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砸300億美元狂買法國“陣風”戰(zhàn)機,結果發(fā)現(xiàn)被巴鐵用“隱身雙機”碾壓了!

最近印度空軍急紅了眼,先是花66億歐元增購26架艦載版“陣風”,接著還要再買114架,加上2016年買的那36架,總花費直奔300億美元。

但巴基斯坦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人家直接掏出兩款隱身戰(zhàn)機:中國造的殲-35和土耳其聯(lián)合研發(fā)的KAAN“可汗”。

這兩款戰(zhàn)機一個能隱身,一個能兼容美俄導彈,直接把印度花天價堆起來的“陣風+蘇-30”組合變成了活靶子。

更狠的是,巴鐵還打算用這兩款戰(zhàn)機帶著無人機群,專挑印度坦克部隊“開罐”。

印度現(xiàn)在想買美國F-35? 美國只肯賣“閹割版”;想買俄羅斯蘇-57? 俄羅斯自己都造不過來。 這場南亞天空大戰(zhàn)還沒開打,印度就已經輸在了裝備代差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空軍最近的操作,堪稱“土豪式焦慮”的教科書案例。

2025年剛開年,印度國防部就簽下一筆66億歐元的訂單,從法國達索公司采購26架艦載版“陣風”戰(zhàn)機。

但這只是開胃菜——印度空軍還計劃再買114架“陣風”,加上2016年那批36架,總采購量直奔176架,預算直接飆到300億美元。
這筆錢足夠買下整個巴基斯坦空軍現(xiàn)役的所有戰(zhàn)機,但印度人心里清楚:他們砸錢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巴鐵“科技樹”的升級速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基斯坦的殺手锏,是兩款隱身戰(zhàn)機組成的“王炸組合”。

第一款是中國制造的殲-35,這款戰(zhàn)機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01平方米,相當于一個足球大小的目標。

相比之下,印度“陣風”的雷達反射面積高達0.5平方米,相當于在空中掛了個雙開門冰箱。

更讓印度冒冷汗的是,殲-35能攜帶射程200公里的PL-15E空空導彈,而印度“陣風”配備的“流星”導彈射程只有150公里——這意味著巴鐵戰(zhàn)機完全可以在印度飛行員看不見的距離上,完成“發(fā)現(xiàn)-鎖定-擊落”的全套動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款隱身戰(zhàn)機KAAN“可汗”,則是巴鐵和土耳其聯(lián)手搞出的“伊斯蘭世界黑科技”。

這款戰(zhàn)機外形酷似美軍F-22,但內部塞滿了土耳其研發(fā)的相控陣雷達和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

雖然專家吐槽它“抄作業(yè)都抄不完整”——土耳其沒有先進風洞,只能照搬F-22的氣動設計,導致隱身性能和機動性打折扣——但架不住人家價格實惠量又足。

沙特已經搶先下單100架,印尼也喊著要加入項目。

對巴基斯坦來說,KAAN最大的優(yōu)勢是能兼容美制導彈,可以直接用庫存的AIM-120導彈吊打印度蘇-30,連彈藥錢都省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空軍現(xiàn)在的處境,就像拿著iPhone 14的人突然發(fā)現(xiàn)對手用上了iPhone 16 Pro Max。 他們最先進的“陣風”屬于四代半戰(zhàn)機,而殲-35和KAAN都是正牌五代機。

代差帶來的后果是毀滅性的:模擬數據顯示,1架殲-35在超視距空戰(zhàn)中能擊落3-4架“陣風”,而印度現(xiàn)役的蘇-30MKI在隱身戰(zhàn)機面前幾乎就是“瞎子”,雷達探測距離會被壓縮到不足30公里。

更致命的是,巴基斯坦打算用這兩款隱身戰(zhàn)機當“空中WiFi”,指揮“軍團”級無人機和巡飛彈對印度陸軍實施精確打擊。 印軍那些T-90坦克和BMP-2步戰(zhàn)車,很可能連巴鐵士兵的影子都沒見到,就被從天而降的智能彈藥“點名”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不是沒想過買隱身戰(zhàn)機翻盤,但選項全是“天坑”。

