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6年9月9日,正在養(yǎng)病的毛岸青接到了一則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毛主席因病于當天凌晨在北京離開了人世。
得知父親病故的消息之后,毛岸青幾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中南海,他希望能夠與父親見上最后一面。

可就在這個時候,毛主席的秘書汪東興卻將毛岸青攔在了門外,汪東興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
“岸青同志,請你節(jié)哀,但按照毛主席的遺愿,您不能參加他的葬禮?!?br/>
毛岸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反復與汪東興確認自己沒有聽錯以后,毛岸青立刻嚎啕大哭了起來。
汪東興看到傷心的毛岸青,只能用一種安慰的語氣說道:
“岸青同志,根據(jù)中央的要求,毛主席的遺體會被保存下來,你也不要太難過了?!?br/>
毛岸青坐在汪東興的旁邊不知所措,但他明白,父親做出這樣的安排一定有他自己的用意。

那么,毛主席為什么在臨終之前不讓毛岸青參加自己的葬禮呢?毛岸青作為偉人的后代又承受了哪些不為人知的壓力呢?
命運多舛的“領袖之子”
雖然毛主席的一生一共育有十個子女,但毛岸青卻是他唯一一個活下來的兒子,毛岸青出生的時候,毛主席甚至都不在家。
彼時的毛主席正受黨組織的委派前往上海工作,等到回家以后,他才驚訝地得知妻子楊開慧又給他生了一個兒子。
但還沒等毛主席在家待幾天,他又接到了前往上海的命令,毛主席的心中雖然有萬般不舍,但他還是告別了妻子和兒子。

此后,由于毛主席的工作十分忙碌,他經常與妻兒分分合合,這樣的經歷也使得毛岸青始終對父親沒有什么印象。
1930年,毛岸青的母親楊開慧被湖南軍閥何鍵殺害,此時的毛岸青才剛剛年滿七歲,面對抱頭痛哭的外祖母,他甚至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在母親遇害以后,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龍被舅媽帶到了上海,然而,此時上海的黨組織由于顧順章的叛變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小弟毛岸龍直接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病倒了,為了掙錢給弟弟治病,毛岸英和毛岸青只能出門給別人去當童工。
在打工的空隙,毛岸青還必須跟著哥哥沿街乞討,這樣才能勉強保證他們兄弟三人不被餓死。

可是,舊社會的上海灘是非常險惡的,有一次毛岸青在乞討的時候,就遇上了一群租界外圍的警察。
這幫警察直接沖上去揪住了毛岸青的衣領,惡狠狠地說道:“小東西,你們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
說罷,一頓亂棍就打在了毛岸青的身上,毛岸青的身體本來就很虛弱,只能蜷縮在角落里瑟瑟發(fā)抖。
這個時候,幸虧哥哥毛岸英沖了上來一把推開了警察,但由于警察的毒打,毛岸青已經受了重傷,雖然最后毛岸青的性命保住了,但他卻留下了伴隨終生的“腦震蕩后遺癥”,毛岸龍不久后也病逝了!
幸虧后來我黨派出的其他同志,找到了正在上海街頭流浪的毛岸英和毛岸青。
而后,大家馬不停蹄地將他們直接送到了蘇聯(lián),毛岸青的病情才算是穩(wěn)定了下來。

在蘇聯(lián)學習期間,毛岸青終于得知了父親的下落,根據(jù)中國來的同志介紹,毛主席已經帶著紅軍轉移到了陜北,而且,當?shù)氐娜藗円苍谖尹h的帶領下建立了紅色政權。
等到兄弟倆的生活逐漸穩(wěn)定下來以后,毛岸青也多次給父親寫信介紹了自己在蘇聯(lián)學習的情況。
毛主席則在給毛岸青兄弟的回信里對他們說道:
“得知你們生活得很好,我也很高興。但也希望你們多去蘇聯(lián)的工廠里跟工人接觸一下,培養(yǎng)一下生活的技能,勞動大學同樣很重要?!?br/>
1941年,納粹德國入侵了蘇聯(lián),毛岸英當即決定報名參加蘇聯(lián)紅軍,毛岸青也積極加入到了后勤工作的隊伍中。

