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報道,4月16日,人社部網站發(fā)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

凱恩(資料圖)
在美國向全世界打響“關稅戰(zhàn)”之際,中國方面更換關鍵人物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經貿關系和貿易談判局面。另外,近日,在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決策,最終以60票的支持率和25票的反對的結果,確定了這一次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人選。這個位置的含金量,意味著凱恩將成為了美軍的一個“頂梁柱”,也是直接成為了特朗普在軍事上的一個得力助手。不得不說這個任命的時間,真的是巧合,中美貿易戰(zhàn)打的如火如茶,特朗普就將目光給鎖定到了凱恩的身上。先看這個職位,美軍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美軍最高級別的軍官,主要負責的也就是作為總統以及國防部長的主要軍事顧問。
凱恩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擔任過軍事事務副主任,參與了不少特種作戰(zhàn)任務,對特朗普可是忠心耿耿。而且這也符合特朗普人事風格,相比于單純的能力,他更看重的是對他個人的忠誠。那么,凱恩上任后給中美關系帶來的影響是什么呢?首先,他在提名聽證會上就明確表示,美軍目前面臨著重大問題,所以要盡可能地避免沖突。這番言論無疑給那些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鷹派潑了一盆冷水。凱恩這一立場并非沒有道理,事實上,美國和中國在很多軍事技術領域已經不再擁有明顯優(yōu)勢。

特朗普(資料圖)
不僅如此,美東時間4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對中美達成協議有信心。特朗普當天在白宮這樣對媒體記者們說:“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的。如果我們達不成協議,那我們就定個目標,然后就這么定了,這樣也挺好。大概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事情應該能全部搞定?!睋?a class="keyword-search" >白宮已就供應鏈問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并已討論成立工作組來應對。
據消息人士稱,目前有關該小組的具體情況尚未敲定任何最終細節(jié),但小組人員可能包括副總統萬斯、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報道還引述一名美國官員說,為了應對關稅可能帶來的供應鏈問題,特朗普政府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的工作。特朗普日前將對華關稅上調至145%,部分中國商品面臨最高245%稅率,中方已實施反制。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個關鍵時刻,中方終于打破僵局,向美國提出3個談判條件,引發(fā)外界廣泛關注。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中美啟動貿易談判之前,中方希望美方能做到3點。一是尊重。這是雙方談判的前提。二是臺灣問題。如果美國真心想和中方談判,那么就必須在臺灣問題上謹言慎行,這不僅是中美發(fā)展雙邊關系的重中之重,也是關乎地區(qū)乃至全球和平與穩(wěn)定的關鍵。三是談判必須要有實質成果。特朗普聲稱愿意和中方達成貿易協議,具體如何管控分歧,并取得實際效果,仍是一個未知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