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加征高關稅還不到一個月,特朗普就服軟了?如今已經(jīng)有美國前高官對他發(fā)出批評,甚至還是站在中國的地盤上。

日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稱,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周內(nèi)”拿出針對若干貿(mào)易伙伴的新關稅措施,中國似乎也是可能的目標之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計劃修改關稅政策)

難道特朗普又要開始他的關稅游戲了?當被問及何時會降低對華關稅時,特朗普用一個耐人尋味的短句回應:“這取決于中國?!?/p>

特朗普的話語間透露出一種自信:大規(guī)模的關稅政策已讓美國接近“收支平衡”。然而,經(jīng)濟學家們對此卻持有不同意見。事實上,部分專家指出,過高的關稅可能抬高商品價格,增加企業(yè)成本,從而影響消費者購買力,進而限制美國的經(jīng)濟增長動能。

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鐵打的美國關稅,流水的特朗普表態(tài),他反反復復的政策改變,讓人捉摸不透。

近日,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現(xiàn)身香港,在他參加的由香港美國商會主辦的研討會上,他毫不吝嗇地拋出了許多關于中美關系與國際形勢的見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

坎貝爾很快切入主題,批評特朗普政府在處理中美關系時犯下的根本性錯誤。他特別指出,特朗普政府誤判了中國的實力,不止在經(jīng)濟領域,更在軍事和技術創(chuàng)新上對中國的理解嚴重偏差。

坎貝爾說得很直白:中國不是來玩游戲的小角色,而是舞臺上硬核的玩家。他用“將在未來幾十年繼續(xù)發(fā)揮主導作用”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中國。

事實上,坎貝爾的觀點不僅僅是個人觀察,更是對過去數(shù)年復雜國際形勢的凝練總結。

中國在全球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軍事崛起到科技領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發(fā)明與機器人技術方面的投入已經(jīng)讓不少西方國家坐立不安。

用坎貝爾的話來說,就是一種危險但不可忽視的現(xiàn)實,這也意味著任何對中國低估或誤判的行為都可能釀成重大后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坎貝爾在任期間,多次強調(diào)要和中國競爭)

能讓坎貝爾說出如此論調(diào),非常出乎外界的意料,因為他之前對中國可沒有什么好態(tài)度。

坎貝爾在2021年明確宣稱“中美接觸的時代已經(jīng)結束”,并將中美關系定義為“競爭關系”。這一表態(tài)被視為拜登對華政策的“歷史性轉變”,標志著美國放棄過去幾十年的對華接觸戰(zhàn)略,轉向以競爭為核心的對立姿態(tài)。

他還認為中美關系的主要模式是競爭,并將中國崛起視為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挑戰(zhàn)。

其次,坎貝爾是奧巴馬時期“重返亞洲”戰(zhàn)略的主要推手,并在拜登任期內(nèi)延續(xù)這一思路,推動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和“奧庫斯”等機制,旨在聯(lián)合盟友制衡中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去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

他曾在擔任“印太事務協(xié)調(diào)員”期間,多次敦促歐洲和亞太盟友加強對華施壓,例如要求歐盟在俄烏沖突問題上配合美國指責中國“軍援俄羅斯”。

還有就是,他曾對中國說了很多強硬言論與指控。去年9月,坎貝爾在北約總部聲稱中國“直接支持俄羅斯的戰(zhàn)爭機器”,并渲染中俄軍事技術合作對美國構成威脅,盡管缺乏確鑿證據(jù)。

他還支持對華技術封鎖,并推動限制中國獲取高端半導體和軍事相關技術。

盡管他曾強調(diào),中美以競爭為主,但也曾表示中美可在氣候問題等“共同利益領域”合作,不過前提卻是這種合作需在“競爭框架”下進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實證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沒有給美國帶來成效)

以上這些案例,都凸顯出坎貝爾對中國根本就沒有一個好臉色,而特朗普這次對華加征高關稅,難道不也是一樣嗎?可是坎貝爾為何如此言辭激烈的批評特朗普?關鍵原因,無非就是特朗普的政策,雖說是在對華強硬,但與此同時,卻給美國自己帶來了無法預知的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說,坎貝爾的發(fā)言不僅是一種反思,也是一種提醒。他提醒特朗普,國際關系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復雜、多元的競爭與合作。中美哪怕不能徹底馬上的解決分歧,但至少可以努力避免出現(xiàn)更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