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不等于酒局文化。酒文化源遠(yuǎn)流長,釀酒、品酒、飲酒吟詩、以酒會友等文化,讓人回味無窮,尤其是一些酒文化的詩句,至今讓人動情。比如,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小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種酒文化,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酒局文化,原來是一種江湖文化,現(xiàn)在是一種職場(商場)文化。飯局上的所謂酒文化,其實是職場規(guī)則的延伸,甚至比職場潛規(guī)則還是深不可測,所以,現(xiàn)代的年輕人已經(jīng)不喜歡酒局文化,甚至非常排斥飯局規(guī)矩了。但是,咱們對酒局文化不感冒,但這種文化流傳至今,有它根深蒂固的基因。我們可以不學(xué),但不能不懂,否則,犯了大忌都不懂,吃虧了還不明白。

所以,酒局文化,有人說它是傳統(tǒng),有人說它是糟粕。你可以不喜歡酒文化,但你不能不懂一些酒局上的“忌諱”。飯局上有很多規(guī)矩,也有很多禮儀,更有很多忌諱。如果你犯了忌諱,輕者惹惱了桌上的人,重者會減損你的福運。比如,在飯局上有人用“祭祀手”給你敬酒,可能是無心也可能是有意,你還傻呵呵地一飲而盡,不是掉進(jìn)小人挖的坑里,就是折損你的福報。
【1】飯局上最忌諱的舉動是用“祭祀手”給人敬酒。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早的禮儀來自祭祀。祭祀是歷代君王最為看重的重大儀式,在所有的重大慶典上都有用酒祭祀神靈的儀式。古代官方規(guī)定,祭祀敬酒時,必須用左手持杯,祭祀上天。祭祀文化延續(xù)至今,我們普通人在祭奠先祖時也用“祭祀手”舉杯祭奠,用“祭祀手”把酒水灑在地上。
所以,在酒場飯局之上,你向別人敬酒時千萬不能犯了大忌——用“祭祀手”敬酒,即:不能用左手給人滿酒或敬酒。這不僅是一種極其不禮貌的行為,也是一種折損對方福壽的禁忌。你以為你自己不在意,別人就不在意了?要知道很多領(lǐng)導(dǎo)和長輩是非常忌諱這些動作的,他們很在意這些規(guī)矩,你冒犯了他們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嗎?

其實,大多數(shù)人在酒局上都知道用右手端杯敬酒的,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是“右撇子”,所以,用“祭祀手”敬酒的人很少。這里提醒“左撇子”,要么你聲明你是左撇子,要么就臨時克服一下,不要用左手敬酒。在別人眼里,這種人要么是不懂規(guī)矩的職場菜鳥,要么就是故意貶損對方的“小人”。所以,這種“忌諱”并不是最嚴(yán)重的,比用祭祀手敬酒還讓人忌諱的舉動是這2個:
【2】飯局入座時要堅持“右為上”原則。
在國際禮儀中,奉行“左為上”,比如,我們在會議桌上擺座簽時,要堅持“左為上”原則。中間的一號位確定后,一號位的左邊是二號位,一號位的右邊是三號位,依此類推下去。但在國內(nèi)的酒局之上,與會議禮儀相反,座次要堅持“右為上”的原則,請客方的主人坐在中間,他的右手邊是一號來賓,他的左手邊是二號來賓。請客方的二號主人坐在副主陪的位子上,他右手邊是三號來賓,他的左手邊是四號來賓。

飯局座次與會議座次是相反的。千萬不要以為酒桌上的座次不那么重要,那就大錯特錯了。文章開頭就寫了,飯局文化就是職場文化的延伸,就是江湖規(guī)矩的細(xì)化。人在江湖,行走職場,座次就是地位的排序。會議座次擺錯了,那是事件;飯局座次擺錯了,也是非常忌諱的。
【3】飯局上敬酒不要讓杯子高于對方。
我們在飯局酒場上,經(jīng)常要給別人敬酒,都知道一些敬酒的順序和規(guī)矩。正規(guī)的飯局,首先要由請客方的一號主人(主陪)敬酒;其次要由請客方的二號主人(副主陪)敬酒;再次由客人方的一號貴賓回敬。這三個程序結(jié)束之后,才開始其他的敬酒環(huán)節(jié)。

在敬酒環(huán)節(jié),我們要堅持“尊上、尊客、尊老、尊女”的原則,即:同等條件下,我們要先敬職位高的人、來賓、長者、女士。一般情況下,我們單個敬酒時,要從主賓開始,順時針依次向來賓敬酒,原則上不要跳過人。跳過人不敬酒,是一種非常勢利眼和不禮貌的行為。
以上的敬酒順序和敬酒規(guī)矩,一般人都知道,但是在敬酒時卻常常忽略一個動作,就是敬酒時要主動謙虛一下,原則上要讓自己的酒杯低于對方的酒杯,遇到年齡比較大的長輩和領(lǐng)導(dǎo),要右手持杯,左手扶杯,讓酒杯低于對方的酒杯,這樣敬酒是符合禮儀的,否則,就容易犯忌諱,讓對方不高興,就算你一口悶了一杯酒,對方也會感覺受到了冒犯。
2023-11-26 21:40·職場火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