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當美國的關稅政策持續(xù)引發(fā)國際各方不滿與反制,白宮忙著在中東展開新一輪布局之際,陷入停滯狀態(tài)許久的俄烏和談進程也正傳來一系列新動向。
關鍵時刻,俄烏局勢發(fā)生了3件大事,和談進程或再生變數。

第一件事,美議員向俄軍“開炮”?白宮失聲了。
22日,美聯(lián)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稱,美國眾議院布賴恩日前訪問烏克蘭時,不僅前往了烏軍前線,還使用烏軍的大炮,朝著俄軍的方向開火,發(fā)射了一枚炮彈,并在炮彈上寫下了“送給普京,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第一選區(qū)”等內容。
這還沒完,布賴恩還在網上公開發(fā)布了相關“向俄軍開炮”的視頻,引發(fā)了美國各界強烈不滿與抨擊,紛紛譴責布賴恩“闖下大禍”——作為官方人員,居然向“美國并沒有宣戰(zhàn)的國家”開火,將把美國推向與俄發(fā)生直接沖突的危險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布賴恩的這一荒唐舉動,白宮與特朗普居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都處于“失聲狀態(tài)”。
更要注意,布賴恩與特朗普一樣,也是共和黨人,而賓州是美國重要的搖擺州之一,如今布賴恩做出向俄軍開炮的舉動,顯然是旨在通過此舉“作秀”并吸引選民支持。
因此,對于這種“家丑外揚”的情況,特朗普選擇“沉默”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但話說回來,近日,由于俄烏和談進程難有進展,特朗普已經發(fā)出“通牒”,稱如果因為俄烏任何一方導致和平協(xié)議無法達成,那么美國將放棄結束俄烏沖突的計劃。
22日,特朗普還表示,美國將在“未來3天內”,公布俄烏和談的“計劃與方案”。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共和黨議員在俄烏前線向俄軍“開炮”的消息被曝出,無異于給特朗普增添更多麻煩和阻礙,甚至可能會激怒俄羅斯。
眼下,俄方雖然沒有對布賴恩的舉動做出回應,但普京卻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

第二件事,特朗普“馬失前蹄”?俄或與烏坐下談。
22日,普京首次表示,俄方對任何和平倡議都持開放態(tài)度,并期待烏方也采取同樣的立場。
言下之意,普京愿意與烏克蘭進行雙邊會談,這是俄烏沖突發(fā)生以來,普京第一次釋放這一信號。
要知道,過去3年多時間里,俄烏會談的次數不少,但幾乎都是在第三方的斡旋和主持下進行的,俄烏兩國進行雙邊會談的情況,幾乎沒有。
并且,根據普京的表態(tài),俄烏若進行雙邊會談,很可能不會帶上美國,如此一來,白宮也可能會面臨“無法上桌”的風險。若俄烏在沒有美國的參與下取得談判突破,那么特朗普將很難拿到調停俄烏局勢的“功勞”、白忙一場。

此外,22日,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對于特朗普提到的“3天內公布和談方案”,俄方并不知曉,目前也沒有關于普京與特朗普對話的安排。
言下之意,打算3天內公布和談方案的特朗普,似乎成了唱“獨角戲”的對象,這無疑將令白宮如坐針氈。
畢竟,特朗普參選時就多次高呼,他若贏得大選,就有把握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但如今特朗普上臺已經3個多月,俄烏沖突還是沒結束,若最終俄烏沖突結束,與美國無關,那么特朗普受到的影響和打擊沒準會更大。
然而,隨著普京發(fā)出愿意談判的信號,烏克蘭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改變了。

第三件事,澤連斯基同意與俄談判,但提出了2個條件。
22日,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愿意以“任何形式”與俄羅斯進行談判,但有2個前提條件:
一是,俄烏雙方在前線停止戰(zhàn)斗;
二是,烏克蘭“永遠不會承認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
言下之意,只有在俄烏前線停戰(zhàn)后,烏克蘭才會與俄進行談判,并且領土問題不會在談判議程之中。
可見,烏克蘭的態(tài)度依舊強硬,至于俄方會不會接受這樣的談判條件,目前還是未知數,俄方也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此外,澤連斯基還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23日,烏方團隊將在倫敦與美英法德四國代表舉行會談,討論全面或部分?;鹗乱?。

很顯然,烏克蘭還在寄希望于美西方,希望帶動美英法德等國一起向俄施壓,從而增加談判的底氣和籌碼。而這,對于一直想“上桌”但卻未果的歐洲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而對于“擔心被排除在談判之外”的美國來說,也是一個利好。
至于已經同意與烏進行雙邊會談的俄羅斯,會不會答應與美英法德等國一起討論俄烏局勢,目前也還是未知數。
可見,俄烏和談進程雖然有了一定的進展,但距離實現真正停火,仍有不小的差距和阻礙。
山雨欲來風滿樓。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fā)展,各方會如何出招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