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李秀珍生病住院求助兒子,然而兒子兒媳婦卻說沒錢。

不久后,她發(fā)現(xiàn)兒子一家竟然在她住院期間去了國外旅游。

李秀珍沒想到兒子一家會如此對他。

面對狠心的兒子,她暗暗做了一個驚呆眾人的決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生病

李秀珍覺得自己很不舒服,已經(jīng)持續(xù)三天了。

起初她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但今天早上起來,她突然感到一陣劇烈的胸痛,伴隨著呼吸困難。

作為一名退休教師,李秀珍向來堅強,不愿意給兒女添麻煩,但這次的癥狀確實把她嚇壞了。

"趙姐,能麻煩你送我去醫(yī)院嗎?我感覺不太舒服。"李秀珍撥通了鄰居趙阿姨的電話,聲音虛弱。

"秀珍,你怎么了?聽起來很不對勁啊!"趙阿姨立刻聽出了異樣,語氣中充滿擔憂。

"胸口疼,有點喘不上氣來......"

"你別動,我馬上過來!"

二十分鐘后,李秀珍被送進了市中心醫(yī)院的急診室。

醫(yī)生初步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合并心臟問題,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阿姨,您需要交一筆住院押金,大概六千元。另外,還需要做一系列檢查,費用可能還會增加。"年輕的護士禮貌地告訴李秀珍。

李秀珍皺了皺眉頭。她的退休金每月只有三千多元,平時生活節(jié)儉,但前不久剛剛幫女兒王小英裝修了新房子,手頭確實有些緊張。

"趙姐,能麻煩你幫我聯(lián)系一下我兒子嗎?我想問他借點錢。"李秀珍虛弱地躺在急診室的病床上,對趙阿姨說道。

趙阿姨點點頭,拿出手機撥通了王大明的電話。王大明是李秀珍的兒子,在一家外企做中層管理,收入頗豐。

"喂,大明啊,是我,你媽媽的鄰居趙阿姨。你媽媽生病了,現(xiàn)在在市中心醫(yī)院,需要交六千塊錢的住院押金......"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后傳來王大明略顯慌亂的聲音:"阿姨,我媽怎么了?嚴重嗎?"

"醫(yī)生說是急性支氣管炎,還有些心臟問題,需要住院觀察。"

"這樣啊......"王大明的語氣有些遲疑,"阿姨,是這樣的,我最近手頭也比較緊,公司剛發(fā)完工資就扣了房貸車貸,能不能先用我媽自己的錢墊付一下?實在不行的話,您能不能先幫忙墊付?我過幾天一定還給您。"

趙阿姨皺起了眉頭,有些不悅:"大明啊,你媽媽都這樣了,你怎么還......"

"阿姨,我真的很為難,我老婆管錢,家里的存款卡都在她那里。她帶著小軍回老家了,我現(xiàn)在聯(lián)系不上她。"王大明的聲音聽起來很是尷尬。

趙阿姨無奈地搖搖頭,沒再多說什么,簡單交代了幾句就掛斷了電話。

她轉身看向病床上的李秀珍,不知道該如何轉述這個不孝子的回答。

"他怎么說?"李秀珍虛弱地問道,眼中帶著期待。

趙阿姨嘆了口氣,不忍心直接說出兒子的推辭,只是含糊地回答:"他說...他最近手頭有點緊......"

李秀珍的眼神瞬間暗淡下來。她太了解自己的兒子了,這不過是個借口。

作為母親,她心里比誰都清楚,王大明和張麗的經(jīng)濟狀況絕不至于拿不出六千塊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秀珍,要不我先幫你墊付吧?"趙阿姨心疼地看著老友,主動提出。

李秀珍搖搖頭:"不用了,趙姐。能不能麻煩你再幫我聯(lián)系一下我女兒小英?她的電話是......"

