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解密四川“國賓館”

金牛壩,位于成都市金牛區(qū)西北部,西華街道金牛大道以東,其地理位置優(yōu)越,東約500米緊靠茶店子(原是成都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約300米毗鄰今三環(huán)立交,西連金泉街,延銜犀浦鎮(zhèn)(犀指犀牛),故歷史上,金泉、金牛、犀牛有“三寶”之地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牛賓館內(nèi)金牛雕塑(蓬州閑士 攝,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在水豐土沃,地涌甘泉的居家上風寶地金牛壩,就有這樣一座文化地標——始建于1957年的金牛賓館,是金牛的歷史建筑,也是成都的文化名片,更是四川的“國賓館”。

這座神秘的“國賓館”,其來歷、館名、建筑、故事都大有來頭!一起來看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牛賓館(圖源:國賓金牛)

立體的紅色歷史掌故

在漫長的時間長河里,金牛賓館曾幾易其名。金牛壩招待所、成都市26號信箱、四川省委第五招待所、蓉城賓館……不同的名字,見證了金牛賓館的發(fā)展與變革。

將時鐘撥回到20世紀,金牛賓館的故事要從新中國成立后開始講起。1950年1月,成都縣人民政府成立,設址茶店子。同年5月,成都縣人民政府遷至金牛壩。1952年4月,成都縣撤銷,該駐地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衛(wèi)生部門改為“四川省第一干部療養(yǎng)院”,并陸續(xù)擴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39年1月,國民政府在金牛壩修建“成都行轅宿舍”,命名為“新生村”,即金牛賓館所在地。圖片為民國時期金牛壩新生村平面圖(圖源:成都市金牛區(qū)地方志編纂中心)

據(jù)《成都市金牛區(qū)志(1960—1990)》載,1956年6月,“四川省第一干部療養(yǎng)院”遷走,其駐地改建為“中共四川省委金牛壩招待所”。1958年到1959年間,招待所在所內(nèi)大量開墾生荒地,種蘋果、棉花、油菜、紅薯、水稻、小麥等農(nóng)作物。其中,部分耕地作為中共四川省委機關干部的勞動試驗田,至1980年退耕還林為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牛賓館大門和廣場舊貌(圖源:成都市金牛區(qū)地方志編纂中心)

因保密要求,1957年至1972年,金牛壩招待所對外使用成都市26號信箱。因一度屬于軍管,此地曾稱“四川省委第五招待所”。1976年至1978年,更名為“蓉城賓館”。1978年5月,蓉城賓館正式啟用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金牛賓館”館名,全稱為“四川省委金牛賓館”。1980年5月,更名為“四川省人民政府金牛賓館”至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世紀90年代的金牛賓館(圖源:成都市金牛區(qū)地方志編纂中心)

名字在變,紅色基因不變,光榮使命不改。金牛賓館是接待各國政要和國家領導人的“國賓館”,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政務接待基地和會議服務中心。幾十年來,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金日成、西哈努克、布什等外國元首都曾下榻這里。

金牛賓館既是金牛的紅色印記,又是金牛區(qū)的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見證,堪稱一本立體的紅色歷史掌故。2022年,金牛賓館入選四川省第二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牛賓館內(nèi)部( 圖源:國賓金牛)

“根正苗紅”!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下榻地

金牛壩招待所所在地,原是一片長滿青松、銀杏、古楠的大林盤。據(jù)《金牛賓館館史資料匯編》載,1938年至1944年,日軍曾空襲轟炸成都31次,這里曾是國民政府行營疏散區(qū)。1945年,此地修建了幾棟平房別墅,成為地方官僚、商賈等住所。1953年,成為中共四川省委的療養(yǎng)院。1955年,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歸國途徑成都曾在此下榻,成為金牛壩招待所接待的第一位中央首長。

1956年,四川省委決定將金牛壩招待所建成具有當時一流水準的、接待中央領導、高級外賓和召開高級會議的庭院式招待所。1957年,金牛壩招待所翻新后建成四川省內(nèi)最大的園林別墅式賓館,擁有西樓、小禮堂、平房和游泳池等設施設置。

1958年春,成都平原上,麥苗青青隨風蕩,金黃的油菜花開得燦爛。剛修建一新的金牛壩招待所(現(xiàn)金牛賓館)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成都會議)在此召開。

1958年3月4日,毛澤東主席乘專機飛抵成都,住進金牛壩招待所平房(現(xiàn)金牛賓館銀杏莊)。3月5日下午,毛澤東主席在時任四川省委副秘書長周頤陪同下繞城游覽成都,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來到成都。毛澤東在招待所住了23天。

