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一手教育資訊、升學政策解讀
今日,一份滾燙的捷報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傳來--我校2017屆畢業(yè)生吳子敬同學(現(xiàn)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工智能與數(shù)據(jù)科學學院),以破竹之勢問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

郭沫若獎學金是以中國科大首任校長郭沫若先生生前交給中國科學院黨組的15萬元稿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該獎項用以激勵科大學子勇攀科學高峰,是新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獎學金,被譽為“中國青年科學界奧斯卡”的至高榮譽。自1981年第1屆郭沫若獎學金頒發(fā)至今,共有1145位科大學子獲此殊榮。歷屆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杰出校友,他們在教育科研、前沿科技、金融IT等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走出了12位院士、37位“杰青”、數(shù)百名科技領軍者。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這也是綿陽中學英才學校學子首次獲獎。



左-綿陽中學黨委書記 魏東
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舒歌群
右-吳子敬
從信息教室窗邊的晨光
到領獎臺上的萬丈光芒
幾年前那個總是追著老師提問的青澀少年,或許不曾想到,曾在綿中英才信息課堂上點開的第一個程序,會成為打開人工智能世界大門的鑰匙;在寒來暑往全力備戰(zhàn)信息奧賽流的汗,竟?jié)补喑?strong>國際頂刊論文的綻放。

“哪有什么天賦異稟,不過是把別人玩游戲的時間,都獻給了計算機機房的星空。”吳子敬在談笑中揭開成長密碼——那些在圖書館閉館音樂中收拾書包的夜晚,那些把錯題本磨出毛邊的堅持,那些在科技節(jié)上與隊友擊掌的瞬間,終于淬煉成今日的鋒芒!
母校給我的不止知識
而是征服星辰的勇氣

“永遠記得初三那年,班主任楊勝利老師在我模擬考失利之后說的那句‘你的征途是三維坐標系外的浩瀚’,從那天起,我學會用失敗校準方向?!?/p>
“當我在中科大的機房里不斷探索人工智能的無限可能時,眼前浮現(xiàn)的卻是初中信息課上,老師教導我們要提升計算思維、重視跨學科融合;當我站在領獎臺上接過證書時,耳邊回響的竟是當年在英才校園,與同窗許下的‘要成為改變世界的人’的稚嫩誓言?!?/p>
孩子們,
請相信奮斗的力量
“他曾在月考中跌落年級百名,卻利用月假整理出厚厚一本錯題集;他曾經(jīng)很內向,但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越來越開朗,越來越自信,成為班上扭著老師問問題的那個人,絕不會讓錯題過夜”,當年的語文老師如是說。這個世界從不會辜負真正熾熱的靈魂!那些你咬牙堅持的早讀、你為實驗熬紅的雙眼、你在跑道上的吶喊,終將在某天裂變成照亮宇宙的光!

祝賀吳子敬同學!
來源:綿陽中學英才學校
編輯:Helen
審核:David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