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李棟
連綿農田,農機馳騁,春管正忙。谷雨時節(jié),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高標準農田里,一臺作業(yè)半徑140多米的中心支軸式噴灌機正緩緩移動進行著噴灌作業(yè),噴出的水霧滋潤著綠色的麥田,孕育著夏糧豐收的希望。
“噴灌機轉動一圈可以澆地100多畝,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農業(yè)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機械化作業(yè)更加便捷。”說起高標準農田帶來的高效,種糧大戶王占勇打心眼兒里高興,“眼瞅著一塊塊農田變成良田,農作物病蟲監(jiān)測站實時監(jiān)測苗情、墑情、病情、蟲情,預測預報病蟲害發(fā)生種類及趨勢,小麥玉米一茬接一茬,種糧底氣更足了?!?/p>
“我們將高標準農田建設列入鄉(xiāng)村振興、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責任制等考核內容,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焙颖笔∞r業(yè)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河北省堅持以產糧大縣及糧食生產功能區(qū)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qū)為重點,全面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河北糧食生產核心區(qū)。
統(tǒng)計數據顯示:去年,河北省糧食總產量781.8億斤,連續(xù)12年超過700億斤。糧食何以連年豐收?密碼就藏在“高配版”的良田里。當傳感器替代了老農布滿厚繭的手掌,數據流重構著“看天吃飯”的千年經驗,萬畝農田正演繹著科技與農耕文明的對話。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看農田質量,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平均耕地質量可提高約1個等級,耕地的保肥保水能力顯著增強;看農田地力,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能可增加10%—20%;看抗災能力,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可實現旱能澆、澇能排,高產穩(wěn)產,旱澇保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2024年,我國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超過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面積超過10億畝。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重要抓手。為推動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30年,力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5億畝,累計改造提升2.8億畝,統(tǒng)籌規(guī)劃、同步實施高效節(jié)水灌溉,新增高效節(jié)水灌溉面積8000萬畝;到2035年,力爭將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累計改造提升4.55億畝,新增高效節(jié)水灌溉面積1.3億畝。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把高標準農田建好是保障糧食穩(wěn)產豐收的前提。如何建好高標準農田?農業(yè)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就相關政策回答了記者提問。
在建設布局方面,《方案》提出要優(yōu)化高標準農田建設空間布局和時序安排,優(yōu)先在東北黑土地區(qū)、平原地區(qū)、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qū)以及糧食產量高和增產潛力大地區(qū)開展建設。同時,進一步明確了高標準農田限制建設和禁止建設區(qū)域。下一步,國家層面還將制定分區(qū)分類建設指南,明確不同區(qū)域建設重點和標準,指導各地因地制宜落實建設任務。
在建設標準方面,《方案》明確以“一平”(田塊平整)、“兩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產量、效益)為基本標準,合理確定不同區(qū)域、不同類型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投入標準。同時,要求通過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實施細則,形成層次分明、上下銜接、務實管用的標準體系。
在建設內容方面,《方案》明確提出要將建設重點放在田內,新建項目優(yōu)先開展田塊整治、田間灌排體系、田間道路和電力設施配套等基礎建設,著力提高農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澇災害能力、機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改造提升項目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補齊田間設施短板弱項。
管護好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是保障糧食穩(wěn)產豐收的重要支撐。該負責人表示,《方案》要求地方分級壓實高標準農田屬地運營管護責任,明確運營管護內容和標準。
對于公共設施,縣級政府要明確管護主體,定期組織開展檢查和維護;對于田間地頭日常使用率高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原則上實行“誰使用、誰管護”,充分調動和發(fā)揮經營主體參與高標準農田運營管護的積極性,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農民群眾等通過自主投工籌資等方式開展日常運營管護。
同時,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委托行業(yè)機構、工程質量保險等高標準農田運營管護模式。
此外,《方案》還提出要嚴格保護高標準農田,嚴禁擅自占用;經依法批準允許占用的,各地要及時落實補建,確保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損毀高標準農田設施,對因災損毀的高標準農田,納入年度改造提升建設任務及時修復或補建。
高標準農田建設事關國家糧食安全,也關系到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眼下,北方冬小麥正孕穗抽穗,長江中下游小麥正抽穗揚花,西南地區(qū)已經開始灌漿……加載了5G、大數據、物聯網的高標準農田,正重塑著農業(yè)生產的當前和未來,為糧食穩(wěn)產增產打下堅實基礎。
“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以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為首要任務,做到新建和改造并重、數量和質量并重、建設和管護并重,真正把具備條件的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wěn)產的現代化良田,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上述負責人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