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0月底,重慶已有機動車951萬輛。面對中心城區(qū)日均174.9萬輛機動車、1173萬人次的出行壓力,重慶這座“8D魔幻城市”如何破解交通擁堵難題?
4月25日上午,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譜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第二場)“數字賦能·體制創(chuàng)新,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創(chuàng)新實踐”新聞發(fā)布會。
在發(fā)布會上,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總隊長陳芃介紹,今年以來,重慶公安交管部門打出數字賦能、精準管控、精細管理、協同共治“組合拳”,高峰交通擁堵指數低于全國超大城市平均水平,擁堵時長平均縮短20分鐘以上。

第一招
數字賦能“智”理交通
陳芃介紹,重慶建成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統(tǒng),歸集公安、交通、氣象等14個部門140類200億條數據,集成交通監(jiān)測、擁堵分析等90個AI模型,建成中心城區(qū)道路交通智能管理應用。
該應用覆蓋了解放碑商圈、重醫(yī)附一院等重點區(qū)域238個,新南路立交、嘉華大橋等關鍵道路276條,動態(tài)監(jiān)測解析車流、車速等53類交通體征指標。在今年跨年夜、春晚重慶分會場等重大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人流、車流的疏散時間平均縮短30分鐘以上。
第二招
精準管控“疏”通路網
在交通管控方面,陳芃表示,重慶綜合運用交通信號調控、交通組織優(yōu)化等措施,科學采取路口、路段、區(qū)域“點線面”三級交通管控策略。
比如,針對中心城區(qū),強化對繞城以內、內環(huán)以內以及出行最為集中的江北、渝北、兩江和渝中“三北一中”三圈管控;針對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支路等重點道路,強化路網協同管控;針對轉換立交、易堵節(jié)點,強化“近端控流+遠端分流”精準管控。
第三招
精細管理“繡”出通途
陳芃表示,重慶持續(xù)深化交通管控精細化管理,因地制宜推出了277條綠波帶、18處串聯掉頭、45處車道瘦身、10處潮汐車道、74處可變車道、25處定向車道、124處多車道匯入自適應控制等一系列具有重慶辨識度的交通管控措施,讓交通擁堵治理更加高效、更加精準。
比如,南岸區(qū)學府大道通行效率大幅度提升,高峰時段擁堵時長減少35分鐘左右,車流排隊長度縮短400米;洪崖洞景區(qū)通過道路改造、停車優(yōu)化、人車分離、單行組織等多層次、全方位治理,道路通行能力提升30%,切實提升了游客出行體驗。
第四招
協同共治“破”解難題
“我們堅持協同共治。主動融入‘大綜合一體化’城市治理,通過多跨協同,‘快、準、靈’聯動處置事故救援、惡劣天氣等路面警情759起?!?/p>
陳芃說,聚焦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交通堵亂等問題,重慶公安交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小切口、見效快”的微改造,完成江北區(qū)五簡路等55處堵亂點、渝北區(qū)空港佳園等85個停車亂社區(qū)、渝中區(qū)大黃路等326條嚴管路段和沙坪壩區(qū)自由村等487處消防通道綜合協同治理。
接下來,公安交管部門將聚焦中心城區(qū)緩堵促暢攻堅行動,爭取年內再完成不少于60處點位和路段的交通優(yōu)化組織,100處城市交通堵亂點綜合治理和90條停車問題突出道路掛牌治理。
上游新聞記者 劉波 王淳 任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