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難得君
近日,西安經開六中校園霸凌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位學生家長在網上發(fā)出求助,稱自己的女兒在學校遭受了嚴重的霸凌,臉部受到了極其嚴重的傷害。

從家長發(fā)布的照片中,我們能直觀地感受到這場傷害的觸目驚心。女孩的右臉被劃開了一個又深又長的口子,真正到了皮開肉綻的地步,衣服上滿是血跡,外衣領口附近一大片都被鮮血染紅,場面讓人不忍直視。

女孩家長在群內的求助聊天截圖,更是透露了這起事件背后諸多令人痛心的細節(jié)。女孩的傷勢經鑒定已達到輕傷二級,派出所也調取了監(jiān)控,但卻以傷人者不滿15歲為由,不予立案。
而學校方面的態(tài)度更是讓人寒心,竟然對家長說出“你去告吧”這樣冷漠的話,仿佛此事與他們毫無關系。

這起校園霸凌事件的惡劣程度令人發(fā)指。
一個年輕的女孩,本應在學校里安心學習、快樂成長,卻遭遇如此暴力的傷害,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創(chuàng)傷。臉部的傷口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愈合,但心靈上的傷痛可能會伴隨她一生。
對于女孩的家長來說,他們滿心期待學校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然而等來的卻是孩子受傷、維權無門的困境。
其實,類似的校園霸凌事件并非個例。此前,某地一所中學也發(fā)生過一起校園霸凌事件。一名學生被多名同學圍毆,身體多處受傷,精神也出現了問題。同樣,由于霸凌者年齡較小,最終處理結果也不盡如人意,學校只是對涉事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批評教育。
還有另一所學校,女生之間的霸凌行為導致被霸凌者長期抑郁,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但在處理過程中,也因為年齡等因素,沒有讓霸凌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這些類似的案例都反映出了校園霸凌問題處理中的一些共性問題。
首先,年齡似乎成了霸凌者的“保護傘”。
法律規(guī)定在一定年齡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從輕或免予處罰,其初衷是為了給予未成年人改過自新的機會,體現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一規(guī)定卻被一些人利用,成為了逃避責任的借口。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并不清楚自己行為的嚴重后果,而年齡上的免罰規(guī)定可能會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就像這起事件中的傷人者,不滿15歲就可以不被立案,這難免會讓其他有不良企圖的未成年人覺得即使傷害他人也不會受到嚴厲的制裁。
其次,學校在處理校園霸凌事件時的態(tài)度令人失望。
學校本應是保護學生安全、維護校園秩序的重要場所,但在這些事件中,學校往往采取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澳闳ジ姘伞边@樣的回應,完全沒有體現出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和應盡的責任。
學校不僅沒有積極協(xié)調解決問題,反而將責任推給家長,這無疑是對受害者及其家庭的二次傷害。
學校應該明白,校園霸凌不僅僅是個別學生之間的沖突,更是關系到整個校園環(huán)境和學生身心健康的大問題。學校有義務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預防霸凌事件的發(fā)生,在事件發(fā)生后也應該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理,而不是置身事外。
再者,從社會層面來看,對校園霸凌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
雖然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時有發(fā)生,但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應對機制。無論是法律的完善、教育的引導還是輿論的監(jiān)督,都存在著不足。我們不能僅僅將校園霸凌視為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而應該認識到這是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解決。
對于這起西安經開六中的校園霸凌事件,當地派出所不予立案的做法雖然有其法律依據,但卻引發(fā)了公眾的質疑。法律的制定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保護每一個公民的合法權益。在這起事件中,女孩遭受了如此嚴重的傷害,達到了輕傷二級,卻不能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這顯然有失公平。法律在保護未成年人的同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受害者的感受和權益。或許可以在法律框架內,探索一些更加合理的處理方式,比如對傷人者進行更加嚴格的教育和監(jiān)管,而不是簡單地不予立案。
學校方面,必須要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學校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讓他們明白什么是違法犯罪行為,以及這種行為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同時,學校要建立健全校園霸凌的預防和處理機制,一旦發(fā)現霸凌事件,要及時介入,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給受害者一個公正的交代。
從社會角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關注校園霸凌問題。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同情心和正義感,讓他們遠離霸凌行為。
媒體應該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對校園霸凌事件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大對校園霸凌問題的研究和投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建立多部門聯動的處理機制,共同打擊校園霸凌行為。
校園霸凌事件不僅僅是傷害了一個孩子的身體,更是傷害了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我們不能再讓這些無辜的孩子成為校園霸凌的犧牲品,必須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讓校園成為孩子們安全、快樂的學習和成長的地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