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報道稱,近期美軍對也門西部荷臺達省胡塞武裝控制下的拉斯伊薩港發(fā)動大規(guī)??找u。美國中央司令部發(fā)表聲明,稱此次行動旨在襲擊胡塞武裝控制的燃料平臺,切斷其燃料來源。然而,這場空襲造成了極為慘重的后果,至少80人死亡,171人受傷。

沖突后廢墟(資料圖)
總臺報道員在現(xiàn)場看到,港口內一片狼藉,油氣產品儲罐、運輸管道、大量機械設備和車輛,以及眾多基礎設施均被摧毀,整個港口完全癱瘓。拉斯伊薩港原本是也門北部進口燃料等重要物資的關鍵港口,承擔著該國70%的食品進口任務。如今港口癱瘓,不僅讓也門面臨燃料短缺的困境,還導致國際糧價應聲上漲3%,使也門本就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惡化。
美軍將此次行動美化為“維護紅海航行安全”的必要舉措,但事實卻與之相悖。自2024年12月以來,胡塞武裝對紅海船只的襲擊次數(shù)月均不足10次,而美軍介入后,這一數(shù)字反而升至18次。而且,拉斯伊薩港是伊朗向胡塞武裝輸送石油的重要節(jié)點,分析人士指出,美軍此次空襲實質是借“護航”之名,行“能源通道控制”之實。
面對美軍的空襲,胡塞武裝并未退縮,而是展開了一系列反擊行動。胡塞武裝發(fā)言人薩里亞宣稱,對以色列南部城市發(fā)動了兩次無人機襲擊,還使用兩枚巡航導彈和兩架無人機,對紅海北部的美國航空母艦“杜魯門號”及其附屬船只進行打擊;同時在阿拉伯海動用三枚巡航導彈和四架無人機對“卡爾文森號”航母展開行動。此外,胡塞武裝還接連擊落美軍的MQ-9“死神”無人機。據(jù)美國??怂剐侣劸W消息,自3月以來,已有至少6架該型號無人機被擊落,甚至有消息稱自2023年10月以來,被擊落的MQ-9無人機可能多達20架。

沖突后廢墟(資料圖)
胡塞武裝的這些反擊行動,彰顯出其頑強的戰(zhàn)斗意志和一定的軍事能力。他們的抵抗讓美軍意識到,單純依靠高空轟炸難以取得勝利。于是,美國轉變戰(zhàn)術,試圖與也門哈迪政府軍合作,組成一支8萬人的“反胡塞地面部隊”,并承諾提供武器、訓練、情報和戰(zhàn)術支援。
在這場沖突中,法國也選擇介入。4月中旬,法國海軍公布了在紅海海域攔截也門胡塞武裝無人機的畫面。畫面顯示,一艘正在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法國海軍護衛(wèi)艦使用76mm主炮成功擊落無人機。目前,法國海軍已在紅海部署了“阿爾薩斯”號和“朗格多克”號兩艘護衛(wèi)艦參與護航任務。
法國的介入標志著紅海戰(zhàn)局進一步升級,這場原本屬于也門內部的沖突正逐漸演變成一場多國參與的軍事行動。法國的參戰(zhàn)不僅是對胡塞武裝的直接威懾,也意味著歐盟軍事政策的重大轉向。在烏克蘭問題纏身的情況下,法國仍選擇調動遠海兵力插手中東事務,其背后的戰(zhàn)略意圖值得深思。
除了也門的沖突,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備受關注。以色列官員曾計劃在5月份襲擊伊朗核設施,希望借此使伊朗核計劃倒退一年或更長時間。他們擬定了對伊朗核設施發(fā)動持續(xù)一周多的“大規(guī)模轟炸行動”,并期望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經過長時間內部討論,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決定尋求與伊朗談判,反對以色列的襲擊計劃。美國多位高級官員,如副總統(tǒng)萬斯、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和國家情報總監(jiān)加巴德等,擔心空襲會“引發(fā)與伊朗更廣泛的沖突”。盡管如此,美國仍在中東地區(qū)進行了一系列軍事部署,第二艘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及其打擊群現(xiàn)身中東水域,還部署了兩套“愛國者”導彈系統(tǒng)和一套“薩德”系統(tǒng),大約6架B-2戰(zhàn)略轟炸機也被部署到迪戈加西亞基地。這些裝備雖表面上用于打擊胡塞武裝,但美國官員私下表示,它們可能也是支持以色列襲擊伊朗計劃的一部分。
當前紅海及中東地區(qū)的局勢極為復雜,多方勢力相互交織。美軍的空襲、胡塞武裝的反擊、法國的介入以及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潛在沖突,都讓這片土地陷入動蕩。這場沖突不僅給當?shù)孛癖妿砹司薮髠?,也對全球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國際社會應積極推動各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為中東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創(chuàng)造條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