趙阿姨按照李秀珍提供的號碼,撥通了王小英的電話。

令人欣慰的是,王小英接到電話后立刻表示會放下手頭的工作,馬上趕到醫(yī)院。

不到一個小時,王小英和她的丈夫劉建國就匆匆趕到了醫(yī)院??吹侥赣H躺在病床上虛弱的樣子,王小英的眼淚立刻奪眶而出。

"媽,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王小英握著母親的手,滿臉心疼。

"沒事,就是有點喘不上氣,醫(yī)生說需要住院觀察幾天。"李秀珍安慰道。

劉建國此時已經(jīng)去繳費處交了住院押金,辦理了入院手續(xù)。

他回到病房,輕聲對岳母說:"媽,您別擔心,一切都安排好了。您安心養(yǎng)病,有什么需要盡管說。"

李秀珍感動地看著女兒和女婿,眼中噙著淚水。

她想起剛才兒子的推辭,心中不免有些酸楚。從小到大,她對兒子王大明可謂是傾注了全部心血,總認為兒子是傳宗接代的重要人物,在經(jīng)濟和情感上都給予了更多的偏愛。

然而,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是一直被她忽視的女兒伸出了援手。

晚上,王小英堅持要留在醫(yī)院照顧母親,而劉建國則回家照看他們的女兒。李秀珍看著忙前忙后的女兒,心中既溫暖又愧疚。

"小英,你哥哥那邊......"李秀珍欲言又止。

王小英停下手中的活,冷笑一聲:"他說什么借口?沒錢?"

李秀珍沒有回答,但眼神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

"媽,您就別惦記他了。"王小英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他和張麗那樣的人,指望不上的。"

李秀珍嘆了口氣,沒有多說什么。

這些年來,她隱約感覺到兒子和兒媳婦的變化,但一直不愿意直面這個現(xiàn)實。如今,生病這件事卻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親情的真相。

李秀珍望著窗外的夜空,心中五味雜陳。她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話:養(yǎng)兒防老終究是一場空。

02真相

第二天上午,醫(yī)生來查房,告訴李秀珍需要做一系列詳細檢查,以確定心臟的具體問題。這意味著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媽,檢查費用我和建國來承擔,您別擔心。"王小英堅定地說。

李秀珍感激地看了女兒一眼,沒有多說什么。她知道女兒和女婿雖然收入不錯,但也有自己的家庭負擔。

王小英和劉建國有一個正在讀初中的女兒,家里剛剛裝修了新房,經(jīng)濟壓力不小。

"對了,我給哥哥打過電話了,他說他在出差,這兩天會來看您。"王小英補充道,語氣中有一絲不自然。

李秀珍明白女兒是在體諒自己的感受,不想讓她難過。

作為一個當了幾十年教師的人,她能從女兒的語氣中聽出一些端倪。王大明恐怕又找了借口推脫。

"沒事,他工作忙,不用特意過來。"李秀珍故作輕松地說道。

下午,趙阿姨來探望李秀珍,帶來了一些營養(yǎng)品和生活用品。

"秀珍,感覺好些了嗎?"趙阿姨關切地問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多了,謝謝你昨天的幫忙。"李秀珍感激地說。

趙阿姨看了看病房,注意到只有王小英在場,忍不住問道:"大明沒來?。?

王小英冷笑一聲:"他太忙了,來不了。"語氣中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正在這時,趙阿姨的手機響了。她接起電話,說了幾句后掛斷,臉上的表情有些異樣。

"誰?。?李秀珍好奇地問。

"是我外甥女,她在旅行社工作。"趙阿姨猶豫了一下,然后說道,"秀珍,我得告訴你一件事。我外甥女昨天看到王大明一家三口到她們旅行社辦理出國旅游的手續(xù),說是準備去日本玩一周,行程都安排好了。"

這個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病房里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李秀珍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手指不自覺地顫抖著。她兒子居然謊稱沒錢借給她治病,卻要帶著媳婦兒子去日本旅游?

"媽,您別生氣,氣壞了身子不值得。"王小英見狀,趕緊上前安慰母親。

趙阿姨也意識到自己可能說錯了話,連忙道歉:"秀珍,對不起,我不該說這個......"

