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關稅戰(zhàn)的持續(xù),國際社會已經發(fā)現,特朗普完全沒有預案,而且對中國出現了嚴重的判斷失誤。美國高官發(fā)聲,指出特朗普對華完全失算。100歲馬哈蒂爾出山,就中美關稅戰(zhàn)進行了預測。

而在這個時候,一個中國代表團抵達美國,但一直聲稱想要與中方談判的特朗普,對這件事完全沒有提到,原因是什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美關稅戰(zhàn)進行到現在,特朗普政府的敗象已經很明顯了。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高官私下透露,他們既沒有想到中國不會妥協,更未料到中方采取了強力反制美國的措施。而且,特朗普想用“降低關稅”,拉攏其他國家孤立中國的計劃,也已經失敗。

對這個情況,美國前副國務卿、拜登政府的“印太沙皇”坎貝爾指出,特朗普對中國完全不了解,進行了很多“危險的預想”,并沒有聽取美國各界在對華政策上的廣泛意見,這是他失算的根源。特朗普的重要盟友馬斯克也表示,他曾竭力阻止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然而“總統沒有聽我的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在美國國內,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滿情況日益劇增。在加州率先起訴特朗普后,又有12個州組成“訴訟聯盟”,指控特朗普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是非法的。如此一來,美國將陷入“囚徒困境”。特朗普發(fā)起關稅戰(zhàn)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推動制造業(yè)回流美國。

然而,反對特朗普的州不執(zhí)行他的關稅政策,那么對外進口的成本將比其他州更低,更能吸引他國前來投資辦廠。執(zhí)行特朗普政策的州,反而因為制造業(yè)成本太高,迫使相關企業(yè)搬遷到不執(zhí)行政策的州,這就引發(fā)了美國國內的制造業(yè)遷移。而忠于特朗普的“MAGA派”,很可能因此失去工作,那么關稅政策還如何執(zhí)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這一點,中方已經看得很清楚。日前,一個中國代表團抵達美國進行訪問,但沒有去華盛頓,顯然不想與特朗普政府接觸,而是與美國地方進行合作。目前,中國代表團到訪得梅因、克利夫蘭、匹茲堡三座城市,當地政府、工商界、文藝界都展現了熱情歡迎的姿態(tài),并強調要維持民間友好合作關系。

同時,中國財長藍佛安抵達華盛頓,出席G20財長會議,但整個會議期間都沒有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面。要知道,貝森特此前多次聲稱,G20財長會議是一個重要機會,他將與中方就經貿問題進行接觸。

然而,中方完全沒有理會特朗普政府,對這兩件事,白宮都沒有提及。然而,中國很坦然地官宣了這兩件事,絲毫不給特朗普政府情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到這些情況,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意識到,中美關稅戰(zhàn)的結局很明朗了。日前,已經100歲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在社交媒體發(fā)聲,一口氣列出超過20條理由,預言特朗普政府必將輸掉關稅戰(zhàn),他最多能堅持3個月。

而這20多天理由中,最核心的內容是“美國不再是制造業(yè)大國”。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成功發(fā)動了多場關稅戰(zhàn),擊潰了日本等競爭者。但現在的美國,不僅嚴重“去工業(yè)化”,剩余的制造業(yè)也基本“金融化”,這讓他們的產業(yè)競爭力大減。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還實施關稅戰(zhàn),只會加劇美國的問題,無法實現制造業(yè)回流的目標。馬哈蒂爾的預測,很可能會成為事實,就看特朗普還能堅持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