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一等功臣趙順合。滄州晚報 圖
澎湃新聞從相關方面獲悉,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現(xiàn)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原型人物之一趙順合同志,因病于4月25日辭世,享年95歲。
公開資料顯示,趙順合是河北滄州任丘市北漢鄉(xiāng)趙范莊村人,于1947年參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51年,趙順合隨部隊赴朝作戰(zhàn)。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所在的尖刀班曾深入敵后,出奇制勝,殲滅了“白虎團”團部,這一事跡后被改編成京劇現(xiàn)代戲“奇襲白虎團”搬上大銀幕,這個傳奇故事也從此家喻戶曉。
據(jù)《滄州晚報》等媒體報道,趙順合當時所在的部隊是20兵團68軍203師。為了打擊南朝鮮部隊的反擊,1953年我軍發(fā)起金城戰(zhàn)役。203師當時的主要任務就是打掉南朝鮮首都師第一團。這個團是南朝鮮軍隊的王牌部隊,因為團旗上繡著虎頭,被人們稱作“白虎團”。
為了徹底消滅白虎團,我軍制訂了化裝襲擊白虎團的作戰(zhàn)方案,這個任務就落到了趙順合所在的607團偵察排一班。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帶領戰(zhàn)士們直接插入敵軍內(nèi)部,配合大部隊徹底殲滅白虎團。趙順合時任偵察排副班長。
1953年7月13日晚,楊育才化裝成美國顧問,其他人都換上南朝鮮部隊的服裝和武器裝備,化裝成南朝鮮士兵,另外特別配備了兩名朝鮮人民軍的聯(lián)絡員充當翻譯。趙順合由于身經(jīng)百戰(zhàn),槍法準,又熟練掌握排雷和爆破技術,被安排為第一突擊手。

趙順合時任志愿軍第68軍第203師第607團偵察排副班長。資料圖
在我軍炮火的掩護下,他們穿過了敵我之間的一片開闊地。正在快步行軍的時候,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隊伍里多了一個人。此人脖子上沒有標志性的白毛巾。經(jīng)聯(lián)絡員審問,原來他是白虎團一名落單的士兵。聯(lián)絡員從他嘴里獲得了當晚的通行口令和白虎團團部所在的位置。
有了口令,戰(zhàn)士們一路暢通無阻。可到了最后一道關卡,敵人堅持不讓過,非要專用通行證和袖標才能放行。楊育才這個“美國顧問”派上了用場,經(jīng)過交涉終于通過了這個關卡。途經(jīng)一座橋時,敵人的一個車隊突然開了過來,車隊很長,車與車之間空隙也較小,后面還跟著一輛坦克。楊育才、趙順合與大家商量,決定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他們把手榴彈扔進敵人的車廂,用爆破筒把坦克炸得趴窩在公路上。這時我軍的穿插營也趕到了,敵人以為志愿軍的大部隊打過來了,紛紛逃竄。尖刀班趁著混亂順利通過公路,按照預定方案,直撲白虎團團部。13名勇士,只用十幾分鐘時間,就端掉了白虎團團部,無一人受傷。

志愿軍總部為趙順合(后排左二)等13名勇士記集體特等功。滄州晚報 圖
趙順合說,在打掃戰(zhàn)場的時候,戰(zhàn)友包月祿一把扯下白虎團的團旗纏在腰上帶回來。這個旗子保存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成了歷史的見證。
1953年,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為13名參與“奇襲白虎團”戰(zhàn)斗的成員記集體特等功。趙順合被榮記個人一等功。他說:“當時沒想到我們能全部回來,畢竟人家是千軍萬馬,我們只有13個人?!?/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