李秀珍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沒事,趙姐,謝謝你告訴我。有時候,知道真相總比被蒙在鼓里好。"

盡管嘴上這么說,但李秀珍的心情已經(jīng)跌到了谷底。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兒子,如今會變成這樣一個陌生人。

晚上,劉建國下班后帶著女兒小雨來醫(yī)院看望李秀珍。小雨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眼睛像極了外婆年輕時的樣子。

"外婆,您要快點好起來??!我給您帶了您最愛吃的葡萄。"小雨甜甜地說道,把一袋新鮮葡萄放在床頭柜上。

李秀珍摸了摸外孫女的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謝謝小雨,有你這句話,外婆就感覺好多了。"

劉建國走到病床前,輕聲詢問岳母的病情,然后拿出一疊檢查單仔細查看。

作為一名醫(yī)療器械公司的銷售經(jīng)理,他對醫(yī)療方面的事情比較了解。

"媽,您的情況基本穩(wěn)定,不用太擔心。醫(yī)生說再觀察兩天就可以出院了。"劉建國安慰道。

李秀珍點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感激。這時,她的手機響了起來,屏幕上顯示的是王大明的名字。

房間里的人都看向那個響動的手機,氣氛一時有些微妙。

李秀珍接起電話:"喂,大明啊。"

"媽,聽說您住院了,情況怎么樣?。?王大明的聲音通過電話傳來,聽起來有些刻意的關切。

"沒什么大問題,醫(yī)生說再觀察兩天就可以出院了。"李秀珍平靜地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王大明松了一口氣,然后迅速轉移了話題,"媽,是這樣的,我最近工作太忙,可能抽不出時間來看您。等您出院了,我再去家里看您,好嗎?"

李秀珍聽著兒子的借口,心中一陣苦澀,但她沒有揭穿:"好,你工作要緊,不用特意過來。"

"還有,媽,您的醫(yī)藥費......"王大明吞吞吐吐地說,"我最近手頭確實有點緊......"

不等兒子把話說完,李秀珍就打斷了他:"不用擔心,小英和建國已經(jīng)幫我付了。"

電話那頭明顯松了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等您出院了,我會補償他們的。"

掛斷電話,李秀珍的眼神黯淡下來。

她知道,兒子說的"補償"多半是一句空話。

"媽,您別難過。"王小英安慰道,"人各有命,您已經(jīng)盡到了做母親的責任,剩下的路,各人走各人的。"

李秀珍點點頭,心中卻五味雜陳?;叵肫疬@些年來對兒子的百般疼愛,再對比他現(xiàn)在的冷漠無情,她不禁感到一陣悲涼。

"媽,您好好休息,我們先回去了。明天上午我再來照顧您。"王小英看了看表,已經(jīng)是探視時間的尾聲了。

李秀珍揮揮手,目送女兒一家離開。病房重歸安靜,只剩下她一個人望著窗外的夜色,思緒萬千。

她回想起兒子小時候的乖巧可愛,到長大后的漸漸疏遠;想起兒媳婦張麗初來乍到時的熱情,到如今的勢利眼;也想起了自己多年來重男輕女的偏心,以及女兒默默的包容和付出。

03出院

一周后,李秀珍出院了。醫(yī)生診斷她是冠心病加上支氣管炎,病情已經(jīng)穩(wěn)定,但需要長期服藥,并定期復查。

出院這天,王小英和劉建國一早就來到醫(yī)院,幫母親辦理了出院手續(xù),并結清了所有醫(yī)療費用——一共兩萬多元,全部由他們夫妻倆承擔。

"媽,我們送您回家。"王小英扶著母親坐上了劉建國的車。

路上,李秀珍忽然問道:"小英,你哥哥他們是不是去日本了?"

