(xiàn)。
懸念一:女檢察官為何被卷入輿論風暴?
正如前文所說,三少年殺人案,檢察官層面,做到了無懈可擊。
可盡了力的林之桃,還是被死者母親憤怒指責,“為什么他們才判了幾年?”

當林之桃告訴她,法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換來的,卻是死者母親的暴怒回應,“你是殺人兇手。你是幫兇。”

當她走出單位大門,卻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等候在門外的死者母親澆了一身紅漆。

本身沒有錯的林之桃,卻被頂上風口浪尖。
事件中除了殺人的三個少年,似乎誰都沒錯,死者母親不該憤怒嗎?律師不該依照法律辯護嗎?法院不該依照法律判決嗎?

大家都沒錯,那誰錯了?
懸疑二:白恩宇如何收拾惡少?
但法庭判決不是終點,三個殺人少年的下一站,自然是未管所。

而高偉光飾演的白恩宇在成為助理檢察官之前,干的正是杜湘東的工作,管教。
而他離職前碰到的最后一個不良少年,正是三少年殺人案中最囂張的惡少。

哪怕進了監(jiān)獄,他仍然態(tài)度囂張,邪魅狂笑。白恩宇問他好笑嗎?
他回答:我笑你也管?我放屁你管不管?
白恩宇微微一笑,給他算了一道數(shù)學題:8乘以364乘以24乘以60,等于四八二十萬四千八百分鐘。

“這是你八年的刑期”。
“不爽是吧。以后不爽的還多著呢。”

氣勢壓制、言語警告、關禁閉。

白恩宇對付惡少,是有一套。
可有些少年可以教好,有些人就是教不好。
這種人,又能怎么辦?
懸疑三:女檢察官和男管教聯(lián)手,能否事半功倍?
是的,男女主是肯定要相遇的。

隨著未成年人檢察小組初創(chuàng),一看孩子就沒轍的檢察官林之桃助理檢察員白恩宇聯(lián)手了。

兩人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少年盜竊案,就像前面說的,抓人容易。
可如何讓這些值得同情的孩子走出夢魘,才是最大難題。
開場兩大案件,一條少年的人命,三個懸疑。

不僅是男女主,作為觀眾,我們也被帶入到一樁樁少年案件中。
案件真相,不難看清。但少年的未來,撲朔迷離。
和今年所有的懸疑劇不一樣的是,劇集最大的懸念 ,根本不是真兇。
而是未成年犯罪,怎么辦?這些犯罪的孩子,怎么辦?

未成年人問題的這一切,似乎沒有盡頭。
02、好演員歸位:任素汐自然,高偉光反差,女2號這次該火向全國了
無盡的盡頭》的現(xiàn)實質感,很到位。
改編自現(xiàn)實案例的一個個案件,看的人沉浸感十足。
不過,更厲害的,是劇中的幾位演員。
我們先說說任素汐。

一部《無名之輩》,讓她成了演技派的代名詞。這幾年她出演的電視劇,《故鄉(xiāng)別來無恙》《親愛的小孩》也讓人印象深刻。
但林之桃這個角色,和過去角色都不一樣。
一方面,這是個極其專業(yè)的檢察官,對案件有著敏銳的直覺和觀察力。

據(jù)說演員為此再檢察院實習兩個月,無論質問的冷靜語氣和表情,還是翻閱案卷的手指力度,都不像演的。
另一方面,這又是個怕孩子的毒舌。
一聽要讓她去未檢,整個人都慌了,“我能管孩子嗎,我管不了。”

遇到熊孩子整個人六神無主,還想找熊孩子吵架。
任素汐的表演是如此自然,又充滿生活感,既不張揚,又有鋒芒。
尤其是那場庭審中,能看出角色在拼命壓住情緒,又讓人感覺到只屬于檢察官的威嚴和壓迫感。

除了任素汐,高偉光也值得表揚。
現(xiàn)在的高偉光,已經(jīng)不是《三生三世》中的帝君,或是《怒晴湘西》的鷓鴣哨了,這幾年專注正劇的高偉光,已經(jīng)把公檢法演齊。

必須說高偉光的表演給開場略顯沉重的劇情增添了不少亮色,看他入職后從興高采烈自拍,到被工作現(xiàn)場愁得蹲下來,再到與任素汐飾演的頂頭上司激情互懟。
每當我被壞小孩氣得快要腦血栓,一看高偉光的戲,腦子就通了。