幾十年后,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下榻的平房,終于有了個雅致的名字。2002年5月,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同志下榻時,四周有很多高大參天的銀杏樹,當時正值銀杏樹發(fā)新芽,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江澤民同志欣然提筆為平房提名“銀杏莊”,此名沿用至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修繕后的銀杏莊(圖源:國賓金牛)

2013年,包含銀杏莊、張大千故居、俱樂部禮堂在內(nèi)的金牛賓館歷史建筑,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館兩制”,鄧小平親筆題寫?zhàn)^名

金牛賓館也深受鄧小平的“偏愛”。自1957年建館以來,鄧小平曾9次下榻這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鄧小平同志與金牛賓館員工親切交談(圖源:國賓金牛)

1978年1月,鄧小平同志出訪緬甸歸來,下榻金牛賓館。賓館有關領導囑咐工作人員,找個機會請鄧小平同志為賓館題寫一個館名。某日,鄧小平午睡后和家人一塊兒到賓館園子里去散步,陪同的賓館有關人員趁機向他提出寫?zhàn)^名的請求。

晚飯后,鄧小平回到辦公室,進門一眼就看見辦公桌上規(guī)規(guī)整整地擺放著紙筆墨硯。他笑著說:“硬是要寫嗦,我那字太差,寫出來見不得人?!编嚵衷谝慌詿嵝牡卣f:“人家賓館給你服務那么多次,每次來就像回家一樣。要寫,你那字見得人的?!?/p>

鄧小平笑了,徑直走到辦公桌前,拿起筆,欣然揮毫,寫下“蓉城賓館”四個字。然后他又退后兩步,看了看,又將筆蘸了蘸墨,寫下了“金牛賓館”四個字。最后,鄧小平將兩幅字對照比較了一下,說:“還是‘金牛賓館’好!”就這樣,經(jīng)歷了幾次變更以后,金牛賓館擁有了如今的館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鄧小平題寫的“金牛賓館” (圖源:國賓金牛)

1980年7月,鄧小平同志在金牛賓館看望為賓館義務作畫的十多位畫家,欣賞他們的作品。因是內(nèi)部畫展,作品全都沒有托裱,有的掛在繩子上,有的擺在地上,除了留下一條通道外,全屋子都被畫作占滿了。

在眾多作品中,首先映入鄧小平眼簾的是畫家們合作的一幅《好貓圖》,該畫的寓意取自鄧小平的名言“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鄧小平說,這幅畫真有意思!后來,他還在擺放在地上的幾幅“特寫”的大熊貓畫前停步良久。他倒背著雙手,微彎著腰,一幅一幅看得非常仔細。畫中一只只大熊貓或坐或臥,或啃竹筍或相依相偎,形態(tài)憨厚可愛,引得鄧小平不時地微笑、點頭。欣賞完后,鄧小平對四川國畫的創(chuàng)作實力給予了很高評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80年7月,鄧小平同志在金牛賓館欣賞四川畫家的作品(圖源:國賓金牛)

現(xiàn)在,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園林,已經(jīng)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進入?yún)⒂^,欣賞這個園林如畫、歷史厚重的賓館。它的“對外開放”要歸功于鄧小平的指示。據(jù)說,鄧小平在下榻金牛賓館期間曾指出:“這里長時間不住人,要改變,開放或半開放嘛?!?986年2月,鄧小平一家在金牛賓館度過了一個祥和的春節(jié),返京前,他又囑咐:“金牛賓館要逐步開放,不能老樣子,搞封閉服務?!?/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風景優(yōu)美、景色宜人的金牛賓館(圖源:國賓金牛)

此后,金牛賓館逐漸改為“一館兩制”,除確保省委省政府指令性接待任務外,其余時間均對外開放。和其他賓館一樣,金牛賓館按市場化模式經(jīng)營,獲取的利潤可以用于賓館維護,不僅減輕了財政負擔,又拓展了事業(yè)發(fā)展。

翠湖荷花、林間飛雀、廊橋亭樓

在四川最大的園林別墅式賓館

金牛賓館一步一景,處處是景

雄偉典雅的川派園林

雕欄玉砌間流淌著千年蜀韻

曲徑通幽處沉淀了歷史記憶

好似將《蜀川勝概圖》的筆墨丹青

化作可居可賞的桃源秘境

這座有口皆碑的“國賓館”

在新時代煥發(fā)出了新的活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牛賓館景色(圖源:國賓金牛)

參考資料:

1.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成都市志大事記》.

2.成都市金牛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成都市金牛區(qū)志(1960—1990)》.

3.成都市金牛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親歷·五十年金牛記憶》.

4.《金牛賓館館史資料匯編》.

來源:方志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