王小英愣了一下,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劉建國通過后視鏡看了岳母一眼,決定實話實說:"是的,媽。他們前天出發(fā)的,說是要去日本玩一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秀珍點點頭,臉上沒有太多表情變化,只是輕輕嘆了一口氣:"他們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理解。"

車廂內一時安靜下來,只有輕柔的音樂在播放。

回到家中,李秀珍發(fā)現(xiàn)女兒已經(jīng)把房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冰箱里塞滿了新鮮的蔬菜水果,床上的被褥也都換成了新的。

"這些天辛苦你們了。"李秀珍感激地說。

"媽,您別這么說。照顧您是我們應該做的。"王小英攙扶著母親坐到沙發(fā)上,又給她倒了杯溫水。

劉建國把行李放好,然后走到岳母面前:"媽,我和小英商量過了,您一個人住不太方便,要不搬到我們家去住吧?

我們那邊房子大,有單獨的臥室和衛(wèi)生間,您住著會更舒服。"

李秀珍搖搖頭:"謝謝你們的好意,但我還是喜歡住在自己家里,熟悉的環(huán)境住著更安心。"

王小英知道母親的性格,也就不再勉強:"那我這幾天請假,在家照顧您。等您完全恢復了,我再回去上班。"

李秀珍再次搖頭:"不用了,我已經(jīng)沒什么大礙了,你們各自忙各自的去吧。有什么事我會給你們打電話的。"

"媽......"王小英還想說什么,但看到母親堅定的眼神,只好作罷。

臨走前,劉建國從隨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疊藥品說明書,仔細地向岳母解釋每種藥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他還設置了一個小藥盒,把藥按早中晚分好,方便岳母取用。

"媽,我把附近診所和120的電話都貼在電話旁邊了,有任何不舒服立即聯(lián)系醫(yī)生,好嗎?"劉建國叮囑道。

李秀珍感動地點點頭:"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送走女兒和女婿后,李秀珍獨自坐在家中的沙發(fā)上,陷入沉思。

她拿出手機,打開了和兒子王大明的微信對話框。

上面顯示的最后一條信息是三天前她發(fā)的,告訴兒子自己即將出院的消息,但至今沒有收到回復。

李秀珍苦笑了一下,放下手機。隨后,她起身走向書房,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厚厚的賬本。

這是她多年來記錄家庭收支的本子。她翻開賬本,仔細查看著每一筆記錄,特別是那些關于兒子王大明的支出。

從上大學時的學費生活費,到工作后買房子的首付,再到結婚時的彩禮和裝修費用,這些年來,李秀珍對兒子的經(jīng)濟支持可謂是傾其所有。

反觀女兒王小英,從上學到結婚,得到的幫助卻少得多。

"重男輕女,終究害人害己啊。"李秀珍自嘲地笑了笑。

接下來的幾天,李秀珍沒有聯(lián)系任何人,而是獨自在家休養(yǎng)。

每天按時吃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偶爾出門散散步。她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精神也漸漸恢復了活力。

一周后的周六,李秀珍收到了兒子王大明的微信消息:"媽,我們剛從日本回來,明天有空嗎?我們一家想去看看您。"

李秀珍看著這條遲來的問候,輕輕嘆了口氣,回復道:"好啊,正好我也有些事情想和你們商量。明天中午來吧,我做幾道菜。"

隨后,她又給女兒王小英發(fā)了微信:"小英,明天中午來我家一趟,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們商量。"

王小英很快回復:"好的,媽。需要我們帶什么嗎?"

"不用了,你們人來就行。"李秀珍回復道。

04會議

周日中午,王小英和劉建國準時到達了李秀珍的家。他們帶著女兒小雨,還提了一大袋水果和營養(yǎng)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媽,您氣色好多了!"王小英驚喜地發(fā)現(xiàn)母親的面色紅潤了不少。

李秀珍笑著點點頭:"這幾天休息得好,自然就恢復了??爝M來坐吧,我煮了些粥,還炒了幾個小菜。"

