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雙手,沒有雙眼,人的一生會變成什么樣子?不僅生活當中會充滿不便,心中也會留下創(chuàng)傷。

2018年10月11日,戰(zhàn)士杜富國在執(zhí)行掃雷任務的時候,因為保護戰(zhàn)友而身負重傷,盡管經過了醫(yī)院的搶救,但他還是失去了雙眼和雙手,成為了一個殘疾人。
雖然殘疾,但杜富國積極面對生活,并且主動康復,很快走出了困境。

不過,傷殘的杜富國沒有在家中休養(yǎng),也沒有退役,而是還留在部隊,這又是為什么?
保護戰(zhàn)友的“最美奮斗者”
身為一個19歲就入伍的革命戰(zhàn)士,杜富國有著遠大的志向,常年報名參加邊境掃雷行動,前后進出雷場有千余次,累計排雷兩千多枚。

這樣的戰(zhàn)績,讓杜富國成為了戰(zhàn)友眼中的“排雷經驗老手”,在遇到險情的時候,杜富國也習慣性的會對戰(zhàn)友進行幫助。
2018年10月11日,在執(zhí)行掃雷任務的時候,杜富國發(fā)現(xiàn)一顆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險情,而且底下很有可能有一個“雷窩”。

常年在雷場排雷的杜富國知道這個地方有多么危險,身為作業(yè)組長的他,立即命令戰(zhàn)友退后,自己上前排雷。可沒想到,在排雷過程當中,地雷突然爆炸,杜富國瞬間被炸成了一個“血人”。
被杜富國保護的戰(zhàn)友艾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說的話,“你退后,讓我來!”

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讓艾巖逃離了生命危險,也毀了杜富國的一生。
爆炸發(fā)生之后的一瞬間,杜富國身體倒在了艾巖的前面,保護了他的安全,當時的艾巖只受了一點皮外傷,而杜富國則被炸的面目全非,全身血肉模糊。

被炸之后,杜富國當場昏迷,傷情嚴重,為了及時救治,戰(zhàn)友們將其迅速送到了縣人民醫(yī)院,經過傷情處理后,又送到解放軍第59醫(yī)院進行后期治療。
即便搶救及時,但也只是救回了杜富國的一條命,這位年輕的戰(zhàn)士,永遠的失去了他的雙眼和雙手。好在杜富國受傷之后積極接受治療,心態(tài)樂觀,并沒有就此消沉下去。

意外發(fā)生之后,杜富國被授予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奮斗者”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22年,在接受了長達三年的治療之后,杜富國終于康復出院。

有人認為,像杜富國這樣的英雄,應該在受傷之后好好休養(yǎng),在家調理身體,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實際情況卻是,杜富國并沒有離開部隊,至今仍是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的一級上士。

那么,杜富國已經傷殘,為何還要留在部隊?這其中是否有什么別的隱情?
榜樣的力量
為了盡早的走出傷痛,杜富國在蘇醒之后,很快就用自己的力量站了起來,一步一步獨自走到了病房門口,他不想坐輪椅,不想用輪椅困住自己的下半生。

后來,杜富國開始嘗試用僅剩的上臂綁著勺子吃飯,獨自穿衣……
這些對于一個沒有雙手,沒有雙眼的殘疾人士來說,是巨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是杜富國做到了。

雖然如今杜富國已經能夠正常生活,但是事故發(fā)生之后的那段日子究竟是怎么過來的,其中辛酸和苦辣只有他一個人知道,沒有人能夠感同身受。
而支撐杜富國挺過來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是一個軍人。軍人的身份帶給他的,不僅是光榮,責任,還有堅強的意志。

根據杜富國的戰(zhàn)友說,杜富國雖然傷勢嚴重,但是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回歸到了部隊里。
在部隊里,杜富國雖然沒有手,沒有眼,但他還是會堅守著士兵所有的生活制度,包括體能訓練,以及完成上級交代的一系列任務。

身為一個軍人,杜富國的所作所為讓所有人尊敬,在受傷之前,他愿意用身體保護戰(zhàn)友,在受傷之后,他也愿意再次回到部隊,繼續(xù)為國家服務。
杜富國的堅強意志和強大精神感動了許多人,也成為了許多新兵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是杜富國留在部隊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此前,杜富國曾經去給第22批赴黎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送行,送行期間,一名女兵告訴杜富國,正是他的英雄事跡影響了自己,讓自己在高二的時候就確立下了參軍入伍的想法。能夠見到“偶像”,她心里很高興。
除此之外,這名女兵還表示,杜富國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激勵了無數的熱血青年。

由此可見,杜富國留在部隊的意義是重大的,通過宣傳他的光榮事跡,不僅能鼓舞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軍人隊伍中,光榮入伍;同時也能夠時刻提醒廣大軍人,國家不會對任何一個光榮負傷的戰(zhàn)士不管,杜富國留在部隊,就是軍隊人文關懷的一個真實寫照。

如今,杜富國已經逐漸習慣了失明的生活,但他仍舊積極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未知,在他的影響下,家中的弟弟妹妹都走上了為國家奉獻的道路。
弟弟杜富強現(xiàn)在是西藏軍區(qū)山南軍分區(qū)某邊防連軍人、杜富民是貴州縣區(qū)醫(yī)院重癥病房醫(yī)生、妹妹杜富佳曾經在新冠疫情期間參加貴州援鄂抗疫醫(yī)療隊,第一時間戰(zhàn)斗在防疫一線……

杜富國的精神,還在持續(xù)激勵著更多的人。
2023年1月,杜富國妻子王靜經過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男孩,經過深思熟慮,夫妻二人決定將孩子起名為“杜恩燦”,意思是希望孩子懂得感恩,以后的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

古往今來,無私奉獻的英雄數不勝數,每一個都值得被尊敬。那些在戰(zhàn)場上犧牲的英雄戰(zhàn)士值得被銘記,像杜富國這樣戰(zhàn)勝了殘疾,重新回到生活正軌的戰(zhàn)士同樣值得我們尊重。

希望杜富國能夠如他希望的那樣,即便無法再次看到這個世界,也能活的開心快樂,陽光燦爛。
參考資料:
光明網:2024-02-20:“杜富國傷殘了為什么還能留在部隊?”這篇回答很有力量
光明網:2022-10-13:杜富國歸隊后說我就是普通一兵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