在戰(zhàn)場上,年僅十八歲的毛岸青幫著大家一起運送傷員、挖掘戰(zhàn)壕,他和哥哥都因為這段經歷得到了蘇聯(lián)領導人斯大林的褒獎。
1945年,戰(zhàn)爭終于結束了,毛岸英遵照父親的安排在幾個月以后順利回國,而毛岸青則留在了蘇聯(lián)繼續(xù)完成學業(yè)。
在此期間,毛主席還特意給毛岸青寄去了一封信,隨信一起寄去的是李訥制作的兩張剪紙,這當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著毛主席對毛岸青滿滿的愛。
1947年,毛岸青也在李富春等同志的安排下順利返回了國內。
這一次,他被安排在了東北地區(qū)參加工作和學習,但此刻的毛岸青還沒有想到,他會在東北見到日理萬機的父親。
來自父親的關懷
1957年的夏天,毛岸青的病情再次出現(xiàn)了惡化的跡象,組織上很快就將毛岸青安排到了一個大連的療養(yǎng)院。

這一年,毛主席剛好前往東北視察工作,于是,主席便抽空去大連的療養(yǎng)院與毛岸青見了一次面。
在見到父親的時候,毛岸青的眼神甚至開始恍惚了起來,因為他實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多年以來,他與父親從來沒有面對面地談過話,甚至都沒有坐在一起好好地吃過一頓飯。
毛主席見到毛岸青以后,主動向他問好,而毛岸青只是淡淡地回應,對于兒子這樣的表現(xiàn),毛主席也沒有感到吃驚,他知道自己虧欠兒子的實在是太多了。
突然,毛岸青開口對毛主席說道:
“爸爸,我昨天晚上夢見媽媽(楊開慧)了,她在夢里跟我說:你要好好練字,我今后恐怕不能幫你爸爸抄文件了……”

說罷,毛岸青便一把撲到父親的懷里號啕大哭了起來,毛主席則一邊拍著毛岸青的后背一邊悲痛地說道:
“好孩子,爸爸也想你們的媽媽啊,爸爸讓你們受苦了!”
等到毛岸青的情緒稍微穩(wěn)定了一些后,毛主席讓人拿來了他的一首詞作《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毛岸青看著父親寫下的文字,淚水再次奪眶而出。
作為一個孩子,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自己的母親,但作為領袖的孩子,他又必須默默忍受著如今的痛苦。
此時的毛岸青已經三十多歲了,和其他的父親一樣,此時的毛主席也開始關心起了毛岸青的婚姻大事。

只見,毛主席握著毛岸青的手關切地說道:
“我建議你還是找一個工人或者農民的孩子,這樣會好一些。你如果跟別人談對象,就不要說你是毛澤東的兒子哦?!?br/>
毛岸青告訴父親,自己在療養(yǎng)院里認識了一個護士,兩人當時相處的還不錯,毛主席非常高興。
但經過走訪和了解,人們發(fā)現(xiàn)心思單純的毛岸青被騙了,那個護士跟毛岸青處對象,并不是真心喜歡他,毛主席在得知了這件事情以后也沒有一味地責備兒子。
他在給毛岸青的信中說道:
“是我平時太忙,對你的關心還不夠,我了解了一下那個女同志,我看你們不太合適,要不還是換一個對象,你看好不好?”

可以看得出來,毛主席對毛岸青的關心并不是“命令式”的,在涉及孩子終身大事的問題上,他表現(xiàn)得非?!懊裰鳌保灰磥淼膬合眿D在人品上足夠可靠,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問題。
1960年,毛主席主動給兒子寫信,撮合毛岸青和邵華處起了對象,這個時候的毛岸青雖然還有些不太好意思,但他的內心也是喜歡邵華的。
很快,兩人的關系就已經發(fā)展到了可以談婚論嫁的地步,他們最終在大連的一個小禮堂里完婚,毛主席得知以后非常高興。
1970年,毛岸青和邵華生下了一個男孩,毛主席興奮地給這個孩子起名為“新宇”。
對于晚年的毛主席來說,盡管他飽受病痛的折磨,但每一次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候,他都想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一些。