劉建國把帶來的東西放好,主動進廚房幫忙盛飯。小雨乖巧地站在外婆身邊,給她講學校里發(fā)生的趣事。

正當他們準備開飯時,門鈴響了。王小英去開門,看到站在門外的是哥哥王大明一家三口。

王大明西裝革履,看起來很精神;兒媳婦張麗穿著名牌衣服,手上戴著新買的金戒指;侄子小軍個子竄高了不少,打扮得很時尚。

"哥,嫂子,小軍,你們來了。"王小英的語氣中有一絲不自然,但還是禮貌地招呼他們進門。

"小英,好久不見??!"張麗熱情地打著招呼,但眼神卻不自覺地在房間里掃視,似乎在尋找什么。

李秀珍從廚房出來,看到兒子一家,臉上露出笑容:"大明,你們來了,快坐吧,正好可以一起吃飯。"

王大明有些尷尬地走上前,輕聲問道:"媽,您身體好些了嗎?"

"好多了,沒什么大問題,吃幾副藥就行。"李秀珍平靜地回答,隨即轉向廚房,"建國,再多盛三碗飯。"

飯桌上,氣氛有些微妙。王大明一家三口剛從日本旅游回來,精神飽滿,談笑風生;而王小英一家則時不時擔憂地看向李秀珍,生怕她情緒受到影響。

"媽,日本的櫻花正盛開,特別漂亮。我給您帶了些當?shù)氐奶禺a(chǎn)。"張麗從隨身的包里拿出幾盒精美的包裝,放在桌上。

李秀珍笑著接過:"謝謝,你們有心了。"

"奶奶,我給您帶了個機器人玩具,是在日本買的最新款。"小軍也遞上一個盒子。

李秀珍摸了摸外孫的頭:"謝謝小軍,奶奶很喜歡。"

飯后,李秀珍提議大家留下來喝茶聊天。她走向客廳的角落,拿起那個早已準備好的大袋子,放在了茶幾上。

"我有些事情想和你們商量。"李秀珍的聲音變得嚴肅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個神秘的大袋子上。張麗的眼睛一亮,不自覺地坐直了身體,眼神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貪婪。

李秀珍注意到了兒媳婦的反應,面上不露聲色:"這次生病住院,讓我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上了年紀,有些事情必須提前安排好。"

"媽,您別想那么多,您才68歲,還年輕著呢!"王小英趕緊安慰道。

"是啊,媽,您身體這么好,肯定長命百歲。"張麗也附和道,但眼睛卻一直盯著那個袋子不放。

李秀珍笑了笑,沒有正面回應這些安慰的話,而是繼續(xù)說道:"人老了,最怕的就是拖累子女。這次住院,多虧了小英和建國,不僅照顧我的生活起居,還幫我付了醫(yī)藥費。"

提到這件事,王大明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低下頭避開了母親的目光。

"媽,那是我們應該做的。"劉建國真誠地說。

李秀珍點點頭:"我知道。但無論如何,父母生病,子女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我很感謝你們的付出。"

她轉向王大明一家:"大明,你們工作忙,沒能來照顧我,我完全理解。畢竟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不是嗎?"

王大明臉色發(fā)紅,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媽,對不起,那段時間公司真的很忙......"

"沒關系,"李秀珍打斷了兒子的解釋,"我今天叫你們來,主要是想商量一下我的一些安排。"

說著,她伸手打開那個引人注目的大袋子。

張麗的眼睛幾乎要放出光來,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似乎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袋子里裝的是什么寶貝。

"這里有我的一些財產(chǎn)清單和安排。"李秀珍一邊說,一邊從袋子里拿出幾份文件,"我這輩子省吃儉用,攢了一些錢,還有這套房子。我想清楚了,應該提前安排好,免得以后給你們添麻煩。"

房間里一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李秀珍的下一句話。

張麗的眼睛緊緊盯著那些文件,似乎在計算里面可能的數(shù)字。

王大明則表現(xiàn)得有些緊張,不時抿著嘴唇。

王小英和劉建國對視一眼,眼神中滿是不解和擔憂。

李秀珍緩緩抽出一份文件,聲音平穩(wěn)而清晰:"關于我的財產(chǎn)分配,我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