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千尋

后臺回復(fù)“聽課”,聽免費課程

后臺回復(fù)“寫作”,加入寫作群

大家好,我是陳千尋,湯小小寫作班學員。

自從上了2期老師的課,我放開手寫作,身心特別自洽。

沒有對流量的過分焦慮,我也不想為自己設(shè)限。

繼續(xù)找準可更新的領(lǐng)域,我持續(xù)創(chuàng)作。

4月老師出了新書《爆款劇評寫作》,我馬上下單拜讀了。

看完只想說一句,干貨真的太足了!

因為最近看《蠻好的人生》很上頭,我就根據(jù)學到的方法嘗試寫劇評,沒想到第1篇就出了10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章鏈接:39歲的原配孫儷,給搶老公的“三界教授”胡杏兒送新婚賀禮,誰的手段更高明?】

欣喜之余,還是要來分享下我學到的經(jīng)驗。

1學了就馬上用

在看書之前,我本身就是在老師的班上課的。

課程期間,我不但反復(fù)回聽課程,每天交作業(yè),還把作業(yè)提交到公開點評環(huán)節(jié)。

鑒于我之前寫親子文,感覺有點擰巴,效果不好。

公開點評時,我特意寫了3篇,1篇書評,1篇情感文和1篇熱點文。

代老師一針見血,看出我有賽道上的困惑,就提醒我寫可持續(xù)更新的領(lǐng)域。

書評當然可以,蘇沫老師也帶我入了行,還有每周定期約稿的編輯。

但書評有些費工夫,我進入到心流狀態(tài)的時候少。

最近看了老師講劇評的書,老師還說劇評賽道比較容易出成績,剛好我也想嘗試新賽道,這真是口渴了有人來送水。

書中真的全是干貨,加上我本身有寫觀點文寫書評的基礎(chǔ),所以,我一刻都不帶耽誤的,立馬行動,寫起了劇評。

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學到一個方法,馬上就去實踐,實踐出真知。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掌握這個方法的精髓,最好的辦法,就是馬上開寫。

2選好劇,找準角度

方向瞄準了,選什么劇呢?還是小小老師說的,熱播劇優(yōu)于經(jīng)典劇。

剛好我追的《蠻好的人生》熱度高,還是喜歡的孫儷胡杏兒在演。

兩個實力派搭戲,孫儷演的胡曼黎,堂堂金牌銷冠,以原配之身斗小三胡杏兒,看得人血脈賁張。

一個沒道德感嘲諷對方無夫妻生活,一個給對方送3婚賀禮,簡直是神仙打架。

胡杏兒演的小三極囂張且壓迫感強,劇情相當有張力,節(jié)奏也快。

我又搜了一下《蠻好的人生》的最熱文章,有吐槽孫儷演技、劇情浮夸的,也有寫原配斗小三的。

我鎖定了原配斗小三的素材,看上去有點狗血,但勝在滿足了人性的獵奇心理。

加上同是中年女性,能共情同齡人的婚姻生活。

主題也很明確:先謀生再謀愛,女人到什么年紀都要有自己的事業(yè)。

不到2小時,我的文章就完工了。

就像餃子導(dǎo)演說的:

“出來混,最重要的是先出來?!?/p>

找準角度寫出來,你就贏了一半。

不會選劇呢,就去讀小小老師的新書,學劇評課,再選出最新的熱劇。

找角度看最熱文章,一般爆過的選題還會再爆。

我能行,你也一定可以。

3 放平心態(tài),先完成再完美

經(jīng)過謀篇布局、素材搭配、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完成寫作后我配好圖。

再對整篇文章通讀幾遍,長短句結(jié)合,評論部分優(yōu)化。

4月21日晚上19點多我點擊發(fā)送,看著看著,文章的數(shù)據(jù)就跑起來了

到了第二天,快5萬了,我覺得能爆,又把助推券用上了。

4月23日下午2點,終于跑出10萬+,我還是有幾點感慨的。

首先,要放平心態(tài)。

畢淑敏曾說:“有一顆大心臟,才盛得下喜怒,輸?shù)贸隽α?。?/p>

這句話對于寫作者,簡直是養(yǎng)好心態(tài)的金科玉律。

4月份,我一直在嘗試用Deepsee優(yōu)化寫作,但結(jié)果不如意。

蘇沫老師提醒我好幾次,不能過多照搬其他文章的金句,也不能評論用得太生硬。

所以,我特別注意自己積累,仿寫金句。寧可要接地氣,也不能堆砌。

因為315寫衛(wèi)生巾的文章,我掉出了流量池,也不懈氣,寫回來就好了。

光做到這一點,就能贏過很多人。用心的作者尤其希望被認可,但也要給平臺時間。

換位思考,要從那么多文章和賬號甄別出你,你要有優(yōu)勝之處,好心態(tài)就是第一點。

千萬別內(nèi)耗,一個阿Q的想法是把平臺當臉盲,只要你掉出去,就當ta認錯人了。

多寫好文章,混個臉熟,讓臉盲徹底記住你,哈哈哈。

其次,要用點技巧。

每次我的文章發(fā)出前,我都會先看看別人的推薦合集。

像這次,我也看了爆款文的推薦合集,基本上都有孫儷和胡杏兒。

要么合集就是電視劇,這個歸類挺重要,感興趣的人會點開自己喜歡的分類。

合集用得好,相當于是對口銷售。

最后,切換思路。

我們寫自媒體文章,時不時會有流量焦慮。

我感覺一個比較好的破解方法,就是干具體的事。

比如上次我掉出池子,就讀書寫書評,再去投稿。

又讀又寫,那些焦慮被丟開,又忙著寫劇評,思路切換及時,才能發(fā)現(xiàn)《蠻好的人生》這部好劇。

不如意的事多了,何必緊繃不放、影響心情、費時間嘞?

心態(tài)好了,結(jié)果就好了。4月21日,我另一篇投稿也在湯小小老師公眾號發(fā)表了。

發(fā)現(xiàn)沒,還是得心態(tài)好,不焦慮,寫就完事兒了。

在寫作這條路,我們要像猴皮筋,能扳彎但扯不斷。

既然我們都選了這條路,就要好好行動做出亮眼成績,,堅信“皮格馬利翁效應(yīng)”:當我們真心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時,就真的會變成現(xiàn)實。

共勉。作者介紹

陳千尋,湯小小寫作班學員,《讓孩子愛上閱讀:3-6歲親子閱讀完全指導(dǎo)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