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全國人民高興的時候,毛主席收到了從重慶寄來的信,
信中蔣介石邀請毛主席去重慶談判,雙方商議接下來中國的局勢。
毛主席很清楚這場談判蔣介石不懷好意,但他還是想為中國營造一個好的氛圍,于是毅然決定應邀。
毛主席到了重慶以后,蔣介石專門設宴款待他,在席上,國民黨員戴季陶公然出言譏諷毛主席,他本以為這樣就會讓毛主席出丑。
但沒想到毛主席在聽完他的話后,直接巧妙地回了一句,直接把他的話擋回去了,而且還引得滿堂喝彩。
當時是怎么回事?戴季陶是如何譏諷毛主席的?毛主席又是怎樣回應的?

眾所周知,戴季陶是很嚴重的“反共分子”,他經常在公眾場合詆毀共產黨,批評馬克思主義,但其實
,戴季陶在年輕的時候對馬克思主義很信奉。
戴季陶家庭條件很好,曾經去日本留學,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熱血青年,他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步伐,參加了護法戰(zhàn)爭。
孫先生接下來的很多行動中都有戴季陶陪伴左右,他還自稱為“
孫中山先生的信徒
”。因為戴季陶文筆犀利,敢于批評時事,所以孫中山對他也十分器重。
后來,西方的很多思想傳入中國,當時的年輕人最崇尚的就是馬克思主義,戴季陶也順應時事,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救星”,并且出版了很多篇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文章。
這個時候的戴季陶風度翩翩,為拯救國家而四處奔走,深受大家的喜愛,甚至連陳獨秀都公開夸獎他,
可以說這是戴季陶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在這個時候,有人提出在中國也建立一個共產黨組織,戴季陶本來很贊成,還想過要加入共產黨,但當他了解到要跟資產階級劃清界限以后,他立刻就退出了
,他表示自己不能跟孫中山先生斷交,
其實追根究底,他是不想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
只是那個時候戴季陶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這一退出,就是一輩子的事,跟那些朋友也分道揚鑣,甚至直接把自己的退路全部都堵死了。
孫中山先生一生為國為民,提出了“三民主義”,想集合全國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敵,戴季陶也接到了孫先生的命令,勸各位將領團結。
但是戴季陶的行動卻處處受阻,根本就沒有人聽他的,即使搬出孫中山先生也不管用,他十分苦惱。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戴季陶為如何規(guī)勸各位將軍,團結一致而苦惱時,他收到了一條消息:
各路軍閥準備為了爭權奪利而開戰(zhàn)。

戴季陶更加郁悶了,他的人生從來都是順風順水,幾乎沒有受到過什么挫折,此時卻遭遇了這么大的失敗,他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是夜,他在江邊來回徘徊,看著湍急的水流,一個想不開直接跳進去了,他在冰冷的河水里起起伏伏,最終被人救上來了。
經歷了快要死亡的陰影后,戴季陶突然想開了,既然馬克思主義行不通,那么就放棄它,
于是他決定徹底告別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
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后,戴季陶更加為所欲為,他跟蔣介石聯合一起來,
公然篡改“三民主義”,到處宣傳“反共理論”,并且迫害共產黨員,
很多人都很討厭他。
從受人追捧到臭名昭著,戴季陶經歷了很多,但他從來都不覺得自己做錯了,選擇了一條最錯誤的道路。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戴季陶還是一直抹黑共產黨,但面對日本的侵略,國民黨不得不放下內戰(zhàn),先共同抵御外敵。

經過我國人民這么久艱苦卓絕的斗爭后,日本終于無條件投降,外患沒有了,內憂就浮現出來了,蔣介石想要發(fā)動內戰(zhàn),奪取政權,但他又不想讓自己背上罵名。
思來想去以后,蔣介石給毛主席發(fā)了一封電報,邀請共產黨到重慶談判,戴季陶聽說了這件事以后一直很著急,他找到蔣介石說:“不要讓共產黨來重慶,共產黨的實力很高,到時候可能會出事?!?/p>
但蔣介石滿不在乎,
因為覺得毛主席肯定不會來,到時候自己就可以說共產黨不想談判,然后順理成章地發(fā)動內戰(zhàn),并把責任推到共產黨身上。
蔣介石把電報發(fā)出去以后,還在報紙上大肆宣傳,說自己要為了和平建國的事邀請共產黨談判,一時間全國人民都在討論這件事。
收到電報以后,我黨的很多人都勸毛主席不要去重慶,畢竟重慶全都是蔣介石的兵,萬一蔣介石不守信用,把毛主席關押起來的話,那對中國來說將會是一大損失。

毛主席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去赴約,他表示,他想讓中國平靜下來,不再打仗,讓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雖然此行困難重重,
但只要有一絲機會,他都要試試。
眾人見毛主席已經下定決心,于是也不再勸他,給蔣介石回了信表示會去赴約,然后就準備毛主席去重慶的行李。
收到毛主席說要去重慶的電報以后,蔣介石傻眼了,他根本就沒覺得毛澤東能來,沒想到事情出乎了他的意料,但已經這樣了,他只能先做好準備。
8月28日,毛主席一行人到達了重慶,由于蔣介石的宣傳,這次的談判人盡皆知,還有很多記者等在這里。
之前,在蔣介石等人的有心宣傳之下,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覺得共產黨是“共匪”,對我黨很敵視,為了改變他們的想法,
毛主席此行專門穿了中山裝,還帶著孫中山曾經戴過的考克帽。

