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西岸大劇院,《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百代小樓)的室內(nèi)場景被搬到了現(xiàn)場,紅色的磚墻、復古的門窗,加上麥克風與耳機,可以讓人想象到當年國歌錄制時的情景。觀眾也可以用便利貼,寫下自己和國歌之間的故事。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也是《義勇軍進行曲》在上海百代小樓灌制的90周年。4月27日晚,原創(chuàng)歌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開幕大戲,開啟西岸大劇院對外運營,標志著黃浦江畔這一全新文化地標正式向公眾開放。

西岸大劇院里搭建了百代小樓打卡點
“歌續(xù)華章”——致敬《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融媒體活動啟動儀式同天舉行,未來將推出重映修復版《風云兒女》、“《義勇軍進行曲》上海印記”新媒體節(jié)目、《國家榮光》融媒體節(jié)目等內(nèi)容。
再度打磨,用歌劇講述國歌的故事
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義勇軍進行曲》由上海歌劇院與徐匯區(qū)文化和旅游局聯(lián)合制作,塑造了以田漢、聶耳、夏衍等進步青年為代表的左翼文藝工作者群像,生動演繹了《風云兒女》及其孕育的“風云歌曲”。自2023年首演后,這部歌劇開啟巡演之路。截至目前,歌劇演出場次達46場,文藝黨課共22場,觀演人次超過4.5萬。

歌劇《義勇軍進行曲》劇照
此次作為西岸大劇院開幕演出,歌劇《義勇軍進行曲》將連演三場。為了籌備這次演出,導演廖向紅前段時間再次趕到上海,與主創(chuàng)團隊在西岸大劇院仔細打磨這部作品。這一版本,時長從原來的兩個多小時精簡至110分鐘左右,節(jié)奏更加緊湊,劇情更有張力,角色也更為豐滿。
“主創(chuàng)團隊對舞臺布景進行了設計優(yōu)化,使這部歌劇不但能在西岸大劇院這樣的大舞臺上演出,還可以改成中劇場、小劇場、音樂廳甚至快閃等版本,在不同的演藝空間內(nèi)上演,適應不同觀眾群體的欣賞需求和習慣?!绷蜗蚣t說,這部歌劇講述了國歌誕生的始末,“讓今天的觀眾更加理解《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背景以及革命先輩的初心,給予年輕人啟示?!?/p>
等候入場的觀眾
歌劇《義勇軍進行曲》的創(chuàng)作,源于黨史專家吳海勇的紀實文學作品。劇中扮演田漢的上海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何超說:“這部作品以紀實的模式來講述上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這一批左翼文化人,他們的故事極富感染力,我們創(chuàng)作的這部歌劇因而是一部群像戲?!?/p>
飾演聶耳的上海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李新宇表示,為了演好聶耳這個角色,他不但調(diào)整了舞臺動作和眼神,還多次觀摩電影《聶耳》,從表演藝術家趙丹的表演中汲取養(yǎng)分,潛心研究舞臺表現(xiàn)手法。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的主創(chuàng)人員中,田漢出生于1898年,夏衍生于1900年,聶耳1912年生,他們是“上一屆”的90后、00后、10后;何超和李新宇也希望,“這一屆”的年輕人走進劇院,熱愛這部歌劇,熱愛這段歷史。
“這個題材屬于上海,又和上海歌劇院的紅色血脈息息相關,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用歌劇的形式來完美演繹《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歷史過程。”上海歌劇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趙蕾說。
奏響“光榮樂章”,迎接“紅色的五月”
創(chuàng)排歌劇《義勇軍進行曲》時,劇組曾多次實地走訪《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百代小樓)、國歌紀念館、田漢故居、夏衍舊居等歷史遺跡,仔細了解歷史人物的生平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起,百代小樓將以全新的展陳形式迎接觀眾。此次展陳運用裝置化、視聽化手法,從創(chuàng)作者之歌、抗爭者之歌、新中國之歌三個維度回顧歷史,致敬先輩,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觀眾置身這座“音樂殿堂”,可以在創(chuàng)新的場景體驗中銘記抗戰(zhàn)歷史細節(jié),體悟音樂先驅(qū)們熾熱的家國情懷。
徐匯區(qū)文化底蘊深厚、文博資源豐富、紅色文化氛圍濃郁,區(qū)域內(nèi)現(xiàn)有各級不可移動文物305處,其中包含23處上海市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1處上海市第一批紅色資源點位以及20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下來,徐匯區(qū)也將以一系列活動迎接這個“紅色的五月”。

歌劇《義勇軍進行曲》劇照
今年是夏衍誕辰125周年,也是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徐匯區(qū)圖書館聯(lián)合上海衡復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夏衍舊居)推出夏衍主題閱覽空間,并開展系列主題活動,邀請市民讀者沉浸式感受從《風云兒女》拍攝到《義勇軍進行曲》灌制的過程,走進新中國第一版彩色電影《祝?!放臄z的臺前幕后,一探夏衍對中國革命和文化建設事業(yè)的重要貢獻。今年也是五卅運動爆發(fā)100周年,徐匯區(qū)總工會、徐匯區(qū)文旅局、上海市龍華烈士紀念館等將在徐家匯地鐵文化長廊舉辦“回望五卅狂飆 賡續(xù)百年榮光”專題展。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百代小樓再度奏響,當作曲家聶耳奮發(fā)圖強的身影“再現(xiàn)”于淮海中路(原霞飛路)寓所,當衡復風貌區(qū)成為中外游客近悅遠來的“音樂街區(qū)”……紅色音符將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
原標題:《西岸大劇院迎來歌劇《義勇軍進行曲》,紅色音符代代相傳》
欄目主編:施晨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張熠
熱門跟貼