找俄羅斯買蘇-57? 俄羅斯自己76架的訂單都造不過來,2023年只交付了6架,按照這速度,印度就算現(xiàn)在下單也得等到2040年才能提貨。

找美國買F-35? 美國人開口就是三個條件:必須和俄制S-400防空系統(tǒng)切割、單獨建立美式后勤體系、接受隨時可能斷供的“閹割版”。

更扎心的是,美國空軍的F-35妥善率也只有51%,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連蘇-30都修不利索——網友毒舌評論:“讓印度修F-35? 怕是修一架摔兩架! ”

法國的“陣風”本來被印度寄予厚望,但現(xiàn)實給了新德里一記重拳。

這款四代半戰(zhàn)機單價超過2.4億美元,比美國F-35還貴,但性能完全不在一個維度。 法國人倒是很會做生意,給“陣風”裝了14個武器掛架,號稱“空中軍火庫”。

但問題來了:隱身戰(zhàn)機根本不需要掛滿導彈招搖過市,人家都是內置彈艙隱身突防。 印度飛行員吐槽:“我們掛滿導彈飛過去,巴鐵雷達上早看見我們了,這仗還怎么打?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土耳其的KAAN項目雖然被質疑“山寨”,但地緣政治玩得溜。 他們拉上巴基斯坦建生產線,既解決了資金問題,又打通了伊斯蘭國家市場。

沙特買KAAN根本不是因為多看好它的性能,而是美國卡著F-35不發(fā)貨,先買100架土耳其貨撐場面。

這套操作直接把印度逼到墻角——原本中東土豪都是印度軍火大客戶,現(xiàn)在居然轉頭給巴鐵送錢,這口氣新德里怎么咽得下去?

中國殲-35的橫空出世,則讓南亞軍力天平徹底傾斜。 這款戰(zhàn)機專門為外貿設計,雷達、發(fā)動機都能按客戶需求定制。

巴基斯坦首批采購40架,配套的飛行員培訓、彈藥供應、維護體系全套打包,價格還比“陣風”便宜三分之一。

更讓印度焦慮的是,殲-35能和中國預警機、無人機無縫聯(lián)動,形成一套“空中獵殺網絡”。

印度花天價買的“陣風”孤零零地飛上天,連個靠譜的數據鏈支持都沒有,活脫脫成了“高價孤兒機”。

印度陸軍現(xiàn)在天天催空軍趕緊解決問題,因為巴鐵的戰(zhàn)術已經明牌了:先用隱身戰(zhàn)機敲掉印度防空系統(tǒng)和預警機,再放無人機群精準打擊裝甲部隊。

2023年珠海航展上,中國展出的“飛龍-97A”巡飛彈能連續(xù)盤旋40分鐘,專挑坦克頂部的薄弱裝甲下手。

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曾私下抱怨:“我們花20億美元買的T-90S,在巴鐵無人機眼里就是移動ATM機。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場裝備競賽最諷刺的是,印度砸的錢足夠研發(fā)兩款國產五代機,但他們的AMCA項目還躺在PPT里。

HAL公司(印度斯坦航空)吹牛說2035年能造出隱身戰(zhàn)機,但網友翻出舊賬:他們組裝蘇-30MKI時,把俄羅斯原廠3%的故障率硬生生搞成了30%。 巴基斯坦網友嘲諷:“建議印度改行賣瑜伽褲,造飛機這種高技術活還是別碰了。 ”

現(xiàn)在南亞的天空就像一場“降維打擊”的現(xiàn)場教學。 印度還在用“買買買”的老套路,巴鐵卻玩起了“隱身科技+體系作戰(zhàn)”的新規(guī)則。

#關稅戰(zhàn)十日談#新德里電視臺請的軍事專家說了大實話:“我們買的不是戰(zhàn)機,而是心理安慰劑。 ”而巴基斯坦空軍的推特賬號最近發(fā)了張梗圖:殲-35和KAAN并肩飛行,配文是“隱身雙雄,專治各種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