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 | 周國平

01

人在愛情中自愿放棄意志自由,在婚姻中被迫放棄意志自由。性是意志自由的天敵嗎?

02

與其說有理解才有愛,毋寧說有愛才有理解。愛一個人,一本書,一件藝術(shù)品,就會反復(fù)玩味這個人的一言一行,這本書的一字一句,這件作品的細枝末節(jié),自以為揣摩出了某種深長意味,于是,“理解”了。

03

最強烈的愛都根源于絕望,最深沉的痛苦都根源于愛。

幸福是難的。也許,潛藏在真正的愛情背后的是深沉的憂傷,潛藏在現(xiàn)代式的尋歡作樂背后的是空虛。兩相比較,前者無限高于后者。

04

愛情與事業(yè),人生的兩大追求,其實質(zhì)為一,均是自我確認的方式。愛情是通過某一異性的承認來確認自身的價值,事業(yè)是通過社會的承認來確認自身的價值。

05

愛情的發(fā)生需要適宜的情境。彼此太熟悉,太了解,沒有了神秘感,就不易發(fā)生愛情。當然,彼此過于陌生和隔膜,也不能發(fā)生愛情。愛情的發(fā)生,在有所接觸又不太稔熟之間,既有神秘感,又有親切感,既能給想象力留出充分余地,又能使吸引力發(fā)揮到最滿意的程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6

也許,性愛中總是交織著愛的對立面——恨,或者懼。拜倫屬于前者,歌德屬于后者。

07

情種愛得熱烈,但不專一。君子愛得專一,但不熱烈。此事古難全。不過,偶爾有愛得專一的情種,卻注定沒有愛得熱烈的君子。

08

凡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兩種需要。在相愛者之間,如果這兩種需要不能同時在對方身上獲得滿足,便潛伏著危機。那慣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為,你遇到了一個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純粹父親型的男人或純粹母親型的女人。在這茫茫宇宙間,有誰不是想要人疼的孤兒?

09

“我愛你。”

“不,你只是喜歡我罷了。”她或他哀怨地說。

“愛我嗎?”

“我喜歡你?!彼蛩詭妇蔚卣f。

在所有的近義詞里,“愛”和“喜歡”似乎被掂量得最多,其間的差異被最鄭重其事地看待。這時男人和女人都成了最一絲不茍的語言學(xué)家。

10

愛情不論短暫或長久,都是美好的。甚至陌生異性之間毫無結(jié)果的好感,定睛的一瞥,朦朧的激動,莫名的惆悵,也是美好的。因為,能夠感受這一切的那顆心畢竟是年輕的。生活中若沒有邂逅以及對邂逅的期待,未免太乏味了。人生魅力的前提之一是,新的愛情的可能性始終向你敞開著,哪怕你并不去實現(xiàn)它們。

11

在崇拜者與被崇拜者之間隔著無限的距離,愛便是走完這個距離的沖動。一旦走完,愛也就結(jié)束了。

比較起來,以相互欣賞為基礎(chǔ)的愛要牢靠得多。在這種情形下,距離本來是有限的,且為雙方所樂于保持,從而形成了一個彈性的場。

12

人大約都這樣:自己所愛的人,如果一定要失去,寧愿給上帝或魔鬼,也不愿給他人。

13

正像戀愛者夸大自己的幸福一樣,失戀者總是夸大自己的痛苦。

在失戀的痛苦中,自尊心的受挫占了很大比重。

14

我愛她,她成了我的一切,除她之外的整個世界似乎都不存在了。

那么,一旦我失去了她,是否就失去了一切呢?

不。恰恰相反,整個世界又在我面前展現(xiàn)了。我重新得到了一切。

15

你是看不到我最愛你的時候的情形的,因為我在看不到你的時候才最愛你。

16

愛情是人生最美麗的夢。倘用理性的刀刃去解析夢,再美麗的夢也會失去它的美。弗洛伊德對夢和性意識的解析就破壞了不少生活的詩意。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生活本身使夢破滅了,這時候,對夢作理性的反省,認清它的美的虛幻,其實是一種解脫的手段。我相信毛姆就屬于這種情況。

17

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也是最遠的。

到世上來一趟,為不多的幾顆心靈所吸引,所陶醉,來不及滿足,也來不及厭倦,又匆匆離去,把一點迷惘留在世上。

18

食欲引起初級革命,性欲引起高級革命。

19

一切迷戀都憑借幻覺,一切理解都包含誤解,一切忠誠都指望報答,一切犧牲都附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