然而,病魔是無情的,僅僅在孫子出生的六年以后,毛主席的病情就已經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了。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經過緊張的治療之后還是不幸離開了人世。
消息傳到了毛岸青的兒子,他感到心膽俱裂,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中南海,想要見父親最后一面。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毛主席早在生前就做出了“不讓毛岸青參加葬禮”的安排。
那么,毛主席為什么要在人生的最后關頭作出這樣的安排呢?毛岸青又該如何寄托自己對于父親的思念之情呢?
毛主席的“特殊安排”
毛岸青好不容易才趕到中南海,但他并沒有見到父親,只是見到了父親生前的秘書汪東興同志。

汪東興告訴毛岸青,根據(jù)毛主席生前的交代,他不能參加主席的葬禮,毛岸青聽到這個消息以后不免一愣,緊接著,他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汪東興。
汪東興嘆了一口氣說道:
“岸青,你是了解你爸爸的。你的身體一直都是主席最擔心的事情,我們怕你在葬禮上過度悲傷,所以才沒有讓你參加?!?br/>
毛岸青眼含熱淚地點了點頭,迫切地詢問汪東興道:
“我尊重大家的決定,我爸爸他還留下了什么話嗎?”
汪東興想了想,對毛岸青說道:
“你的兩個妹妹也沒有見到主席,主席說,他們是毛澤東的子女,不能搞特殊化,他們也只能在追悼會上見到主席?!?br/>

說著,汪東興又掏出了一張單子遞給毛岸青,然后解釋道:
“這些東西是主席的遺物,你看看還要留下點什么做個紀念嗎?按照中央的意思,毛主席的這些東西最好能夠放進博物館,讓人民永遠紀念他?!?br/>
毛岸青仔細地閱讀著那張清單上的每一個字,但最終他還是搖了搖頭說:
“還是由你們處理吧,我就不留下什么了,以后想爸爸的時候,我也可以去參觀。”
汪東興聽了毛岸青的話,眼眶也變得濕潤了起來,他知道毛岸青在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內心一定是無比煎熬的。
但毛主席不僅是他的父親,還是全國人民敬愛的領導人,因此,他不能將這些東西一直留在自己的身邊。

由于久病還未痊愈,毛岸青最終在廣播里收聽了毛主席追悼會的所有內容,而李敏和李訥則去了追悼會的現(xiàn)場。
從此以后,每年毛主席的生日和忌日,毛岸青都會和家人們一起去紀念堂看看父親。
在父親去世后,毛岸青一直在從事毛澤東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翻譯工作,在他的積極推動之下,毛主席的著作被翻譯成了幾十種語言在世界上發(fā)行。
晚年的毛岸青與妻子邵華也致力于幫助家鄉(xiāng)和老區(qū)人民擺脫貧困,他們親自走遍了多個老少邊窮地區(qū),捐贈了好幾所希望小學。
作為毛主席的子女,他們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著祖國和人民。

隨著年齡的衰老,毛岸青的舊病又出現(xiàn)了復發(fā)的跡象,根據(jù)組織上的安排,他住進了北戴河邊的總參療養(yǎng)院,在這里,毛岸青每天都必須接受醫(yī)務人員的健康檢查。
但他還是熱心于我國的事業(yè),時不時就會與前來看望他的同志暢談時事政治、經濟發(fā)展等話題,他的心中對于國家和人民始終抱有一種強烈的情感。
2007年3月,毛岸青同志因病在北京的解放軍301醫(yī)院里去世。
按照毛岸青自己的遺愿,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了長沙板倉的烈士陵園內。
他的墓碑靜靜地立于楊開慧烈士的墓碑旁邊,毛岸青在生前沒能陪伴在母親的身邊,他只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守護自己的家人……

毛主席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yǎng)出來一批優(yōu)秀的兒女,他們不僅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材,也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心系人民”的教誨,他們不僅是家庭的驕傲,更是全體華夏兒女的楷模。
時至今日,人們依舊能夠唱起那首熟悉的《東方紅》,因為人民無時無刻不在懷念著毛主席。
在那段動蕩的歲月中,他用自己的身軀撐起了祖國的天空,這份功績與智慧,將會被華夏兒女永遠銘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