喜感之外,角色該有力度的時候,高偉光的表演,也力度十足。
特別是未管所里用身高和眼神壓制惡少,高偉光居高臨下,一個凌厲的眼神下去,惡少再狂也老實了。

最后,也是劇中演技最亮眼的,劉琳。
雖然無論劉琳在《漫長的季節(jié)》《父輩的榮譽》等劇中演技多出色,也拿不到重量級表演獎項,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在觀眾心中的地位。

這次她演的林之桃上司鄭雁來,僅僅幾個鏡頭,就十分出彩。

尤其是說服林之桃去未檢小組,卻被對方說成甩包袱那場戲,劉琳從一開始的心平氣和,面對對方的抵觸情緒,眼神依然流露出關切和體貼。

到對方說出自己是要甩包袱,先是一句你鬧夠了沒。接著身體前傾,聲音顫抖,據(jù)理力爭,明顯能感受到,人物內心的委屈。

就林之桃這不饒人的嘴,換別人,早不忍了。
雖然在陣容名單中,劉琳僅是女2號,但演技表現(xiàn)卻不輸劇中其他演員。
除了這三位外,其他演員的發(fā)揮,也都可圈可點。
比如,《少帥》中演過小張學良的周思羽飾演的惡少,渾身帶著飛揚跋扈的囂張勁,讓人看了就血壓飆升。

最近因為浪姐大熱的張小婉飾演的書記員,渾身帶著喜感,又有著一份清純和可愛,一眼萬年。

還有受害者母親的演員,把一位母親的憤怒與失去理智,演得剛剛好。

從主角到配角,《無盡的盡頭》演員的強,是全方位的。
這也讓人對后面的劇情,充滿了期待!
03、走出了另一條大路,司法懸疑劇,要有新天花板了!
最近我們看過的懸疑劇,太多了。
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很多都是大同小異。
要么,以警察的視角展開案件,以案件獵奇吸引觀眾,揭開人性之灰。
要么,以反派視角布置棋局,抽絲剝繭,警匪斗智。
但《無盡的盡頭》,還真不一樣。

它至少有三個,區(qū)別于一般懸疑劇的特點,值得細細品味。
首先,是以未成年人案件,取代命案偵破。
劇集是通過校暴、綁架、猥褻等一樁未成年人案件的背后,展現(xiàn)檢察官們?yōu)楸Wo未成年人的日常工作和心理斗爭。

這也帶出與過往截然不同的懸疑點,比如高燃庭審博弈的結局,三名殺人少年的改造,“小偷家族”命運走向等等。
其次,是挖掘這些案件背后的社會現(xiàn)實。
劇集涵蓋的主題方方面面,比如原生家庭罪惡溫床、校園霸凌、兒童拐賣等等。

當林之桃拍著桌子說“這都不捕嗎”的時候,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她的急迫與無奈。

而當看到失去理智的死者母親對著她憤怒嘶吼,則又讓人無奈地一聲嘆息。
這種設定跳出了傳統(tǒng)“貓鼠游戲”的框架,讓觀眾看到的不僅是破案過程,更是法與情,在極端境遇下的互搏。
最后,則是直面未成年案件中人性的復雜。
普通的懸疑劇,即使劇情復雜,善惡卻并不難分辨。
可本劇中,觀眾卻仿佛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

劇中未滿16周歲的少年犯就算罪行令人發(fā)指,也只判了八年,而被霸凌跳樓的少年,失去的是生命。
劇中這引發(fā)了死者母親的怒吼:法律為什么要保護他?
但正是這種巨大的復雜性,引導觀眾去思考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及其預防方式。

是的,一切為了孩子,可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還是孩子嗎?
這樣的判決結果,到底如何化解受害人母親的痛苦?

這些問題,或許是無解。

我們總說:未成年不是違法犯罪的 “免死金牌”,可現(xiàn)實中的難題,怎么解呢?
相較于傳統(tǒng)刑偵懸疑劇以正義勝利或真相大白收尾,《無盡的盡頭》的故事,或許沒有什么大團圓,因為未檢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有開頭沒盡頭的工作。
這種劇情處理,讓劇集脫離了傳統(tǒng)懸疑劇常見的“爽感”邏輯,轉而引發(fā)了我們對未成年犯罪、未成年人保護的深層思考。
它用司法懸疑劇的外殼,包裹了一個關于人性、法制與正義的故事。

劇集之所以精彩,不只是因為尺度夠大,更是因為拍出了深度。
雖然少年犯罪已不是新鮮題材,但劇集以司法懸疑劇的形式,對議題進行縱向挖掘。
從個人上升到家庭,再上升到司法體系,最后上升至整個社會層面的思考。
只為拋出劇集開場絕望母親最扎心的拷問:“為什么要幫他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