當毛主席穿著這一身亮相的時候,前來接機的人都驚呆了,記者抓住機會,一時間,閃光燈閃個不停。
為了顯示自己的待客之道,當天晚上,蔣介石在桂園設宴款待毛主席等人,這次的宴會十分盛大,重慶比較有名的人收到邀請出席了宴會。
毛主席一出場便收獲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鼓掌歡迎毛主席出席,毛主席也熱情地跟他們握手。
當毛主席的視線掃到孫中山先生的畫像時,他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快步走到孫中山先生畫像的面前,對他鞠了三個躬以示尊重,同行的周恩來和王若飛也和毛主席一樣向孫先生鞠躬。
現場的大部分人都被毛主席他們感動,等他們鞠完躬后不由自主地為他們鼓掌,但突然有一個不和諧的聲音說道:“
不是一家人,怎么還拜一個祖宗呢?

眾人很驚訝地看去,原來是戴季陶說的,只見他臉上帶著譏諷,但毛主席頭也沒回地說:“孫中山先生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國人都應該懷念他,況且之前國共合作的時候,我有幸聽過孫中山先生的教誨,所以我應該尊重他?!?/p>
這一番話說得大家紛紛叫好,也讓戴季陶的臉色變得難堪,毛主席頓了一下,轉過身來對著他說:“
孫中山先生之前曾經提出過‘三大政策’,政策中提名中共一家親,所以為什么不能拜孫中山先生呢?”
毛主席說完以后,戴季陶的臉色漲得通紅,看起來十分尷尬,沒想到毛澤東又接著說:“之前孫中山先生就曾經希望國共合作,共同建設新中國,我此行來就是為了完成他的遺志?!?/p>
說完,毛主席并沒有看戴季陶的臉色,直接立刻走到了自己的座位旁邊,戴季陶徹底不知道說什么了,只能陪著笑。
在接下來的宴會上,戴季陶徹底不敢再多說什么了,氣氛有些尷尬,把這一幕盡收眼底的何應欽暗自生氣,為了為難毛主席,他遞給了張群一個眼神。

張群迅速領會,他站起來,表示大家來猜謎語吧,他想讓毛主席出丑,于是就說了很多比較難的謎語,
但沒想到毛主席不但出色地對上了謎語,還借此宣傳了共產黨,
這讓戴季陶他們都在心里暗暗生氣。
宴會結束以后,毛主席他們回到了住所,同行的人說:“看這個情況,國民黨提出合作不誠心啊,主席,您怎么看?”
毛主席想了一下說:“確實是這樣,但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可以的,不能再打仗了,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他們商議過后,決定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拿出自己最大的誠意,
一一拜訪在重慶的國民黨將領和有志之士,獲得他們的支持。
到重慶的第三日,毛主席就帶著人去拜訪了戴季陶,當時毛主席他們并沒有掩飾行動,戴季陶想到自己在宴會上的表現,覺得毛主席壓根就不可能去拜訪他,所以也沒有準備。

所以他猝不及防地看到了前來的毛主席等人時,顯得驚慌失措
,毛主席絲毫沒有在乎他之前的無禮行為,
這讓他更加羞愧了,提出要設宴請毛主席他們吃飯。
但毛主席他們已經有約了,就跟戴季陶約了下次的時間,隨后兩個人吃飯的時候,毛主席聊得全都是私事,對于國共合作的時一句都沒有提,這也讓戴季陶更加佩服毛主席。
在幾天的拜訪過后,毛主席就準備跟蔣介石談論合作的事,蔣介石本就沒有打算和共產黨合作,現在怎么拿得出合同呢?只能匆忙地準備了一份。
這份合同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條款,毛主席一看就知道是臨時寫的,也沒有直接指出來,只是跟他們重新商討。
在剛開始的談判中,蔣介石很不配合,還明里暗里地想要激怒毛主席,
他覺得只要毛主席一生氣,他就可以說毛主席不配合談判,直接把毛主席扣下。
但事情讓他失望了,面對蔣介石的挑釁,毛主席毫不理會,而是引導蔣介石修訂條約。

毛主席一共在重慶待了43天,在他的努力下,
雙方簽訂了“
雙十協(xié)定
初步達成了一致,對于這個結果,毛主席是比較滿意的,他不想再看到中國的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了。
只是蔣介石根本就不想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所以即使簽訂了合約,蔣介石還是在謀劃內戰(zhàn),并在準備好以后對我黨大肆出兵。
在重慶談判期間,戴季陶就已經完全被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所以他一直在勸蔣介石不要發(fā)兵,試圖維護國共合作,但蔣介石已經完全瘋狂,并不理會戴季陶的勸告。
在蔣介石徹底對共產黨出兵以后,戴季陶一直郁郁寡歡,每天都躺在醫(yī)院里,但是他還在關注戰(zhàn)事,當聽到國民黨多次失敗以后,他的心情越來越差,身體也在日益消瘦。
1949年,國民黨徹底沒有了希望,蔣介石終于放棄掙扎,倉皇逃往臺灣,很多國民黨的高級將領都跟隨蔣介石。

蔣介石跟戴季陶的關系很好,所以他也邀請戴季陶跟自己一起走,并表示到了臺灣以后會好好照顧他。
但戴季陶直接拒絕了蔣介石,他的病已經很重了,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不愿意離開家鄉(xiāng),蔣介石也只能作罷。
后來,戴季陶已經病得起不來床了,他在絕望之下,
選擇了自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